首页 > 中医养生

女人孕期可以按摩吗?按摩保健法让你立马缓解孕期不适

网友投稿 中医养生 2016-04-25

女人孕期可以按摩吗?按摩保健法让你立马缓解孕期不适

女性孕期常常会出现很多不适的症状,如腰痛,肩膀痛,身体浮肿等,那如何缓解这些症状呢?今天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女性孕期保健按摩的方法,下面就一起来学学把。

常用按摩手法介绍

1、滚法

以手背近小指侧部分附着在治疗部位上,手指任其自然,肘关节微微屈曲,腕关节往返旋转活动,连续不断。动作均匀协调,避免来回摩擦或跳动。此手法接触面积较广、压力较大,适用于肩、背、腰、臀及四肢等肌肉较丰厚的部位。

2、揉捻法

用指腹或手掌在治疗部位做均匀和缓的揉捻动作。掌揉时,掌面保持水平,手指自然,指尖略微分开,适用于腰、背等肌肉面积较大的部位。指揉时,指关节放松,以腕关节牵动前臂,使附着部分做回旋移动,适用于颈肩部及四肢的软组织损伤。

3、手指按压法

用拇指指尖或指关节在特定部位进行按压,若在穴位上按压称为点穴法。使用时手要握空拳,拇指须紧贴食指外侧,以免因用力过度而扭伤指关节。力量应由小到大,在按压部位进行震颤。此手法适用范围很广泛,可用于全身各部位和穴位。

按摩基本认知:用按摩手法治疗软组织损伤有其独到之处,在中医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与证实,其基本原理是透过手的力量和技巧,作用在肢体损伤的部位,以调节生理机能、病理变化,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按摩的功效包括:

一、舒筋活血

二、理筋复位

三、调节神经功能

四、解除对神经的压迫

五、解除肌肉痉挛,防止与治疗肌肉萎缩

孕期按摩的禁忌与原则:准妈妈可以接受按摩吗?穴位按摩的适应症非常广泛,关键在于是否掌握手法的使用原则。掌握了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于病症确实有预防与治疗的效果。但是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尤其是对孕妇,在施行按摩前应请教专科医师为宜。

现将怀孕期间按摩的禁忌与原则叙述如下:

1、按摩力量

人体对疼痛的承受力各有不同,而男性的手劲较大,所以准爸爸帮准妈妈按摩时,手法应温柔平和,力量要轻重适宜,以孕妇感觉舒服最重要。用力过猛、刺激太强易生反效果。有些穴位只要稍微压按就难以忍受,如承山穴,应适可而止。

2、按摩部位

按摩前应对施法的局部了解清楚,以免操作时伤害到重要组织。随着胎儿发育,腹部穴位最好少去按摩刺激,可以热敷来代替。另外,对容易引起子宫收缩的敏感部位,如乳房、大腿内侧也不要加以刺激。

3、禁忌穴位

合谷穴:拇指、食指张开,位于虎口处,按压会促进催产素的分泌,具有催产作用,中医无痛分娩时用。

肩井穴:位于肩上大椎与锁骨肩峰端的连线中点。若刺激太强容易使人休克,可能对胎儿不利。

怀孕期间应避免按摩合谷、肩井二穴。另外,准妈妈若有到医院针灸治疗的需要时,务必先告知医师你已怀孕,以免误针此二穴。

按摩要领:每次按摩时,一般原则为先轻后重,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活动速度也要先慢后快,力量恰到好处,既要有效又要让孕妇感到全身轻松,不适症状好转。同时,要经常观察孕妇的表情,以及询问其感觉如何,若出现不良反应就要立刻停止。

症状未改善时:各项不适症状若在经穴位按摩后未见改善,反而日渐严重时,表示你的症状不轻,务必寻求医师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孕期夫妻按摩法

因为每个孕妇的体质不同,孕期中会发生的不适症自然也不尽相同,以下针对日常保健、恶心呕吐、腰酸背痛、小腿抽筋等四大项目,分别介绍按摩穴位及其效用,并且示范夫妻按摩动作。透过准爸爸充满体贴的双手按摩,不仅能使准妈妈身体上的不适症状获得缓解,更可籍由夫妻身体的接触,增进彼此的感情!日常保健

大部分妇女会因为怀孕而导致抵抗力变差,动不动就伤风感冒,出现头晕、头痛、咳嗽、鼻塞等症状,如果害怕吃药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建议您可以试试穴位按摩法,来达到预防与治疗的双重效果。另外,准妈妈特别容易感到疲劳、睡不好,也可以经由穴位按摩加以改善。

风池穴

取穴法:位于脖子后大筋(斜方肌)两侧入发际的凹窝中。为治疗风邪的第一要穴。

按摩法:准妈妈采坐姿,准爸爸站立以双手大拇指轻轻按揉风池穴,或以单手大拇指和食指按摩,另一手则固定其头部。准妈妈也可以随时自己按摩!

按摩八步骤润滑肌肤

随着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人也是渐渐的变老,从而皮肤变得皱褶。该如何抗衰老呢?按摩可以增加皮肤与肌肉的弹性,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皮肤光泽,使皱纹平展,非常简单。下面跟小编一起来学学8步按摩来光滑肌肤,“岁月不留痕”需要每一天的坚持。按摩时一般使用无名指,只有在施行重点刺激时,才可以运用中指。

1、力压明净额

额头是最易出现皱纹的部位。

按摩时先由下往上,然后由内侧向外侧,最后手指由发际滑至太阳穴,用力按压太阳穴的美容点。按压此点时一般会感到轻微的疼痛,可据此寻找它。

2、轻抚盈盈目

眼睛周围的皮肤最容易出现皱纹和水肿,而且此处的皮肤一旦松弛,就很难恢复原来的状态。

眼睛周围小皱纹的预防:用中指的指肚沿下眼睑的内侧向外侧,稍微用力进行滑动按摩,返回时在肌肤上轻轻地滑动,这样反复做3次。上眼睑亦是同样要领。

眼角周围小皱纹的预防:从外眼角向太阳穴方向,左右同时按压10回,按压时向斜上方提一提。

3、逆揉尖尖鼻

鼻子与两眼之间是最容易产生横皱纹的部位。为了伸展鼻梁,按摩时要由下往上进行,最后以手指夹住鼻子两侧,做压迫动作。还有,一定要下决心改掉皱鼻子的坏习惯哦!

4、圈划桃花颊

将手指由下往上如画圆般移动。首先按摩下颌到耳下的部分,然后由嘴角到耳中央,接下来是鼻的周围到太阳穴,然后再依次按摩脸颊的下方,即眼睛正下方3厘米处、鼻子两侧1厘米处及下颌部分。

5、笑翘樱桃唇

由于经常咀嚼、说话、大笑,所以嘴角也是容易干燥、产生皱纹的部位,必须时时注意预防嘴角下垂。

按摩时做上抬嘴角的动作,以中指按压人中部位,其他手指垂下来按压嘴角两侧及下颌外侧。

6、柔按清秀颌

脸型同样是年龄的外在表现,要紧缩下颌,预防双下巴的出现。

下颌处的按摩方法是:以手掌反复做揉搓上抬的动作,最后用中指轻轻按压耳朵下方后停止。此处有下颌神经,千万不可施力过重。

7、轻搓天鹅颈

颈部往往是自己不易觉察到、而别人却能一目了然的部位。颈部的皮肤很薄,活动次数又多,且经常受到衣服的摩擦,所以很易产生皱纹或泛黑等老化现象,所以平日应多加保养。常在颈部擦上化妆水及乳液,同时顺着肌纹按摩。 颈部的按摩用全部手指,由下往上揉搓。注意,颈部两侧有颈动脉,按压时力量要轻。这样不仅可以预防皱纹的产生,还可改善头部及肩部的血液循环呢!

8、干洗玉狐面

用两手掌向颌部用力干洗脸20次,每天最少做2遍。这个办法能有效地预防皱纹的过早出现,对已经形成的皱纹,也能让它变浅、变小。伊能静、张曼玉都是有名的狐面美人,如果你按照这个办法坚持下去,也能拥有一张光洁妩媚的狐狸脸。

按摩法其实一点也不神奇,只要你坚持!

中医按摩可保养脾胃

人从出生之后成长,长大以后学习、工作、娱乐等都需要大量的能量,而这些能量都是要通过饮食而来,但是饮食必须要由脾胃共同工作才能正常的转化为气血能量,那如何保护好我们的脾胃呢?今天小编跟大家介绍一下中医按摩的方法,通过按摩来保护脾胃,效果不错哟,一起来看看吧!

保养脾胃的中医按摩手法有哪些

方法一:双手叠加,以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摩揉腹部各10遍。

方法二:双手叠加,以一手掌心放在肚脐,微微颤动腹部1~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120~180次。

方法三:双手叩打带脉3~5分钟,即双手握拳,叩打腰部两侧,以自身耐受为度。

方法四:沿足大趾内侧缘、小腿内侧胫骨内侧缘自下而上推足太阴脾经路线,每次10遍,之后点按太白(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处)、阴陵泉(位于膝关节内侧,胫骨内侧髁凹陷处)及压痛点各半分钟。

方法五:沿足阳明胃经小腿路线自上而下推小腿前外侧,重点点按足三里(膝眼直下3寸处)、丰隆穴(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及压痛点。

方法六:点揉中脘(位于肚脐上方4指处)、内关穴(位于腕掌侧,腕横纹中央上约两拇指的距离)各1~3分钟。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对于功能性胃肠疾病有一定疗效,但对于器质性疾病如肿瘤、溃疡病等,应该及时到医院诊治,以防贻误病情。

女人肾虚可耳部按摩

一听说肾虚,很多人就会想到男人肾虚,但是肾虚不是男人的专利,女人也会肾虚。女人肾虚怎么办?中医认为,肾虚多为长期积累成疾,切不可因急于求成而用大补之药进补,或者用成份不明的补肾壮阳药物。这里推荐10招中医按摩方法让你轻松治疗肾虚。

1、拎耳屏:

双手合指放在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治疗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2、扫外耳:

以双手把耳朵由后向前扫,这时会听到“擦擦”声。每次20下,每日数次。只要长期坚持,必能强肾健身。

3、拔双耳:

两食指伸直,分别伸入两耳孔,旋转180度,反复3次后,立即拔出,耳中“啪啪”鸣响,一般拔3-6次。此法可使听觉灵敏,并有健脑之功。

4、鸣天鼓:

两掌分别紧贴于耳部,掌心将耳孔盖严,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其余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错扣击头后枕骨部,即脑户、风府、哑门穴,耳中“咚咚”鸣响如击鼓。

该方法有提神醒脑、宁眩聪耳之功效,不仅可作为日常养生保健之法,而且对中老年人常见的耳鸣、眩晕、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等病有良好的疗效。

5、摩耳轮:

以食指贴耳廓内层,拇指贴耳廓外层,不分凹凸高低处,相对捏揉。如果发觉痛点或结带不舒服处,表示对应的器官或肢体有病变的可能,适度多多捏揉可治病。日久,痛点消失说明局部病变有好转。

此法不拘遍数,做2~5分钟,以耳部感到发热为止。耳轮处主要有颈椎、腰椎、胸椎、腰骶椎、肩、肘等穴的反应区。

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疾病。

6、按耳窝:

先按压外耳道开口边的凹陷处,此部位有心、肺、气管、三焦等穴,按压15-20下,直至此处明显的发热、发烫。然后,再按压上边凹陷处。此部位有脾、胃、肝、胆、大肠、小肠、肾、膀胱等穴,同样来回摩擦按压15-20次。

7、提耳尖:

用左手绕过头顶,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处。然后再往上提揪,直至该处充血发热,每次15-20次;同样用右手绕过头顶,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处。

然后再往上提揪,直至该处充血发热,每次15-20次。此处的穴位有神门、盆腔、内外生殖器、足部、踝、膝、胯关节以及肝阳穴、风溪穴等。

8、拉耳垂:

用左右手的拇、食指同时按摩耳垂,先将耳垂揉捏、搓热,然后再向下拉耳垂15-20次,使之发热发烫。耳垂处的穴位有头、额、眼、舌、牙、面颊等穴。

9、推耳后:

用两手中指指面,分别置于两耳后,沿翳风、瘛脉、耳壳后、颅息上下来回各推擦20-30次,至局部皮肤发热。具有滋肾养肝,降低血压的作用。

10、养摩全耳:

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向后按摩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反复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温馨提示:中医推荐的10招按摩耳部的方法,你随时随地都能进行,轻松解决女人肾虚。在摩耳后,最好配以干梳头。用十指干梳头,可以刺激头部的经络,增加脑部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可有效地治疗和预防脑动脉硬化、脑血栓的发生,每次手梳头的次数不应少于30-40次。

消化不良按摩可治疗

好吃的食物非常多,但是不注意饮食就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肠胃变差等症状。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现中医认为,常进行穴位按摩,可起到健胃消食、化积滞等胃部养生作用。

有时胃不舒服、消化不良时,家里又没有药,怎么办?不妨按摩具有健胃消食作用的养生穴位,既绿色又不花钱,何乐而不为呢?那么,具体按摩哪些穴位呢?中医认为,下脘、足三里、四缝等几个穴位被称为穴位里的健胃消食片。使用方法很简单,人人都能学会。

胃口不好的人分别对这几个穴位进行按摩,每天做一两次,坚持下来,胃口就会慢慢变好。如果消化不良的问题特别严重,出现了胃部疼痛、 呕吐、腹泻等问题,可以找针灸大夫帮你在这几个穴位上扎针,效果立竿见影。下面我们分别看看这几大穴位的养生功效。

足三里穴

脾胃是后天之本,足三里就是人体里的一株灵芝仙草,用好它,几乎包治百病。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对消化系统有双向良性调节的作用,比如腹泻了按摩它可以止泻,便秘了按摩它可以通便。我们中医里有句话叫“肚腹三里留”,大致意思就是胃肠消化方面的问题,用足三里里就能治好。养胃护胃,扎针的方法效果好,按摩、刮痧等其他方法效果也一样。

四缝穴

四缝是经外奇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用穴。四缝原本被医家用来治疗小儿消化问题,后来证实,成人使用四缝效果也非常好。所以今后只要你遇到消化不良的问题,就可以找四缝解决,按摩就行,最好是用大拇指用力掐按,效果很神奇。

下脘穴

下脘在腹部,离脾胃很近。我们中医里有个选穴原则,叫“临近选穴”,就是在病患部位的周围和附近选穴,这有点儿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意思。这种选穴方法,实践证明,效果很好。下脘和内庭相配,可以清胃泻火,消食化积。

用上面这几个穴位再加上上巨虚、下巨虚和委中,治疗泄泻效果很好。上巨虚属于大肠经,下巨虚属于小肠经,两个穴位合用,止泻功能很好。委中是治疗腹泻的特效穴位。腹泻的时候只按摩上巨虚、下巨虚和委中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日常健胃消食,用上面几个穴位就行。可以分别对它们进行按摩,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有空的时候就可以做做,长期坚持,不知不觉中胃口就会好起来。

推荐阅读:

  1. 按摩八步骤润滑肌肤
  2. 中医按摩可保养脾胃
  3. 女人肾虚可耳部按摩
  4. 消化不良按摩可治疗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zhongyiyangsheng/12058.html
本文标签: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