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

中医拔罐减肥疗法 针对穴位将脂肪燃烧分解

网友投稿 中医养生 2016-07-08

中医拔罐减肥疗法

拔罐减肥方法之背部穴位

背部的穴位主要是选择闪火法,应该在每一个穴位上留罐大约10分钟到15分钟左右。

拔罐的次数不能够太过于频繁,应该控制在每周两三次。

脾俞穴的主要功效就是散热,并且散热的部位是脾胃三焦俞穴,主要功效就是排出湿气,这里的湿气指的是全身的湿气,将湿气“驱赶”至膀胱,随后再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拔罐减肥方法之腹部穴位

腹部的穴位拔罐的手法也是选择闪火法,但是留罐的时间要比背部穴位的长,应该控制在20分钟左右,每周进行两三次就足够了。

中脘穴在我们的肚脐上方,主要功效就是聚集和传导体内的水分和脂肪;大横穴位于我们肚脐的右侧,主要功效就是令腹部通畅、祛除脂肪,同时还有调理脾胃的功效。

关元穴在我们的肚脐下方,主要功效就是聚集小肠的气血,然后排出任脉的水湿气。

拔罐减肥方法之下肢穴位

下肢穴位的拔罐手法一般都是选择闪火法,留罐的时间应该控制在15分钟左右,每周进行两三次拔罐。

血海穴的主要功效就是清血利湿,这个穴位采用拔罐减肥方法减肥效果非常的明显;足三里穴的主要功效就是疏通经络,最终达到补中益气的效果。

拔罐颜色紫黑代表什么?拔罐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般拔罐具有很多好处和功效,其温热的刺激能使血管扩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体内的废物和毒素加速排出。那么,拔罐颜色紫黑代表什么?下面,和在线问医生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拔罐颜色紫黑代表什么

拔罐出现紫黑颜色表示供血不足、行径不畅,从而出现血瘀的现象,若是罐印发紫的同时伴有斑块,则表示有寒凝血瘀症。若是罐印为紫点状,并深浅不一,说明有气滞血瘀的症状。拔罐鲜红而艳,表示有阴虚、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的现象。

拔罐后注意事项

拔罐后不能立即洗澡,需等3个小时后再洗澡,避免寒气侵入体内。并且拔罐后注意保暖,若是有水泡出现,可用消毒过的针将其挑破,之后涂抹预防感染的药膏或是紫药水,避免出现皮肤感染的现象。

拔罐的好处和坏处

拔罐的优点:能够将身体中的湿气以及寒气去除掉,通过外力的刺激,使人气血畅通,改善腰间盘突出、组织损伤的现象。

拔罐的缺点:频繁拔罐会容易引发皮肤感染,对于有炎症或是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来讲,会加重病情。

拔罐的方法有哪些

生活中很多人都拔过罐,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拔罐只有一种方式,那么,拔罐的方法有哪些?

拔罐的方法有哪些

拔罐方法最常用的是拔火罐,利用火的热量排出玻璃罐、陶罐、竹罐中的空气,形成负压,使罐迅速吸附在皮肤肌肉上。另外,在药罐治疗中,将竹罐浸泡在含有活血化瘀成分的药液中,使药液煮沸,用镊子或钳子取出竹罐。加热会排出罐子里的空气,迅速吸附在皮肤肌肉上。在罐体上吸附药物,可以提高活血化瘀的止痛效果。

也有拔掉气瓶的。将塑料玻璃罐放在皮肤表面,用负压枪覆盖罐顶部的活塞,迅速释放罐内气体,达到负压。均可达到疏风散寒、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拔罐后,请注意背部前后揉几次。淤血的地方肌肉会放松,直到皮肤变热。然后在背上盖毯子以防感冒。

拔罐后8小时内绝对不要洗澡。因为拔掉后的皮肤细胞是开放的,所以洗澡会将大量的湿气带入体内,产生相反的效果。也请注意,那天最好不要吹风或空调。希望这篇回答能帮助到您,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拔罐时间过长会导致什么后果

  拔罐时间过长会出现局部明显疼痛、皮肤破损、损耗气血、寒气入体等情况,具体如下:

  1.局部明显疼痛

  拔罐是通过燃烧将罐中的空气排出去,形成负压,造成毛细血管破裂淤血,达到治疗效果。拔罐时间较长时,皮肤会被热流灼烧或者烫伤,部分会有明显疼痛,此时要及时停止拔罐,避免进一步损伤。

  2.皮肤破损

  若是长时间拔罐,可能会有烫伤起水疱的情况,轻度水疱的患者可以敷消毒纱布,不要擦破水疱,较大的水疱的患者可以让医生用消毒针刺破水疱,放出水液,用消毒纱布包敷,短期内容不可碰水,避免感染的发生。

  3.损耗气血

  对于体质虚弱的患者,长时间的拔罐,会出现气虚、浑身没有力气的变化。患者可以拔罐后进行适当的休息,可以食用羊肉、红枣改善。

  4.寒气入体

  长时间拔罐,患者身体比较虚弱,免疫器官属于调整阶段,如果患者受风或者着凉,容易寒气入体,导致感冒。患者可以喝温开水、姜汤等驱除体内寒气,严重的可以服用风寒感冒颗粒、感冒疏风胶囊等药物。

  患者不要长时间地拔罐,要根据拔罐的部位选择适宜的罐,对于皮肤有溃疡、过敏的患者,不宜进行拔罐。

中医拔罐 教你颈部火罐方法专治秋季三种疾病

中医在治疗一些顽固性疾病上面一直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对一些季节性的症状和疾病,季节性的疾病大多都是体内寒气太多导致的,所以很多人都会通过拔罐去寒气。下面小编就教大家三种拔罐方法,对症治疗秋季易发疾病。

寒性落枕——留罐后艾灸

秋季早晚温差还是有的,有些人一下子是不能够适应的,很多人早晨起来觉得自己的肚子非常的疼痛,而且还能够转动了,去医院一看,原来是落枕了。这主要是为了气温不断的下降,很多人适应不了就不幸中招了。

落枕轻者可自行痊愈,重者能迁延数周。风寒阻络证型的落枕,火罐疗法较好。这类患者特点是晨起出现颈项、肩背部疼痛僵硬不适,转侧受限,尤以旋转后仰为甚,头歪向健侧,肌肉痉挛酸胀,可伴有恶寒,头晕,精神疲倦,口淡不渴等症状。

可采用在颈部及落枕周边部位的走罐、留罐和艾灸综合疗法。先在疼痛部位均匀涂抹上红花油后走罐,以皮肤红晕为度,之后在风门、风池、大椎穴位上留罐。起罐后再用艾条温灸所有穴位10分钟,每日1次,2次为l疗程。

急性咽喉肿痛——拔罐加放血

秋季气侯干燥,咽喉炎发病率较高,很多人喜欢购买治疗咽喉炎症的药物服用,但消炎药绝不能滥用,否则适得其反,还会加重病情。不妨试试中医绿色疗法——火罐放血疗法。

大椎穴放血加拔火罐治疗能够治疗咽喉肿痛,还有降急火的效果。病人经过一次放学之后就会明显感觉到疼痛变轻了,很少再会出现发热的症状,治疗时间也会变短的,一般是一个星期就好了。

这种疗法放的血量非常少,是用三棱针或者梅花针点刺之后放血。主要达到开窍泄热、通经活络的目的,特别适用于起病急骤,以高热、肿痛等不适症状表现为主的中医实热证。像患者高热、便秘、咽喉肿痛剧烈,甚至出现脓点等热毒症状比较明显时,位于脖子后面的“大椎”放血的效果较好。而且在这个部位可拔罐治疗,有助退热下火、扶正祛邪,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更好。

在做点刺放血加拔罐治疗时,使患者俯卧,用食指和拇指把大椎穴位的皮肤轻轻提起,然后用三棱针点刺,挤出几滴血后再在该穴上扣上一个火罐,以加强疏通经络、消肿止痛、拔毒泻热的功效。针刺拔罐后,患者体内的内热愈重,罐内残留血液的颜色也就愈呈黯紫色。一般患者经过一次治疗后几乎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肿痛症状大为减轻。但是虚寒体质的患者不适用这种疗法。

寒性颈椎病——叩刺后走罐

身体为了散热,毛孔就会呈现开放状态,秋风刮起了的时候,因为我们的颈部肌肉是在外面的,所以就容易受到寒气,使得局部肌肉保护性收缩,这就就会导致颈部张力增高,颈部力量失去平衡,颈部肌肉就会紧张痉挛,从而压迫到我们的神经血管,就会出现颈部疼痛等不适症状。

寒湿阻络型颈椎病患者较适合火罐疗法。这类患者主要症状是头痛、后枕部疼痛,颈项强硬,转侧不利,一侧或两侧肩背与手指麻木酸痛,或头痛牵涉至上背痛,颈肩部畏寒喜热,颈椎旁有时可触及肿胀结节。

可采用在颈部进行叩刺、走罐、艾灸等综合疗法。一开始先用梅花针轻叩上述部位,以微出血为度。血止后走罐,走罐前在罐口和走罐部位均匀涂抹上红花油,走至皮肤潮红为止。起罐后再用艾条温灸l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推荐阅读:

  1. 拔罐颜色紫黑代表什么?拔罐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2. 拔罐的方法有哪些
  3. 拔罐时间过长会导致什么后果
  4. 中医拔罐 教你颈部火罐方法专治秋季三种疾病
  5. 拔罐常用的九个穴位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zhongyiyangsheng/14019.html
本文标签: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