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

足三里,原来还有这些功效,你一定不知道!

网友投稿 中医养生 2017-07-25

足三里是胃经的穴位,主消化系统。对于腹部疾病,如胃肠虚弱、功能低下、食欲不振、腹泄、便秘、消化吸收不良、肝脏疾患、胃痉挛、急慢性胃炎、口等灸足三里穴相当有效。宝宝也能灸。足三里调百病

强筋健骨,风湿腿痛

能加强下肢 体力,防治四肢肿满、倦怠、股膝酸痛,软弱无力诸症。对膝关节炎、胫腓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风湿痹痛、末稍神经炎等有缓解作用。

补益肾气,止晕止呕

对耳鸣、眩晕、腰痛、尿频、遗尿、小便不通、遗精、阳痿、早泄、哮喘等有效。头痛、失眠、贫血、神经衰弱、乳痛、气臌、半身不遂等均可灸足三里。

养生保健的长寿穴

长按足三里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强壮神经,预防衰老。对伤风感冒、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风心病、肺心病、脑溢血后遗症及其它病症都有防治作用。

足三里穴的位置以及作用和按摩方法

足三里作用

“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足三里,是中医界公认的,治病、养生、保健的第一大穴。每日十分钟,相当于每日喝鸡汤,大补身体、健脾胃,提高免疫力,避免大病!

穴位位置

位于髌骨下缘3寸(可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宽度即为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拇指指关节横度)。按压下去得到酸胀、痛的感觉就是找对了。

按摩方法

1、可采用拇指点按的方法

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此穴位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即可。

2、用艾条做艾灸

每周艾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钟。坚持2-3个月,可使胃肠功能得到改善,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

足三里穴位有什么作用 六种功效你要知道

A:补中益气

老中医告诉我们,足三里这个位置进行按摩或者是针灸具有很好的补中益气的效果,非常适合那些中气不足的患者进行。我国的针灸名著中具有记载,对足三里穴进行针灸,能够很好的强壮身体,同时还具有保健的效果。

B:止泻功效

说道足三里穴的作用,其中最为明显的就要数止泻了,如果是一些由于脾胃虚弱或者是虚寒所导致的腹泻情况,刺激足三里穴能够很好的令身体恢复健康。另外,如果是由于积食所引起的腹泻可以按摩足三里穴,不过如果是由于痢疾或者是湿热所引起的拉肚子情况,直接按摩足三里穴并不能够起到显著的作用,这个时候一定要和其他的穴位一起搭配治进行疗。

C:止痛作用

如果出现了腹部疼痛的情况,无论是由于气滞还是气虚、血虚以及积食、胃虚或者是脾虚等等所引起的腹部疼痛情况,按摩足三里穴都能够很好的缓解,或者是在这个穴位上进行针灸,大约三四分钟就能够很快的止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由于火热所引起的腹部疼痛情况,那么最好不要按摩足三里穴,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其他问题,这个时候可以在清热穴上进行按摩。

D:安神作用

在足三里穴上面进行按摩,具有很好的安神镇静的作用,对于失眠还有烦躁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另外,如果身体出现失眠的原因是心脾两虚所引起的,在足三里穴进行针灸是最好的选择。

E:促进食欲

在足三里穴上进行按摩或者是针灸之后你会发现,饭量明显的增加,所以如果小孩出现了食欲不振的情况,可以适当的对足三里穴进行按摩,能够很好的令孩子恢复正常。

F:祛除风湿

风湿病是很多人在老年之后的一个痛苦折磨,想要令身体恢复健康,那么强健脾胃是最根本的要求之一,这样才能够很好的清除体内多余的湿气,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足三里穴属于胃经合穴,所以对这个穴位进行刺激能够起到利湿的作用,很好的促进风湿病人恢复健康。

足三里穴位有什么作用 常按足三里食欲增加

足三里是胃经大穴,它位于膝眼下三寸,胫骨外缘,是治疗脾胃疾病常用的穴位。除了养生保健,艾灸足三里还能改善面色枯黄问题,使人容光焕发。说了这么些足三里,足三里穴位究竟有什么大作用呢?足三里的准确位置是在哪里呢?下面我们将全面了解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的作用如下:

A:补中益气

老中医告诉我们,足三里这个位置进行按摩或者是针灸具有很好的补中益气的效果,非常适合那些中气不足的患者进行。我国的针灸名著中具有记载,对足三里穴进行针灸,能够很好的强壮身体,同时还具有保健的效果。

B:止泻功效

说道足三里穴的作用,其中最为明显的就要数止泻了,如果是一些由于脾胃虚弱或者是虚寒所导致的腹泻情况,刺激足三里穴能够很好的令身体恢复健康。另外,如果是由于积食所引起的腹泻可以按摩足三里穴,不过如果是由于痢疾或者是湿热所引起的拉肚子情况,直接按摩足三里穴并不能够起到显著的作用,这个时候一定要和其他的穴位一起搭配治进行疗。

C:止痛作用

如果出现了腹部疼痛的情况,无论是由于气滞还是气虚、血虚以及积食、胃虚或者是脾虚等等所引起的腹部疼痛情况,按摩足三里穴都能够很好的缓解,或者是在这个穴位上进行针灸,大约三四分钟就能够很快的止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由于火热所引起的腹部疼痛情况,那么最好不要按摩足三里穴,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其他问题,这个时候可以在清热穴上进行按摩。

D:安神作用

在足三里穴上面进行按摩,具有很好的安神镇静的作用,对于失眠还有烦躁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另外,如果身体出现失眠的原因是心脾两虚所引起的,在足三里穴进行针灸是最好的选择。

E:促进食欲

在足三里穴上进行按摩或者是针灸之后你会发现,饭量明显的增加,所以如果小孩出现了食欲不振的情况,可以适当的对足三里穴进行按摩,能够很好的令孩子恢复正常。

F:祛除风湿

风湿病是很多人在老年之后的一个痛苦折磨,想要令身体恢复健康,那么强健脾胃是最根本的要求之一,这样才能够很好的清除体内多余的湿气,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足三里穴属于胃经合穴,所以对这个穴位进行刺激能够起到利湿的作用,很好的促进风湿病人恢复健康。

从以上具体的介绍种我们知道了足三里穴位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穴位之一,经常按摩足三里穴位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通畅经络、缓解疲劳等。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足三里怎么找,因此也发挥不出该穴位的作用了。

足三里的准确位置是在哪里呢?

足三里穴位准确位置: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外膝眼下3寸),胫骨边缘(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足三里穴位位置如图:足三里穴位有什么作用 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在哪里简单寻找足三里穴可以用一只手的掌心按准膝盖的顶部,中指下伸的顶端,向外一横指即是。准确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足三里。

足三里穴能生发胃气、燥化脾湿。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所以说足三里为全身强壮要穴之一,防病保健可取穴足三里。

四招对症治肠胃不适 食欲不振按足三里穴

天气越来越热,湿气渐增,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胀气等肠胃不适,怎么办呢?该如何缓解这些肠胃不适的症状呢?下面小编给大家支支招,教你对症治疗这些症状,效果俱佳,赶紧来看看吧。

治食欲不振的妙招:

乌梅陈皮茶

材料:乌梅3克,陈皮及砂仁各5克。

功效:乌梅可解热生津,镇呕及促进食欲;陈皮理气健脾,助消化;砂仁化湿行气,温脾开胃及止泻。

足三里穴

作用:调理脾胃机能,促食欲,助消化。

位置:膝盖外侧凹陷处往下约四指宽处。

按法: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治消化不良的妙招:

藿香白术茶

材料:藿香,白术,柴胡各5克。

功效:藿香缓肠胃痉挛不适;白术补脾胃,益气利湿;柴胡助疏肝理气。

中脘穴

作用:和胃行气,止痛,改善消化不良,胃痛,腹部闷胀感。

位置:肚脐上方4指宽处。

按法: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治胀气恶心的妙招:

厚朴半夏饮

材料:厚朴,半夏,茯苓各5克。

功效:厚朴能整肠健胃,袪湿;半夏可除体内湿气;茯苓利水健脾。

丰隆穴

作用:健脾化湿,促代谢,纾解肠胃胀气,打嗝。

位置:膝盖外侧与脚踝连线正中间点。

按法: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治排便不顺的妙招:

枳实杏仁

材料:枳实,枳壳,杏仁粉各5克。

功效:枳实入脾,胃,大肠经,能清热通便;枳壳增进肠胃蠕动,行气除胀,杏仁润肠,用于改善肠燥便秘。

水分穴

作用:行气消胀,促代谢,改善便秘。

位置:肚脐正上方约一指宽处。

按法: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温馨提示:

茶饮做法:可以将药材放入市售茶包或卤包袋,置于保温壶中加500升热水焖泡10分钟,可回冲1-2次,当天喝完,饮用次数不限。

推荐阅读:

  1. 足三里穴的位置以及作用和按摩方法
  2. 足三里穴位有什么作用 六种功效你要知道
  3. 足三里穴位有什么作用 常按足三里食欲增加
  4. 四招对症治肠胃不适 食欲不振按足三里穴
  5. 女性有效补血十穴位 足三里穴保证肝血充足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zhongyiyangsheng/21309.html
本文标签:足三里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