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

中医发展史一览 各朝大事件简介

网友投稿 中医养生 2021-11-23

中医大事年表

传统中医历史悠久,理论体系完整,疗法独特,蕴藏丰富的实践经验。纵览历史发展进程,其医学基础早在二千年前已形成,历代医家继承前人知识,阐发其理论,使原有基础得到充实和发挥, 再结合各自的文化修养和医学经验,不断补充、创新,而形成现今的局面。总括来说,中医学的发展是以典籍注释为主导;利用前人奠定的基础为依据,将内容不断注释而逐步完善起来的。认识这些发展进程,可深入体会中医的贡献。

传统中医发展进程,分为以下阶段:

1、医药起源

2、早期医药卫生活动

3、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4、医药学全面发展

5、医药学突出成就与创新

6、医药学理论和实践进一步发展

7、近百年的医学形势

1、医药起源(远古 - 公元前21世纪)

原始人在采食过程中,发掘了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

氏族公社时期发明了火,衍生熨法和灸法。

当时的治疗手段常渗入巫术

黄帝与炎帝(神农)传说中的中医药始祖。

2、早期医药卫生活动(公元前1700 - 1100年)

根据甲骨文记载,当时已有许多病症名称, 同时开始有除虫、洗澡、洗脸等卫生知识。

伊尹传说他精于烹调,是汤液的发明者。

3、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周 (公元前1100 - 221年)

《周礼》记载了食医、疾医、疡医及兽医等医事制度,并有四时流行病和「五毒」之药。

医和用 「六气致病说」来解释各种疾病的成因。

扁鹊中国第一位正式传记的医家,创立了中医诊断基础。

「阴阳」及「五行学说」约于此时应用在医学上。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及《灵枢》二册,是当时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亦标志中医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秦、汉 (公元前221 - 公元220年)

《五十二病方》现存早的中药学参考文献,内容显示当时已有中药复方配伍理论。

哲学及宗教思潮崛起,开始影响中医药的发展。

师徒相授乃是当时主要教育培训制度,但开始以考试制度来筛选医师。

《神农本草经》早期的完整中药学文献。总结了当时的用药经验,共载药物365种,对药性、功能等已有概述。

华佗开创中药麻醉法,提倡体育疗法(导引除病),创立五禽戏。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亦即现今流传的《伤寒论》及《金匮要略》。

3、医药学全面发展

三国、魏晋及南北朝 (公元220年 - 581年)

王叔和《脉经》现存早的中医脉学专着,奠立了脉理与方法的系统化、规范化基础。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早期的完整针灸疗法参考文献。记有大量古代医学文,为后世发展建立规范。

葛洪《肘后救卒方》临床第一部急救手册,包括临床常见病、急病,以及相关的治疗摘要。

刘宋雷敩《雷公炮炙论》第一本药物炮制学专着,为当时制定了药物炮制的规范。

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现存早的中医外科专书。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共载药物730种,对当时的中药知识作了勘订整理。本书为后期中药分类的典范,是直至7世纪中期的主要医药文献。

隋、唐 (公元 618 - 907年)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国早的病因证候学记录,共载1739种病证,详细论述了疾病的病因和症状,还包括诊断及预后。

624唐政府设立「太医署」,成立医学教育机构,开始有分科教授医学。一些地区性学府亦开始兴办。

659苏敬《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政府颁行的药典,共载药844种,并开始绘制药物图谱。

581-682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包括理论、医方、诊法、治疗、食养及导引等多方面著述。

621-714孟诜《食疗本草》一本总结食用和治疗的本草专着。

713-741陈藏器《本草拾遗》指导临床辨证用药,对方剂学发展很有意义。

752王焘《外台秘要》为总结性著作,为研究唐朝以前医学的重要参考著作。

841-846蔺道人《理伤续断秘方》中国现存第一部骨伤科专着。

847 - 859昝殷《经效产宝》现存第一部妇产科专着。

974刘翰、马志《开宝重定本草》记载药物已达983种,分类方式先进。

4、医药学突出成就与创新

宋 (公元960 - 1279年)

982 - 992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受命于宋政府编辑的大型方书,共载药方16,834首,还包括理论、法则、组合、用药等完整知识。本书是总结公元10世纪以前的大型临床方书。

1027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详述手足三阴三阳经脉,及任、督二脉的循行路线和腧穴。

受命主持设计及造针灸铜人,为中医史上形象实物教学法的重要发明。

1057宋政府设立「校正医书局」,校定古代医书,编写本草、医方,并刊刻印行。

1060掌禹锡《嘉佑补注神农本草》书中记载的药物达1083种。

1061苏颂《本草图经》中国第一部刻版药物图谱。

1075苏轼、沈括《苏沈良方》个人编著方书

1076宋政府设立「太医局」,下设「卖药所」,后改称「医药惠民局」。即国家开设药局,为公共福利而设。

1082唐慎微《证类本草》个人编著,代表宋代药物学高成就。

1086韩只和《伤寒微旨》早期研究《伤寒论》专着。

1093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论述痘疹病源及治法,并附有方药。

1098杨子建《十产论》详述各种难产和助产方法,为妇产科专着。

1100庞安时《伤寒总病论》早期研究伤寒及时温病的专着。

1102杨介《存真图》较早地利用解剖经验,根据实物描绘而编成的解剖图谱。

1103宋政府设「修合药所」,后改称为「医药和剂惠民局」。即官方药物炮制坊。

1107陈师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政府属下药局的成药处方指南。世界上早的国家药局医方典籍之一,为当时制药的规范。

朱肱《类证活人书》将《伤寒论》原文以问答形式 述,并增补原书治法之不足。

1111宋医官合编《圣济总录》宋政府编修医书,广泛收集历代方书及民间方药。

1116寇宗爽《本草衍义》在本草理论上提出气味新说,同时评论当时的一些谬误。

1119阎孝忠《小儿药证直诀》引用名医钱乙(1035-1117AD)的理论与经验编成,此书对后世儿科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指导作用。

1132许叔微《普济本事方》个人编著方书

1144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现存全面注解《伤寒论》的早的注释本。

1150刘昉《幼幼新书》本书整理汇集了宋以前有关儿科学的成就。作者发明小儿指纹观察法,如虎口三关指纹检察等。

1174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进一步阐述「三因致病说」,为后世病因著述所遵循。

1182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研究《素问》,探讨疾病发生机理。

1186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重视「五运六气」学说。

张元素《珍珠囊》对药物归经学说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1189崔嘉彦《崔氏脉诀》将《难经》《脉经》《脉诀》内容加以论述,精炼了脉学。

1208宋太医局《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由南宋太医局刊刻,又名《保幼大全》。收编了南宋以前的儿科资料,总结精髓并加以系统论述。

1217张从正《儒门事亲》提倡 「六门三法」。

1220王执中《针灸资生经》首创以因证配穴,来指导临床针灸治疗。

1224张杲《医说》较早的中医史专着,广泛汇录南宋以前记载于各种文史著作中,有关医学典故、传说等史料。

1226闻人耆年《备急灸法》讨论常见急性病证的灸治法专着。

1237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一部内容丰富的总结性妇产科专着,长期为后人所应用。

1247李杲《内外伤辨惑论》发挥了张元素(1151-1234AD)脏腑辨证之长,书内区分了外感与内伤病证。

宋慈《洗冤录》法医学专着,为处理死伤狱断案的法典和依据。

1249李杲《脾胃论》内科脾胃病专书,很有实用价值。

1253严用和《济生方》个人著作,为严氏50余年经验的总结,收载药方400首。

1254陈文中《小儿痘疹方论》论述痘疹病因治法,并附有方药。

1263陈自明《外科精要》本书标志当时外、伤科的确立。

金、元 (公元1115 - 1368年)

1294曾世荣《活幼心书》元代专书,选录了切于实用的儿科验方。

1306王好古《汤液本草》介绍药理、各病主治药、用法和炮制。

1330忽思慧《饮膳正要》以正常人膳食标准立论,制定了一般饮食卫生法则。

1335齐德之《外科精义》对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和诊断方面都有一些新观点。

1343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设有骨折脱位的整复及固定专论,对骨伤科有重要贡献。

1347朱震亨《格致余论》力倡「相火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说。

《局方发挥》反对忽略辨证,机械地搬用「局方」和滥用辛燥药物的风气。

5、医药学理论和实践进一步发展

明 (公元1368 - 1644年)

1368王履《医经溯洄集》本书将伤寒与温病区分开来,分别对相关的治疗方法加以详述。对温病学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1406朱橚《救荒本草》选定可供灾荒时食用的植物414种。

1408明政府《永乐大典》大型类书,收载明代以前的医书甚多。乃古代中国大的典籍。

1442冷谦《修龄要旨》一部内容丰富的气功与养生保健专书。

1443明太医院特请专人仿照宋代式样,另行铸造针灸铜人。

1492王纶《本草集要》药物专着,发展了陶弘景(456 ~ 536AD)的通用药分类法。

1528薜己《口齿类要》现存早期的中医口齿科专书。

1529高武《针灸聚英发挥》汇集了16世纪初以前,十余种针灸文献的理论与治疗经验,同时附有作者的一些见解及评论。

薜己《内科摘要》中医史上第一本以内科命名的医籍。

《正体类要》记载正骨手法19种及外科方剂等,论述简明实用。

1549江氏父子《名医类案》载录了历代名医治案。是中国第一部以疾病种类编纂的大型医案专着,不仅对历代临床医家有指导作用,对医案学发展亦有重要的意义。

1550沈之问《解围元薮》早的麻风病专书。

1554薜己《疠疡机要》麻风病专书,有关辨证论治,方药及验案介绍。

1556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辑录230余部医籍,并将其他文献中有关医学内容也加入编纂而成。

1564李时珍《濒湖脉学》丰富了中医脉学内容

1567 人痘接种法见于记载,之后广泛流传,并传入欧洲多国。

1575李梴《医学入门》医学启蒙与入门专着,附有医德专述。

1578李时珍《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前的中草药经验与知识。

1584吴昆《医方考》扼要论述有关方剂之命名、药味组成、方义、功效、适应证、加减应用、禁忌。是明代的方剂学著作。

1586马莳《黄帝内经素问灵枢注证发微》将《素问》《灵枢》重新分卷加以注释,也是《灵枢》的早全注本。

1589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将《伤寒论》原文详加考订注释。

1591高濂《遵生八笺》有关养生保健的论述。

1601杨继洲《针灸大成》介绍了综合针灸与药物治疗的经验,是明代重要的针灸专书。

1602王肯堂《证治准绳》包括杂病、类方、伤寒、疡疮、幼科、女科共六科诊治法则,又称《六科准绳》。

1604龚云林《小儿推拿秘旨》总结了前人有关小儿按摩疗法及成就,并加入作者经验。

1615龚延贤《寿世保元》述内、外、妇、儿各科病证的诊断及综合疗法。

1617陈实功《外科正宗》主张对外科疾病调理脾胃,并对多项手术及癌肿有精确描述。

1620武之望《济阴纲目》以经、带、胎、产诸病分列纲目编撰,便于妇科临证应用。

1622缪希雍《炮炙大法》对学习、研究中药炮制法,及用药注意事项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1624张介宾《类经》根据性质将《内经》原文再分类,并予以注解,很有参考价值。

1632陈司成《霉疮秘录》较早的梅毒专书。

1640张景岳《景岳全书》有关内科疾病的综合性医籍,包括理论、诊断、治疗、各家论述评议、经验、方剂等。是论述理论与临症各科诊治的全书。

施沛《祖剂》收集明代以前方剂,并加以归类 述。对古代方剂学有参考价值。

1642吴有性《温疫论》创立「戾气」学说,即现代有关细菌或病毒性传染病学说,对传染病的发展有突出贡献。

李中梓《内经知要》《内经》精简注释

清 (公元1644 - 1911年)

1644傅仁宇《审视瑶函》记载眼科病证108证,308余方剂,附有插图,又称为《眼科大全》。

1665祁坤《外科大成》记有外科辨证论治要点与常用方剂。

1669柯琴《伤寒来苏集》为《伤寒论注》《伤寒论翼》《伤寒附翼》合编本。

1670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灵枢集注》使《内经》的不少疑难问题得到阐明。

1682汪昂《医方集解》一本应用较广的方书。

1687赵献可《医贯》强调「命门之火」的重要,提倡温补疗法。

李用粹《证治汇补》收集了内科杂病的各家论述和经验,共载80余种病症的辨证论治。

1694汪昂《本草备要》介绍药性专书,书中已明确地指出吸烟的祸害。

《汤头歌诀》中医方剂学重要入门书。

张璐《张氏医通》医学丛书,记载古今各科医学知识,还介绍了接种人痘方法。

1695夏鼎《幼科铁镜》对儿科的推拿疗法颇为重视,阐述了作者本人的经验与见解;对于指纹望诊及惊病的各种病证也提出不同的看法。

1697王宏翰《古今医史》有关医学史论述。

1723蒋廷锡《古今图书集成》受命于清政府编辑的大型类书,内有《医部全录》520卷。

1729尤怡《金匮要略心典》对《金匮要略》进行校正、注释和阐述,说理清楚。

《伤寒贯珠集》将《伤寒论》原条文作适当的连贯与再分类。

1732程钟龄《医学心悟》综合性医书,在医学入门书中很有影响。其中也谈及医德的具体要求。

1740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根据家传四代外科经验撰成。

1742吴谦《医宗金鉴》受命于清政府修纂之医学丛书。流传颇广,为学习中医的重要读本。介绍了人痘接种方法,并绘制多类骨伤治疗的用具图。

1746叶天士《温热论》有关温热病理论与经验总结。

《临证指南医案》医案专辑。

1750陈复正《幼幼集成》根据前人的儿科论述,结合作者本人40余年经验与体会写成。

1757张宗良《喉科指掌》喉科专着。

吴仪洛《本草从新》对于鉴别药品真伪,药物性味与加工炮制方法均有介绍。

1759徐大椿《伤寒类方》将《伤寒论》内113首方剂再次分类与校注。

赵学敏《串雅》广泛收集和整理民间医药经验与知识,突出民间走方医用药优点。

1761吴仪洛《成方切用》收方丰富,条理清晰,注释引证详细,对学习方剂及临床应用很有价值。

1765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总结了1802年以前药物学成就,载药921种。

1792唐大列《吴医汇讲》早的中医杂志。

1798吴鞠通《温病条辨》确定了温病学说的研究范畴,以及在人体的具体定位。使温病学说更完整及系统化。

1805高秉钓《疡医心得集》书中常从内科角度论述和治疗外科疾病。是清代三大外科学派中,颇具影响的外科代表作。

1808钱秀昌《伤科补要》骨伤科专辑。

1820陈修园《南雅堂医书全集》医学丛书。

1822清统治者下令在太医院内永远废止针灸科。

1827傅山《傅青主女科》后人将傅青主(1607-1684AD)以及其他医家,有关女科经验辑录而成。对带下、血崩、种子、妊娠、正产、难产、产后有简要论述。

1829章楠《医门棒喝》广泛讨论医学理论、诊法,以及各科疾病的辨证论治,并附有医案。

1830王清任《医林改错》根据尸体解剖及临床经验写成,强调解剖学的重要性。

1838郑梅涧《重楼玉钥》根据个人的喉科理论与诊治经验整理而成的专辑。

1840江考卿《江氏伤科方书》有关金疮、接骨、跌打、损伤等骨伤科疾病专着。

1842 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规定英国人可以在五个通商口岸设置医馆。

西医学开始广泛传入,形成了中西医并存局面。

1843周松龄《小儿推拿辑要》对儿科杂病方面,传统按摩疗法的应用。

1844 中美签订平等的「望厦条约」,规定美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设置医馆及礼拜堂等。

1846鲍相璈《验方新编》汇编了当时一些单方、验方及秘方。

1848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药物图谱,共收载植物1714种。

《植物名实图考长编》辑录历代文献中有关中药的资料性著作,共收编植物838种。

1852王孟英《温热经纬》是温病学论述汇编,又是温病诊治参考专书。

《王氏医案》医案专辑。全书详述作者对温病、杂病等治疗验案。

1863费伯雄《医醇剩义》继承前人基础,总结了一些慢性病经验,并自创许多方剂。

1864吴尚先《理瀹骈文》主张利用外治法通治内、外诸病。作者不但广泛吸取前人的外治论述,又收集民间外治法经验。

1865费伯雄《医方论》强调应根据病情处方,反对滥用某些通用方剂。

1877潘蔚《女科要略》系统简要地论述了妇产科常见的证治。

1881 天津开办「医学馆」,表示中国正式自辨西医学教育。

1882雷丰《时病论》介绍各种时令病的病因、病理、症状特点、以及辨证立法的依据。作者又拟定了一些自创的疗法及方药。

1884唐宗海《中医汇通医书五种》是较早试图汇通中西医学的论著

《血证论》有关血证的论述。

1889张振鋆《厘正按摩要术》介绍各种按摩手法,附有儿科推拿的取穴及手法图说。

1892马培之《外科传薪集》对外科疮疡诸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朱沛文《华洋脏象约纂》将人体结构、脏腑图像与西医生理解剖知识,以图谱相互参照,加以论述。

1901郑肖岩《鼠疫约编》记载鼠疫预防及治法,并附有医案和验方。

《伪药条辨》分门别类来订修丸散膏丹方书,并考定讹传药品。

1912民国政府汪大燮等卫生官员首次正式提出议案,要求取缔中医学。

中医学近百年的形势

1914北洋军阀政府主张废止中医,遭到中医界的强烈反对,各地组织了「医药救亡请愿团」进行斗争

1921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共收名词、术语、医家、医着70,000条目。

1922恽铁樵《群经见智录》论述各种医学典籍。

1909-1924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综合性医书。在辨证论治选药立方上,结合中西医学理论与医疗实践,理论见解独到。

1924恽铁樵《伤寒论研究》在中西汇通的观点上,注释、补正、阐发《伤寒论》原文。

1925民国政府当局禁止把中医课程列入医学教育规程。

1929 余岩等人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使摧残消灭中医的活动达到高潮。

上述事件引发全国医药团体联合抵抗,后决议被迫取消。

1931 「中央国医馆」成立,致力推动中医科学化思潮。

1933吴炳耀《针灸纂要》介绍针灸取穴法,附有歌谣、解剖图谱、经穴彩图等。

1935陈存仁《中国药学大辞典》

1936民国政府颁布「中医条例」,当中仍充满歧视中医的内容。

曹炳章《中国医学大成》辑录魏、晋至明、清历代重要医着及少数日本医家著作。

1950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召开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确定「中西医结合方式」的卫生行政方针。

1955 中医研究院成立。

1956 中医学院相继在成都、上海、北京及广州等成立。

同年举办了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1962卫生部高等中医院校统编的第一版中医教材正式出版。

1964 第二版中医教材出版。

1980卫生部制定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发展,长期并存」的方案。

中医出版社成立。

1982 《宪法》写入“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

1985 国家中医管理局成立。

1986 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成立。

1987 世界针灸学联合会在北京成立。

1991 将“中西医并重”作为新时期卫生工作总方针之一。

2005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管理局向文化部报送了《中医药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草案》

2006 颁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统医药作为第九大类共9个项目列入名录。

2007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一次明确指出要“中西医并重”、“扶植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在法律上和政策角度赋予中医合法的地位。

2009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及《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下发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委高度重视,对中医药予以重点支持。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有关部委编制完成了《重点中医医院建设与发展规划》,提出到2011年,总投资133.2亿元,重点建设16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和改善320所地市级以上中医医院的基础条件

30位国医大师6月19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在京召开国医大师表彰暨座谈会,对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首届评选出的30位“国医大师”进行表彰,以弘扬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推动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与创新,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金元时期中医发展史

金元时期 (公元1115~1368年 )

*金国 公元1115~1234年

*元朝 公元1279~1368年

关于金、元朝

金及元在形成强势王国之前,都是宋代时期东北境外的游牧民族。金国由女真族于1115年建立,后来势力壮大,并

南下攻陷北宋首都,迫使宋廷南迁。从此南宋北金对峙百余年。蒙古游牧民族也在短期内征服广泛地区,建立强大帝国。1234年蒙古军队消灭金国,继而在1279年占领南宋。这段时期中国完全由外族统治,历史学家称为金元时期。

公元1206年,蒙古人成吉思汗(1167-1227)与其他游牧部族结合为单一联盟国,形成的强大军队横扫亚洲各国,远至波斯及韩国。他的继成者窝阔台(1227-1241)继续侵吞欧洲大陆。

成吉思汗的孙儿忽必烈在1279年消灭南宋,建立中国元朝,并定都北京。元朝蒙古统治者的在位时间短暂,短短百年间共有九位君王历任,政权被削弱及分散。中国官员乘机篡改朝代,红巾军起义,于1368年将元朝灭亡。

金元时期的文化、艺术及生活模式基本上与宋朝相同,但已逐渐失去惜日的繁荣。 朝廷一方面打击学者及艺术家,影响到文化及科技发展。另一方面又制定新的法律,如禁止异族通婚、农民缴纳重赋等。平民百姓怨愤非常,一些宗教组织乘机冒起反抗。

正面影响方面,蒙古统治者严格控制医疗事业的执行,并立法禁止某些毒药的使用。如1268年禁止乌头毒草及砒霜在市面出售。蒙古人也协助开辟了中亚欧地区的贸易,意太利探险家马可.勃罗,是首位成功从欧洲乘船航行到亚洲大陆的欧洲人。

他多次往返亚洲与欧洲大陆从事贸易及探索旅游。当时基督教及伊斯兰教开始传入中国,对中国的科技发展均有一定的影响。

医家的创新

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药学经典著作为基础,结合临证实践,中医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医家们开始自成一说,阐述自己的独到见解,出现不同的学派。以下是金元时期的重要医学家及他们的学说。

刘完素 - 火热论

完素(1120-1200),河间人(今河北河间),他的医学主张又称河间学派。刘完素曾三次拒绝金政府的招聘,贡献一生在民间行医。他对《黄帝内经》极为重视,不断研究,结合自己的经验,译注了《素问要旨论》、《宣明论方》等著作。

刘完素对当时盛行的"五运六气" 学说有独到的研究。他认为自然界的变化对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现象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所以医师必须通晓五运六气学说,把它运用到医疗过程中。

他针对当时伤寒病证(多种外感热病的总称)流行,运用五运六气理论,倡立了火热病机学说。认为各种证候的出现与火热有关,据此刘完素在伤寒病证的治疗中,善用寒凉药物如肉桂、熟地、麻黄及薄荷等,以清热为主。后世亦称之为"寒凉派"。

张从正 - 攻邪论

张从正(1156-1228),又名子和,亦是河间学派的一位重要医家。他致力研究医学经典,学识渊博,着有《儒门事亲》十五卷。张闻名的理论是 "攻邪说",他认为人之所以会生病,都是由邪气所致;而邪气分为三类,有天之邪、地之邪及水谷之邪。

这些致病因素,并非正常人体所有的。所以治疗手段必须以消除邪气为主,从而恢复体内正气。另外,张从正提倡 "六门三法",所谓 "六门"就是以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因素将疾病归类,以此作为辨证用药的基础。

临床治疗就灵活运用发汗、催吐及泄泻"三法"去祛除邪气。他扩大了这三种中医治法的应用范围。世称他为"攻下派"。

张元素 - 脏腑辨证论

张元素(1151-1234),易水(今河北易县)人。故称为易水学派。也是一位主张革新的医家,1186年完成其著作《医学启源》,描述到"古代医方不能完全治疗现今的疾病"。

张元素经过二十年的刻苦学习及总结实际经验,以《黄帝内经》、《伤寒论》及《中脏腑》为基础,发展了脏腑辨证及药物归经的理论。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生理、病理特点,对疾病的症状表现进行分析归纳,以判断病变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状况的一种临床思维方法,它是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之一。

药物归经是指药物对某一经络及其相关的脏腑病变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他制定"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对脏腑的辨证及用药的模式,加以归纳形成规律。给后来辨证用药带来很大方便,成为一种通用程序,为推广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作出很大贡献。

李杲 - 脾胃论

又名东垣老人(1180-1251),出身富豪之家,早年母患病,为庸医所误而病死,于是发愤习医。他着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等医书。

李杲根据自己的实践,提出了脾胃论,即脾胃是运化水谷供一身元气之本,而脾胃内伤则元气自衰,继而百病丛生。至于造成内伤脾胃的原因,主要概括为三条:饮食失调、劳役过度及精神刺激。

李杲在临证治疗中,采用了一套以升举中气为主的方法,分别补益上、中、下三焦元气,尤以补益脾胃为主。他善于运用温补脾胃的处方和药物。因此被称为"温补派"。

朱震亨 - 相火论

朱震亨(1281-1358)又名丹溪翁。是元代敢于创新、很有见地的医家。其名著《格致余论》、《局方发挥》等,提出多种疾病的病机是由于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他又充分研究相火理论。相火源自命门之火,蓄养在肝肾脏,与君火相配合以推动脏腑功能活动。朱震亨认为人体内经常处于"阳动"的状态,精血阴气容易损耗。而"相火"是阳,容易被外界所刺激而"妄动",导致阴精受损,引起疾病。

因此他在治疗时擅长使用滋阴降火的药物或方剂。另一方面,他也鼓励人们要节制饮食及性生活,以保养身体的阴气。他的学说又称为"养阴说"。

针灸治疗

这时针灸医疗的应用非常普遍,很多腧穴及其疗效已被证实, 更创作出新的应用手法。1331年由窦圭方出版的《针灸四书》是此期的代表。举例书中论述之 腧穴鸠尾(见图),可应用于心悸、癫痫等。

与现代中医针灸治疗的指引相近。此外不只是中国人发展了针灸事业,蒙古人亦作出贡献。传统蒙古医术如"蒙古灸"、刺血疗法等也引入了中医系统。

跌打创伤科

由于长期战争,蒙古族又崇尚骑射,造就了外伤科的发展。代表元代在外科学的成就,有齐德之于1335年撰《外科精义》一书。此书共两卷,上卷描写外科治疗小手术,特别是皮肤科治疗方面,下卷载汤、丸、膏、丹等方剂。

他的其中一个创新是用光合疗法治疗皮肤病。另外,对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及诊断方面,又提出新的观点。

与齐德之同时期,还有危亦林撰于1337年的《世医得效方》。此书充分表现了危亦林在骨科上的高超技巧,他精于骨折及骨关节脱位整复与固定。书中记载之麻醉药如蔓陀罗、乌头等的应用亦是先例。

危亦林是应用脊椎骨折悬吊复位术的先驱者;相对西医学方面,要直到1927年,英国医生达维斯才提出此法。

中医食疗

元代皇家厨师忽思慧,于1330年撰《饮膳正要》一书。从健康人的实际饮食需要出发,以正常人膳食标准立论,制定了一般饮食卫生法则。图文并茂,为中国第一部完整的饮食卫生与食治疗法的专书。

也是一部古代有价值的食谱。他特别提倡中庸之道,认为饮食要平均配合,不可过量。书中列出230种五谷类、肉类、鱼类水产及生果疏菜等食品,并确实其营养价值。如对狗肉的描写有:"犬肉味咸、温和无毒、安五脏………。"

其他重要贡献

金元时期,其他贡献还有儿科医师曾世荣于1294年着的《活幼心书》。

五代和宋代的中医发展史

五代 (公元907~960年)

* 后梁 公元907-923年

* 后唐 公元923-936年

* 后晋 公元936-946年

* 后汉 公元947-950年

* 后周 公元950-960年

由于唐朝的崩溃,中国再次分裂,有一系列短暂的朝代在开封建立统治王朝,而其他地域也各自形成独立的州郡。

辽国 (公元 916~1125年)

辽国是由契丹部落在北方建立的强势王朝。宋朝时,必须支付极大量金钱给他们,以维持和平的关系及避免侵犯。

宋朝 (公元960 ~ 1279年)

* 北宋 公元960 - 1127年

* 南宋 公元1127 - 1279年

关于宋朝

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建立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北宋王朝始终未能完全统一中国,北面有契丹建立的"辽"及党项族建立的"西夏";西部有吐蕃势力;南面又有"大理"及丁琏王朝。

这些政权及势力由始至终威胁宋朝。后北面女真族建立的金国,于公元1127年挥军南下,迫使宋廷迁都至南方的临安,形成了南宋北金对峙百余年的局面。直至公元十三世纪末再次被蒙古统一。

宋朝在农业及手工业发达的基础上,社会产生力提高,商业发展迅速。因此一批城市中产阶层冒起,但他们大都沉溺在安逸奢华的生活。同时海上贸易亦因商队增加,以及陆路混乱而迅速扩展。

另一方面,很多新思想涌现了,对医学有一定的影响。儒学思想亦再次复活,哲学家称之为新儒学。

宋朝廷内的改革派及守旧派时有斗争,北宋首相王安石(公元1021-1068年)就是改革派的表表者,他致力推行的"新法"改革,促使医疗体系及有关机构改进,例如设立御药院以及其他保健或慈善机构等。

印刷术使医籍普及

虽然印刷术早在公元868唐代年间已存在,但在公元1040年,筚升将之改良为活字印刷技术,使印刷术跨进一大步。此后医学及科学的著作大量出版,促进医学知识的普及和提高。

宋代还专设"校正医书局",集中了一批医学家及其他学者,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搜集、整理、考证、校勘。很多医籍如《素问》、《神农本草经》、《脉经》、《甲乙经》都是经此次校订、刊行后流传下来的。

此外对医籍又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例如《黄帝内经》、《伤寒论》等注释也相继出版,对当时医学发展非常重要。

宋政府和医家编著了大批书籍。宋廷曾多次向全国征集资料,编成统一医籍发行全国。一方面整理了前代的本草文献,并总结对药物学之新经验;因而当时有大量本草药典出版,成为同期世界药物学领域中的先驱。

另外,宋廷又设立"尚药局",广泛地收集宋代以前之方剂及民间验方,编成大型方书。宋代名医既多,亦都编撰各自的验方传世。《太平圣惠方》是首部编著的大型方书,由宋廷任命翰林医官使王怀隐等于公元982年。

本书共载16,834个处方,并对方剂、药物、病证及病理都进行了论述。

出版大量及多种类别的医籍,反映当时中医学获得全面发展。

医学教育

宋政府把医药行政及医学教育分立起来。设立"翰林医官院"负责医之政令和医疗事务。王安石变法后,学校体制及教学内容又有改进。"太医局"是专为医学教育设立的机构,已扩充成为皇家医学院。

医学校的社会地位提高,吸引了不少儒生学医,儒医迅速增多亦是促使中医学发展的原因。之后各州镇府均仿照"太医局"开办地方医学校, 使中医更加普及。

医学生考试制度完全仿照朝廷太学招募方法,根据成绩或治愈率决定升迁。而医学部亦增分为九科:

1. 内科 2. 风科 (如中风病) 3. 儿科 4. 眼科 5. 耳鼻喉齿科 6. 皮肤及骨科 7. 产科 8. 针灸 9. 创伤及咒禁科

当时医学生之理论教材,除了有前唐时必修的医学文献之外,还新增了陈言的《三因极--病证方论》。医家及诗人杨介,总结对处死犯人的解剖经验,描绘成图谱《存真图》,使到当时医学生对解剖学的认识加深。

另一个医学教育的突破,是翰林医官尚药王惟一(公元987-1067年),研制了两具与成年男子体形相等的"铜人",并且奉御总结针灸名著,撰成《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铜人体表刻穴657个;医生考试时,先将铜人外表涂蜡,往体内注水,并穿上衣服。针刺中穴位则水会流出,否则针就刺不进去,这样就可以判断受考人对穴位的掌握程度。

他的著作不但印行,还刻成两座石碑,立于当时首都开封,作为公众参考。是中国针灸史上新的里程碑。

病因病机学发展

先前曾描述,公元1174年陈言提出了新的病因学理论。他的著作《三因极--病证方论》,将复杂的病因归为三类:内因、外因及不内外因。

这种分类虽与汉代张仲景所述略同,但内容有所发展,即对各类病因概括得更具体,其范围亦较全面,更符合临床应用。三因分类的原则,一直为后世医家遵循。

法医学的重大发展

《洗冤集录》是宋慈于公元1247年完成 的著作。本书内容包括人体解剖,尸体检验,现场勘察,死伤原因鉴定,各类中毒急救及解毒方法等,分析详细并且非常切合实际。

据书里内容,如是中毒身亡,死者会表现青或紫色皮肤,嘴及眼睛张开,手足指甲呈蓝色,眼、耳、口、鼻都可能有血液流出。要证明中毒,可把以肥皂水洗过的银针探入受难者口中。

如银针变黑并不能抹掉就可证实。此书成为中国死伤狱断案的法典及依据,一直沿用600多年。并被翻译成至少5种国外国语言。

儿科及妇科的发展

宋政府不但注重医学文献出版事业,也非常鼓励医学研究及实践。儿科及妇科因而发展成独立专科。并取得重要的成果。

儿科专家及专着中,以钱乙和他的《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为代表。其弟子阎孝忠于公元1119年把他的理论及经验整理成《小儿药证直诀》。此书是儿科专着,包括生理、病理及治疗方面。

此外痘疹(天花)、水痘、麻疹等发疹性儿科传染病,已能进一步鉴别,并详载其证侯及治法,颇有创见。

宋代已经在大城市设立公众福利事业,开始出现药房、医院及孤儿院。都市化使政府要积极面对公共卫生问题,如南宋某些城市每天都有街道清洁、夜间粪便收集及使用痰盂的设施。宋政府亦开始有防疫政策。

当时天花流行,导致新生儿死亡率很高,对这方面的研究很注重。

妇科及产科亦开始独立发展,当时大成就的是陈自明(公元1190-1270年)及所着《妇人大全良方》。《妇人大全良方》主要讲解妇科方面的月经、生育以及常见疾病,而产科有胎教、妊娠、难产及产后疾病等。

本书述及的难产问题包括臀位分娩、肩位分娩及面位分娩等,内容非常丰富。

中外医药交流

由于海上贸易扩展迅速,宋朝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高峰期。据记载由阿拉伯商人经海上,运往欧洲、亚洲及非洲等各地的中国药材有60多种,其中包括朱砂、人参、牛黄、茯苓、附子、胡椒等等。当时牛黄被视为珍贵物品,专供防疫之用。

十一及十二世纪之间,中国与高丽、日本、东南亚及阿拉伯国家都有紧密的关系,有助于医药事业的交流。在众多进贡给皇帝的珍品之中,很多都是药材或用来制药的原料,包括矿物质、植物及动物类如犀牛角、象牙、玫瑰水、珍珠、珊瑚及甜瓜等。

另一方面,中国亦赠送很多医学文献或医师到那些国家,促使他们的医学发展。所以现今很多在中国失传的医学古籍,都可在那些国家发现。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中医发展简史

三国时期 (公元220~280年)

* 魏国 公元220~265年

* 蜀汉国 公元221~263年

* 吴国 公元222~280年

两晋时期 (公元265~420年)

* 西晋 公元265~316年

* 东晋 公元317~420年

南朝时期 (公元420~589年)

* 宋 公元420~479年

* 齐 公元479~502年

* 梁 公元502~557年

* 陈 公元557~589年

北朝时期 (公元386~581年)

* 北魏 公元386~534年

* 东魏 公元534~550年

* 西魏 公元535~556年

* 北齐 公元550~557年

* 北周 公元557~581年

关于三国、魏晋及南北朝

公元200至581年间为中国的中世纪,在文化及科学等方面都有重要发展。东汉灭亡,军队强权在各地割据一方。在这段期间,南方比北方相对稳定及文明。同时佛教在全国迅速传播,北魏时期更大力提倡佛教以稳定政局。

佛教的流传使到印度文化传入中国。结果有关数学、天文及医学知识发展兴盛。医药学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汉代的基础上,广泛总结经验,出现了大量的医学著作,特别是脉学、针灸学、本草学及方剂学方面。

三国鼎立 (公元262年)

医学教育

这个时期医学教育水平已提高。公元443年南朝宋文帝时,太医令秦承祖要求朝庭派医官培训医学生以广传授,此属朝廷指派医师教育中医的创举。

虽然皇家学院早已在公元前124年成立,但其时主要教授文学、哲学及行政等,很少关于医学。然而在公元493年,皇家学院已扩充,置有中医学博士及助教。

针灸医术

针灸疗法在中国很普遍,是中国的物理治疗,源于古人发现利用石针刺压,可以有效地缓解身体的疼痛。先前描述

的多位医师如扁鹊、张仲景、华佗及樊阿都因此疗法而闻名。《黄帝内经.灵枢》亦有记载有关针灸医术的应用。

《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是一本针灸疗法的典范。由皇甫谧所撰,总结了以前各书有关针灸疗法的经验,是早及完整的针灸疗法参考文献。此书论述经穴,包括有关中医解剖、生理并深入描述经脉概念。

另外也说明取穴部位及用针技巧,以及针灸的临床指标及应用后反应。

脉学

中医的内容里早已有血液及循环系统的概念,他们认为人体内有两个不同的循环系统,不同的物质在这两个系统内流动。血液从心脏泵出后,经血管灌输全身。而气是一种能量,从肺泵出后,经看不见的经络运行全身。

王叔和

《脉经》

王叔和(公元265 ~ 317年)是魏晋间的名医,所着的《脉经》集古代诊脉法的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此书定脉象为24种如浮、滑、沉、弱等并有简明扼要的叙述。以动脉搏动的深浅、快慢、强度、节律及脉波形态等诊断病情及考察疗效。

方剂学

炼丹术及葛洪

炼丹方士

炼丹方士被认为是早期的药剂师。由于早期道教的长生思想,炼丹术非常普遍。在方士们研究不死之药的同时,炼丹方士们取得了不同化合物或金属提炼技术, 因而制出新型药物及滋补品。

葛洪《肘后备急方》

完成了巨著《肘后救卒方》或《肘后备急方》,是临床第一部急救手册。书中描述临床常见疾病的疗法,也包括预防策略,例如使用格离区防止传染病漫延,同时又提议利用药物预防疾病发生。

葛洪主张利用简、便、廉、验的疗法,一些方法沿用至今,如草麻黄及常山分别用于治疗哮喘及疟疾。据此书记载,当时对于一些传染病如伤寒、痢疾、疟疾、天花、麻疹及霍乱等已有较清楚的认识。

本草学

《神农本草经集注》另一位对中国医药发展有贡献的医家是陶弘景,是南朝齐、梁间的药物学家,他校订《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集注》共记录730种药物,除了增加对每种药物的说明外,还将药物分做玉石、草本、虫兽、米食、果、菜及有名未用七大类,成为后期中医药分类的标准。

这本书是直至公元7世纪中期的主要医药文献。陶弘景亦将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改篇,撰成《肘后百一方》。

当时的炼丹方士及医师都是将手写的医学记录互相传阅,更有人雕刻在寺庙的石壁上以方便参考。例如在河南省洛

阳附近的龙门佛窟里,发现了一批公元6世纪未期的医学文献,在佛窟墙壁上发现约100篇医方,其中一篇是记载先前提到的葛洪以常山治疗疟疾的方法。

其他重要医学文献

其他此期的重要医学文献有雷敩的《雷公炮灸论》,是第一本药物炮制学专着。书中主要描述植物类药,系统地总结药物炮制方法,如炮法、蒸法、煮法等,一直到现今仍然受到高度重视。

另外公元479 ~ 502年间,南齐龚庆宣整理的《刘涓子鬼遗方》是现存早的中医外科专书。广泛记载了公元5世纪的各种外伤疗法及皮肤病如疮、疖、疽等疗法。其中的一个经典是提及用水银药膏治疗皮肤病。

中医简介 中医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我国一项民族文化遗产。它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在研究方法上,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内容;孕育着很多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新理论、新学说的胚胎和萌芽,正是这些宝贵精髓,赋予了它强大的生命活力。

中国是医药文化发祥早的国家之一,从文明的曙光在天幕上耀映亚细亚大地之时,遍及神州大地的簇簇史前文化篝火,由点到面联接起来,形成燎原之势,逐渐的融化在文明时代的光华之中。

“中医”是个专用名词,它的“中”字显然是为了区别“西医”的“西”字。因此,大家理解的“中医”是指传统中国医学或中国大夫。不过认真求实地考证一下,这个“中医”之“中”,本来的意思根本就不是指中国呢!

西汉开始有“中医”的说法,若“中”不指中国,究竟何意呢?中国早认识尤物的思想基础,来源于《易经》,将世界一切事物均纳入阴阳的轨道,对后世的哲学、社会、堪舆、天文、地理、医学……都具有重要和直接的影响。

因此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的阴阳保持中和才会取得平衡不会生病。若阴阳失衡,则疾病必来。中医大夫有“持中守一而医百病”的说法,意即身体若无阳燥,又不阴虚,一直保持中和之气,会百病全无。

所以“尚中”和“中和”是中医之“中”的真正含意。

“中医”二字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其云:“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在这里中字念去声,中。“中医”这个名词真正出现得到鸦片战争前后。

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区别中西医给中国医学起名中医。这个时候的中医的名称是为和西医做一个对比。到了1936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法定了中医两个字。

过去人们又叫中国医学为“汉医” “传统医”“国医”这些都是区别于西医而先后出现的。两千多年前,《汉书》里的那个中医概念,倒是体现了中国医学中的一个高境界。

中医发源于中国黄河流域,很早就建立了学术体系。中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代都有不同的创造,涌现了许多名医,出现了许多重要学派和名著。

中国历史上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苦过程,也是中药起源于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

早在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2世纪末--前256年),中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的《诗经》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早记载有药物的书籍。

现存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内经》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脏苦欲补泻"等学说,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基础。

现存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是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了先秦以来丰富药学资料而成书的。本书载药365种,至今尚为临床所习用。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中国已经有关于医疗卫生以及十多种疾病的记载。周代已经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秦汉时期,形成了《黄帝内经》这样具有系统理论的著作。

此书是现存早的一部中医理论性经典著作。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专门论述了多种杂病的辨证诊断、治疗原则,为后世的临床医学奠定了发展的基础。汉代外科学已具有较高水平。

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已开始使用全身麻醉剂"麻沸散"进行各种外科手术。

从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到隋唐五代(公元581--960年),脉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晋代名医王叔和所著的《脉经》归纳了24种脉象。该书不仅对中国医学有很大影响,而且还传到了国外。这一时期医学各科的专科化已趋成熟。

针灸专著有《针灸甲乙经》;《抱朴子》和《肘后方》是炼丹的代表著作;制药方面有《雷公炮炙论》;外科有《刘涓子鬼遗方》;《诸病源候论》是病因专著,《颅囟经》是儿科专著;《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眼科专著有《银海精微》等等。

另外,唐代还有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等大型方书。

唐代(公元618--907年)经济繁荣,促进了中药学的发展。唐政府率先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药典性本草--《唐本草》的编修工作。全书载药850种,还增加了药物图谱,进一步完善了中药学的规模格局。

在宋代(公元960---1279年)医学教育中,针灸教学有了重大改革。王惟一著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后来,他又设计制造等身大针灸铜人两具,教学时供学生实习操作。这一创举,对后世针灸的发展影响很大。

明代(公元1368--1644年)时,有一批医学家提出把伤寒、温病和温疫等病区分开。到了清代,温病学说达到成熟阶段,出现了《温热论》等专著。

从明代开始,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一批医学家们主张"中西医汇通",成为当代中西医结合的先声。到了明代(公元1368---1644年),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完成了中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载药1892种,成为中国本草史上伟大的集成之作。

清朝末期,洋务运动引起了传统中医界的重视。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当时医学界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态度和主张;一些人对传统中医一概加以鄙视,认为不科学,极力主张取缔;一些人拒绝接受新事物,认为西方医学全部不适合中国人。

有一些受过西方思想的人,认识到中西医各有所长,迫切探索发展中国医学之路,试图把西医学术加以汇通。当然根据当时历史背景和医家们本身条件限制,其汇通中西医的活动,未能取得明显的成就。

中医药学在中国历史悠久,自1982年国家《宪法》写入“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之后,1991年我国又将“中西医并重”作为新时期卫生工作总方针之一。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一次明确指出要“中西医并重”、“扶植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在法律上和政策角度赋予中医合法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

推荐阅读:

  1. 金元时期中医发展史
  2. 五代和宋代的中医发展史
  3.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中医发展简史
  4. 中医简介 中医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zhongyiyangsheng/336396.html
本文标签:中医发展 中医发展史 中医大事件 中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