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

按五穴位赶走小毛病

网友投稿 中医养生 2014-05-13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小毛病,比如说牙痛,咳嗽等等,遇到这种情况时,大部分人都是选择通过药物治疗,其实除了药物治疗,点穴方法也是赶走这些小毛病的最佳方法,通过穴道按压法,来帮助你解决这些小病痛,当然此方法仅供参考,具体的情况还是应该及时的进行治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穴位的按摩方法有哪些。

止鼻出血

头部受到撞击或鼻子受到打击才会流血,这是因局部血管受伤而引起,不必过分担心,但是如果属于突然出血,则不可忽视。因为这种突然性鼻出血有可能是因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等病因所引起的出血。

一般常见的成人鼻出血,大都是因“上火”而引起,但也有因感情变化、气候变化等环境变化和营养状态变化而出血,这种情形常见于一般年轻男女。但是女性在月经时期或妊娠之时,也有可能突然出血。

鼻出血时,最重要的是应了解原因,如果属于鼻子以外的原因,则应医治。如果属于高血压的鼻出血,与其立刻止鼻血,不如让它流出来好。

穴位与治疗:

止鼻血的穴道在第五颈椎,因此只要在第五颈椎处用手刀轻劈即可。首先一面吐气一面轻劈,如此不断重复,就可立即止鼻出血。

穴道指压法止咳

咳嗽是想咳出喉咙、气管、支气管内的异物,这是一种自然现象。若有异物进入气管之内,则在咳痰之时也会一并咳出。总之,咳嗽的产生是因痰或空气中灰尘、汽车废气、瓦斯、烟味等刺激气管所产生。如果是喉头炎、支气管炎的话,因它直接刺激气管所以才会咳嗽,支气管炎咳嗽时会连及胸部。其他如胸膜、食道、肝脏、心脏有病之时,也会产生反射性咳嗽。

咳嗽是因身体受到刺激的防御作用,如果一味吃药,想抑制咳痰的话,会使痰积累在气管,得到反效果,这点必须加以注意。暴饮暴食、疲劳过度等等都会对咳嗽有害,平常必须加以注意,在咳嗽初期,就应医治。

喉头炎会使声音嘶哑,因此在咳嗽时,先用热毛巾将颈部烫温之后再用穴道指压法治疗,就可以收到良好效果。如果颈部附近感到凉冷可能会继续恶化。如果是气喘吐痰的话,大都是支气管炎。此时在胸部和背部用温湿布使它保持温暖的话,颇具特效。

止咳的穴位及指压法:

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是“厥阴俞”穴,只要在此处用力压6秒钟,不论是咳嗽或喉咙有异物存在,立即止咳。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边吐气边进行,只要重复三次就能见效。另一种方法是在锁骨中间“天突”穴采用相同指压方法,止咳效果也非常显著。如果小孩的话,不妨减轻压力,增加次数,也会收到相同的止咳功效。

快速止牙痛

牙痛大多是因蛀牙的齿髓炎所引起,疼痛程度也因坏蛀程度而异。例如喝冷饮后感到疼痛,这只是一二度的轻症状,喝热饮疼痛的话属于第三度轻症,如果连平时也疼痛不堪,这是齿髓炎所引起,证明炎症已经侵入齿槽部,已是相当严重。

还有一种是平时会感到疼痛,但是吃冷热饮食却不痛,这种情形并非疼痛已经治好,可能是在不知不觉中更加恶化地从齿根腐坏,应该特别注意。如果有上述情形而不加以治疗,则齿髓神经必然坏死,使病情更加恶化。

快速止牙痛的穴位与指压法:

快速止牙痛时,上下齿的穴位是不同的。如果上齿牙痛,则应指压“迎香”穴道。“迎香”穴位于鼻翼旁1厘米左右两处,只手压就会有疼痛感。此穴位不仅对防止上齿牙痛有效,连鼻子不通也有效。如果下齿牙痛,则左右手指相互交叉,用拇指放在上面的手的中指向桡骨延伸,寻找一压就有痛感之处。

这些穴位指压时,都应一边吐气一边按压10秒钟之久。如此反复20次,上下齿的疼痛会立即减轻,治疗下齿牙痛的指压穴道法,置于上方的拇指可以左右相互更换。

治疗颈部扭筋(落枕)

早上一觉醒来,颈疼,无法起床——这种经历相信大家都有,这种情形叫“扭筋”,俗称落枕。这种症状有的一二个小时就会恢复,可是有的一连三四天仍疼痛不已,再加上采用不恰当的疗法,不但会增加痛苦,甚至会数日无法转动脖子。

扭筋时除了感到疼痛,脖子也无法向左或向后看,连身体也无法转向对方,全身宛如僵硬之感。它产生的原因是因不自然睡眠方式,颈部经长时间压迫,使颈部肌肉变硬所致。如果使用高度与平常相异的枕头,或是硬度不同的枕头,时常会发生扭筋现象,其他如疲劳或直接吹冷气时也会引起相同的症状。

扭筋时最易被侵害的是僧帽筋和胸乳突筋。由于此处血液不畅才引起扭筋,因此在治疗扭筋时,应该使收缩的肌肉松弛,使血管扩张,使血液流畅。指压穴道之前,应先用热毛巾敷在颈筋后才治疗,如此便能事半功倍。

治疗颈部扭筋(落枕)的穴位及指压法:

在颈窝旁2厘米处的“眼点”,一面吐气一面用力压6秒钟(压到稍微感疼痛程度),连续3次。其次在第四颈椎旁2厘米处采用同样要领连续压10次。再用手刀劈颈窝5次。只要按照上述顺序,连续1-3次,就能使你的颈部转动自如,也不感到疼痛(在第二次和第三次指压时,也可以指压颈和肩膀交界的“肩根”,指压方法和肩井指压法相同)。

如果扭了筋而想勉强扭动,则会更加疼痛,招致反效果,使原本很快就可治愈的病拖到1-2个星期才能治愈。

治疗手腕或脚脖子扭筋

手和脚的关节痛几乎都因扭伤或挫伤。扭(挫)伤原因很多,凡跌跤时用手撑地、手腕易挫伤、滑雪时脚易扭伤。日常所见的扭挫伤都是位于手脚的关节处。一般扭挫伤时,关节附近都会肿痛,如果任意甩动会徒增伤痛。

轻微的扭伤,关节会微微作痛,稍微严重的话,会肿胀,而且有内出血现象,严重的挫伤,关节上下都会浮肿,有时会发热。为何扭挫伤会导致这种情形呢?这是由于关节在平常所能转动范围内转动,而包围关节一带的关节包或关节相连的韧带,勉强的被拉所致。如果剧痛或严重肿胀时,有可能是骨折或骨裂,应到整形外科治疗。

如果挫伤严重,则勿加以按摩,否则会使内出血或炎症更加严重,如果因此使骨骼异常那就太划不来了。挫伤时首先用湿布包住患处,如果处置不当,则会继续疼痛。

治疗手腕或脚脖子扭筋的穴位及指压法:

治疗手腕扭伤最有效的是指压“阳池”。以手腕为中心,往不痛之处弯曲,用拇指一面吐气一面强压10秒钟才放手,如此重复3次。如果是脚脖子话,指压“解溪”也很有效。指压要领同前,在指压后肿消、痛止。

对抗雾霾天吃什么 九种食物止咳润肺

雾霾几乎席卷了整个中国的城市,加上冬季本就寒冷干燥,寒风侵体,容易引发咽喉的不适,不少人早上起来都是咳嗽不止,久而久之会对娇嫩脆弱的肺部造成伤害。多个城市医院肺病和呼吸道感染患者骤增,面对雾霾天气,面对寒冷干燥的冬季,该如何应对呢?小编特意总结了几种食物,在冬季食用,最能止咳润肺,让你神清气爽。

百合

有肺结核、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秋冬燥症的人可以食用百合调理滋养,百合有着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可直接煮熟吃或者是煎汤喝。

冬瓜

《滇南本草》中曾说:“冬瓜润肺消热痰,止咳嗽,治痰吼,气喘。”《本草再新》中还说:“解暑化热。”因此,尤其是在夏季风热咳嗽和肺热咳嗽,咳痰黄稠之人,食之最宜。此外,冬瓜子性味甘凉,能润肺化痰清热,也是中医治疗痰热咳嗽常用之品。

豆浆

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磷脂,还含有维生素B1、B2和烟酸以及铁、钙等矿物质,除了易吸收,所含的麦氨酸还可防止支气管炎平滑肌痉挛,从而缓解支气管炎,减轻肺的负担。

石榴

能止烦渴,生津,有津液不足以及口干、喉燥症的人可以食用石榴,石榴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将它捣烂成汁或煎汤喝。

甘蔗

能够解热、润燥、滋养、生津,同时有着消痰镇咳的作用,能助脾和中,对于一些有口舌干燥、高烧、烦渴等症状的人很适宜。

白萝卜

“冬吃萝卜夏吃姜”虽然是句老谚语,但是很有科学道理。白萝卜能够清肺润喉,是中医食疗经常选用的,生吃效果好,榨汁效果更佳。而且其中含有的辣味成分可抑制细胞的异常分裂,进而预防癌症发作,萝卜还有杀菌、增进食欲和抑制血小板凝集等作用。

丝瓜

善于清热化痰,对咳嗽痰多、痰稠色黄的热咳者尤为适宜。这是由于丝瓜的植物黏液里,含有一种皂素,具有除痰化痰的功效。凡属肺热或风热犯肺的咳嗽之人,常吐脓痰,宜用丝瓜煎汤服。

枇杷

性凉,味甘,能润肺化痰止咳。《滇南本草》云:“枇杷治咳嗽吐痰。”适宜热咳吐黄脓痰之人食用。中药堂中常用来止咳化痰清肺的川贝枇杷膏就是采取了这个原理,只是川贝枇杷膏性寒凉,怀孕妇女和体质虚弱的人不宜食用。

生梨能明显解除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所出现的咽喉干、痒、痛、声音哑以及便秘、尿赤等症状;将梨榨成梨汁,或加胖大海、冬瓜子、冰糖少许,煮饮,对天气亢燥、体质火旺、喉炎干涩、声音不扬者,具有滋润喉头、补充津液的功效;把梨煮熟,如冰糖蒸梨可以起到滋阴润肺、止咳祛痰的作用。

冬季吃姜驱寒又止咳

姜也是我们生活中的调料啊。吃生姜养生,怎么吃生姜更合适呢?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但其实冬天吃姜,也有好处,可以驱寒。生姜可以生热散寒,调和内脏,提神醒脑,提振食欲。在民间,一般受了风寒感冒之类的小病,人们不会去看医生,往往一碗热姜汤下肚,再休息几个小时,病就好了七八分了。在日常生活中,善用生姜,还可以治疗头痛、腹痛、呕吐等多种疾病。下面小编推荐几款姜的治疗方法。

一、驱除风寒感冒

1、生姜葱白茶

生姜6克,葱白两根,加适量清水,煮沸后加盖5分钟即可,早晚各服1次,服用后盖被出汗。适合恶寒怕冷、头痛无汗、鼻流清涕、四肢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的风寒感冒者饮用。

2、姜苏茶

生姜15克,紫苏15克,大蒜10克。三药同煎,加适量水,煮沸后加盖浸30分钟,分早、晚两次服用。适合风寒挟湿即恶寒怕冷、头痛无汗、鼻流清涕、四肢酸痛、胸闷、困倦、恶心呕吐、大便或溏、苔白腻的感冒者服用。

3、红糖姜茶

材料:红糖、金丝枣、姜。

做法:将红糖、无核金丝枣、姜片放入炖煮的容器中;注入适量清水(用矿泉水最好);盖上盖子,炖煮半个小时即可。

红糖姜汤红糖具有养血、活血的作用,加到姜汤里,可改善体表循环,治疗伤风感冒。需要注意的是,生姜红糖水只适用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胃寒,不能用于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

4、可乐姜汤

做法:把可乐倒入锅内,姜切片放到可乐里,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大火熬煮约10分钟,令姜丝滋味渗入可乐中,关火,即可

有防寒去痰的功效,增加热量,暖胃,最适用于冬季,对防治感冒效果很好,可以祛风散寒。

5、生姜绿茶

做法:取绿茶和姜丝各5克,用沸水冲泡10分钟左右即可。

绿茶姜汤鲜榨的姜汁可防感冒,尤其是配上清热解毒、益气舒心的绿茶,效果更佳。

6、蜂蜜姜茶

材料:生姜100克、菊花20克、蜂蜜100ml。

做法:生姜洗净后去皮,切成大片放入汤锅中,加水没过姜片大约3厘米,用大火烧开后转成小火慢慢熬煮半小时;待姜片出香味,汤水变黄后,放入菊花继续用小火熬煮10分钟,直到煮出菊花的清香味。关火使汤水自然冷却;最后在锅中加入蜂蜜充分搅匀,凉后即成菊花姜蜜,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过滤锅中的残渣。

二、治咳嗽

1、生姜汤

用生姜15克煎汤,加白糖适量温服,早晚各1次,可治痰多咳嗽。

2、生姜核桃丸

生姜50克,核桃肉50克,北杏仁50克,蜂蜜适量。上述三味共捣烂,加蜂蜜为丸,临睡前服用,共分10次服完,具有理虚润肺、止咳定喘的功效。

三、治呕吐

1、生姜红糖饮

生姜30克,红糖适量。生姜加清水适量,煮沸后加入红糖煮沸即可,少量频频饮用,用于治疗妊娠呕吐或虚寒腹痛。

2、生姜橘皮汤

生姜9克,陈皮9克,上两味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小火煮5~10分钟即可,分2次温服,可温中止呕。

3、含生姜

乘车船时口含几片生姜,有助于抑制晕车呕吐。

专家提醒:生姜用途广泛,除上述用法外,还可用于治疗腹泻,姜汁外涂可治疗手癣、足癣等,姜汤漱口可治疗口疮等。同时,生姜还具有解毒的功效,常用于解鱼蟹毒。

秋季养生要润肺 六种梨偏方止咳润肺

秋天梨都已上市,大家都知道梨有润肺止咳的功效,中医认为,梨性味甘、微酸、凉,归肺、胃经,有润肺消痰,清热生津之功,最适合在干燥肺热的秋季食用。梨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有机酸,有益女性养颜润肤。那么秋天吃梨的好处都有哪些?秋天怎么吃梨才更健康养生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学习几种梨的止咳润肺吃法,大家不妨试试。

【梨汁粥】

材料:鲜梨2个,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梨洗净,去皮、核,榨汁备用;将梨皮、梨渣、梨核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梨汁、白砂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

功效:可润肺化痰,适用于肺热咳嗽或燥咳、口干等。

【雪梨膏】

材料:雪梨

做法:取鲜雪梨适量切碎,榨汁备用。梨渣加水煎煮2次至味尽,合并煎液,滤过,与梨汁浓缩,再加倍量砂糖,煮沸,收膏即成。

每次10~15克,每日2~3次,含服或冲饮。

功效:可清肺泄热,润燥止渴,用于肺燥干咳、久咳、胸痛等。

【贝母蒸梨】

材料:川贝粉5克,大雪梨1个,冰糖适量。

做法:将雪梨洗净,切块,与川贝、冰糖同入碗中,隔水蒸熟服食,每日1~2次。

功效:可化痰止咳,适用于痰热咳嗽。

【秋梨燕窝】

材料: 秋梨1个,燕窝、冰糖3克。

做法:将秋梨去核,燕窝泡软,冰糖捶碎,将二者同纳入梨心中,蒸熟、早晚各服食1次。

功效:可滋阴润肺,化痰止咳,适用于肺阴虚所致的咳嗽、痰喘、咯血及秋燥咳嗽、胸痛等。

【白梨蜂蜜】

材料:大白梨1个,蜂蜜50克。

做法:先把白梨挖去皮、核,将蜂蜜填入,上笼蒸熟吃,每日早晚各1个。

功效:可生津润燥,止咳化痰,适用于阴虚肺燥、久咳咽干、手足心热等症。

【梨酱】

材料:梨1个,冰糖适量。

做法:取鲜梨去皮核,切碎,加冰糖适量煮熟,压如泥糊状即成,分次服食,每日1剂。

功效:可润肺清热,止咳化痰,适用于小儿咳嗽。

第七,梨味甘酸而平,有润肺清燥、止咳化痰、养血生肌的作用。因此对喉干燥、痒、痛、音哑、痰稠等均有良效。

第八,吸烟的人吃梨。可以减轻香烟中有害物质对咽喉、呼吸道的刺激。

夏季吃枇杷止咳消热

枇杷,古名天夏扇,为蔷薇科枇杷属,是夏季的果实,枇杷不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有很高的保健价值。中医认为,枇杷性凉,有润肺、清肺之功。《本草纲目》曰枇杷“性味甘、酸、平、无毒”,有“止泻下气,利肺气,止吐逆,主上焦热,润五脏”之功效,主治肺痿咳嗽吐血、衄血、燥渴、呕逆等症。

治疗小儿夏日肺热咳嗽、咳痰,或中青年肺结核咳嗽、咯血,可每日生食枇杷数枚,或用枇杷15枚煎汤,早晚分服。

枇杷不仅利肺气,还能“润五脏”,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在冬天多发的疾病,夏天多采取扶正固本治疗,亦即“冬病夏治”,而枇杷佐核桃则是有效的食疗品,患者每天坚持食用(按2:1的比例),能够滋肺补肾,提高肺系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将枇杷榨汁,加入叶、核,文火煎熬,去渣留汁,待黏稠后加入冰糖,制成枇杷膏。把枇杷膏封藏于冰箱,于秋季取出服食,具有清肺、宁咳、润喉之效,治疗秋燥咳嗽,口鼻咽喉干燥,效果尤殊。

梨枣枇杷膏 枇杷肉500克,鲜梨2~4枚,去核红枣250克,蜂蜜100克。将枇杷加水适量煮1小时,再放入梨、枣、蜂蜜,再煮1小时即可。具有润燥健脾、脾肺双补之效。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兼有四肢酸软、疲倦、不思饮食等症者。

川贝枇杷膏 枇杷肉250克,川贝10克,冰糖30克。将所有药材放入高压锅中加水适量煮半小时换沙锅,再文火煮2小时浓缩即可。具有润肺化痰止咳功效,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热咳嗽、声音嘶哑等症患者。

麦冬枇杷膏 麦冬30克,枇杷肉200克,冰糖50克。将麦冬洗净后加水适量煮1小时,放入枇杷煮烂后,再放入冰糖煮10分钟即可。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止咳之效,对患有便秘之人功效良好。

由于本品性凉甘寒,故脾虚便溏、痰湿内盛及胃寒呕哕者不宜多食。患有肺热咳嗽、痰多、咯血、干咳、咽喉肿痛、流鼻血、声音嘶哑者,可适当多吃些枇杷作为食疗辅助治疗。

推荐阅读:

  1. 对抗雾霾天吃什么 九种食物止咳润肺
  2. 冬季吃姜驱寒又止咳
  3. 秋季养生要润肺 六种梨偏方止咳润肺
  4. 夏季吃枇杷止咳消热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zhongyiyangsheng/4629.html
本文标签: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