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

头面部穴位按摩方法

网友投稿 中医养生 2014-07-1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保健,尤其在疾病高发的冬季更是加重了保健工作。中医指出,在我们的头和面部分布着很多的穴位,如果你闲来无事,不妨按按头面部的这些穴位,可以帮助你缓解头痛等一些不适的症状,还可防止皱纹的出现,延缓衰老。

(1)双掌按头:坐位,用双手掌心分别置于头两侧的颞部,用力对按1分钟左右。该手法有健脑、宁神、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血虚性头痛、低血压病、头晕等症。

(2)按揉脑空:坐位,用双手拇指罗纹面分别按揉两侧脑空穴半分钟,以酸胀为宜,其他手指置于旁边以助力。该手法可防治头痛、目眩、颈项强痛等病症。脑空穴大致位于头后枕外隆突的上缘,距正中线约三横指。

(3)按揉风池:坐位,用双手拇指罗纹面分别按揉两侧风池穴半分钟,以酸胀为宜,其他手指在旁助力。该手法有醒脑开窍的作用,可防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耳鸣、中风、颈项强痛等病症。风池穴大致位于耳后高骨与颈肌之间的窝中,后发际内。

(4)拍击头顶:坐位,眼睛平视前方,牙齿咬紧,用一手的手掌心在囟门处做左右节律的拍击动作,约半分钟。该手法有醒脑安神、消除大脑疲劳、宽胸理气的作用,常用于头痛、头晕、失眠、胸闷心悸等病症的防治。

(5)指叩头部:坐位,双手五指自然弯曲成钩状,手指之间自然分开,双手交替从头的前发际处叩或点至后发际处,反复叩、点约半分钟。其作用和防治的疾病同上法。

(6)分抹前额:坐位或仰卧位,以双手食指屈曲成弓状,用第二指节的桡侧面从前额正中向两侧分抹至鬓角发际处,约半分钟。该手法有醒脑安神、润泽额部皮肤、增强额部皮肤的张力、防止额前出现皱纹的作用,常用于美容和防治头痛、头晕、失眠等病症。

(7)指抹眉弓:坐位或仰卧位,用两手中指、食指罗纹面对置于两眉头凹陷处的攒竹穴,由内向外沿眉弓经鱼腰至眉梢处,约半分钟,两手的拇指分置于两侧面颊部以助力。该手法有醒脑明目的作用,可防治头痛和各种眼病。

(8)按揉印堂:坐位或仰卧位,用一手的中指按揉印堂穴半分钟,该手法可防治头痛、头晕、失眠健忘、鼻衄、鼻渊等病症。

(9)点按攒竹:坐位或仰卧位,用两手的拇指指端对置于两眉的眉头攒竹穴处,稍用力向下点按半分钟,以酸胀为度。该手法有醒脑明目、疏风清热的作用,常用来防治头痛、头晕和各种眼病。攒竹位于眉头处眼眶的小凹陷中。

(10)点按鱼腰:坐位或仰卧位,以两手的拇指指端对置于两眉的中点鱼腰穴处,稍用力向下点按半分钟,以酸胀为度。该手法可以防治眉棱骨痛、眼睑下垂、眼睑瞤动、目赤肿痛、目翳等病症。

(11)指掐睛明:坐位或仰卧位,用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指甲掐两侧的睛明穴半分钟,以酸胀为度。该手法有醒脑明目、疏风清热的作用,常用来防治头痛、头晕和各种眼病。睛明穴位于眼睛目内眦处。

(12)按揉四白:坐位或仰卧位,用两手的食指罗纹面分别按揉两侧的四白穴半分钟,以酸胀为度。该手法可用来防治目赤痛痒,眼睑瞤动、目翳等病症。四白穴位于鼻旁目眶下缘下的凹陷中。

(13)按揉太阳:坐位或仰卧位,用两手的中指分别按揉两侧的太阳穴半分钟,以酸胀为度。该手法常用于防治各种头痛、头晕、眼病、感冒等病症。另外,还可增强眼外角皮肤的张力,防止和减缓眼外角出现皱纹。

(14)指抹眼眶:坐位或仰卧位,双眼轻闭,用两手的食、中二指分别置于两眼的上、下眼眶,由内向外沿眼眶的上、下缘摩动约半分钟,该手法常用于防治各种眼病,还有防止眼睑下垂的作用。

(15)掌心压眼:坐位或仰卧位,双眼轻闭,两手掌心搓热后,趁热分别置于两眼球上,慢慢向下压,待眼球有微胀感时将手抬起,反复操作3~5次,该手法常用于防治各种眼病。

(16)拿捏鼻根:坐位或仰卧位,用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置于鼻根的两侧,然后拿捏鼻根部肌肉约半分钟,该手法具有疏通鼻窍、活络止痛的作用。可用于防治各种鼻病和前额痛。

(17)揉推鼻部:坐位或仰卧位,用两手的食指同时按揉两侧迎香穴半分钟,然后两手的食指和中指伸直并拢,分别从迎香穴向上推抹鼻旁至鼻根部30次,使按摩的局部产生轻微的温热感。该手法有疏通鼻窍、增加面部肌肉张力的作用。常用于防治各种鼻病和面神经麻痹。

(18)按揉颊车:坐位或仰卧位,用两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分别按揉两侧颊车穴半分钟,以酸胀为度。该手法常用于防治牙痛、口眼歪斜、颊肿、口噤不语等病症。颊车穴位于咬紧牙关时咬肌隆起处。

(19)舔摩口腔:坐位或仰卧位,口唇轻闭,以舌在上、下齿及齿龈处依次进行舔摩3~5次,该法具有促进血运、清洁牙齿、消炎镇痛的作用。常用于防治牙龈炎、老年性牙龈萎缩等牙病。

(20)轻叩牙齿:坐位或仰卧位,口唇轻闭,上下齿轻轻叩击30次,该手法能改善牙床部的血液循环、预防牙疾、常用于防治老年性牙齿松动和脱落。

(21)击鸣天鼓:坐位,双手掌心紧按两侧耳孔,食、中、无名指三指同时轻轻弹击头后枕骨部30次,然后,手指紧按后头枕骨部,掌心用力按耳孔处,再突然放开,连续开闭10次。该手法具有疏通耳络、开窍益聪的作用。常用于防治耳聋、耳鸣等病症。

(22)揉捏耳部:坐位,以拇指、食指分别置于耳廓前后,自耳尖起沿耳轮揉捏至耳垂止,反复揉捏3~5遍。该手法有开窍益聪、清醒头脑、强身健体的作用,常用于防治耳聋、耳鸣、头晕、脑胀等病症。

(23)按揉耳部:坐位,两手的中指和食指分开,中指分别置于听宫穴,食指分别置于翳风穴,同时按揉两穴半分钟。该手法有清醒头脑、加强听觉的作用,常用于防治头脑闷胀、耳聋、耳鸣的病症。

(24)捏拉耳垂:坐位,用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两耳的耳垂,先进行揉捏10次后,再稍用力向下牵拉10次。该手法有开窍益聪、泻肝明目、滋肾降火的作用,常用于防治目赤肿痛、耳鸣耳聋、耳痒等病症。

(25)搓手浴面:坐位或仰卧位,先将两手搓热,然后两手掌心紧贴前额,用力由上向下擦到下颌,再从两侧向上绕到前额做环转运动,反复操作10次。该手法有清醒头目、润泽皮肤的作用,可使面色红润、面部皮肤柔嫩,常用来防治面神经麻痹、面部容颜衰老。

针灸疗法对症治头痛

头痛是日常生活很常见的,引发头痛的因素有很多,如精神紧张,经期来临,感冒发烧,疾病等都会引发头痛的发生,那么如何缓解头痛呢?以下为大家介绍了头痛的针灸疗法,不过在止痛的同时要找到头痛的根源哦。

中医认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脏腑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或瘀滞不行,或产生逆乱,或气机升降失常等气血运行障碍的病理改变,就会引起疼痛,即“不通则痛”的病机。针灸治疗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和温煦起到疏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改善病变部位的气血运行状态,从而改善病痛处营养状态,恢复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即经络通畅,脏腑恢复相对阴阳平衡。

针灸可以治疗许多慢性疼痛,如头痛、颈椎痛、肩周炎、痛经、带状疱疹、腰疼、膝关节、踝关节疼痛等。中医对头痛分类很多,主要包括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

内伤头痛

内伤头痛有肝阳上亢、痰浊头痛、瘀血头痛、血虚头痛、肾虚头痛等不同类型。总以虚实之分。

实证

肝阳上亢者,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兼见肋痛,面红口苦,舌苔博黄,脉弦有力。痰浊头痛者,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瘀血头痛者,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有外伤史。舌质紫,舌苔博白,脉细或细涩。

治法:疏通经络,清利头目。

主穴:百会、头维、风池。

配穴:按头痛部位配穴。

肝阳上亢者,加太冲、太溪、侠溪。

痰浊头痛者,太阳、阴陵泉、丰隆。

瘀血头痛者,加阿是穴、血海、膈腧、内关。

操作:毫针泻法。

方义:百会、头维疏通头部经络气血。风池活血通经,清利头目,调和气血。

虚证

肾虚头痛常感空痛,伴眩晕耳鸣。血虚头痛常头痛隐隐、连绵,伴面色苍白,心悸失眠等。

治法:疏通经络,滋养脑髓。以督脉及足阳明、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百会、足三里、风池。

配穴:按头痛部位配穴。

血虚头痛者,加三阴交、肝俞、脾俞。

肾虚头痛者,加肾俞、太溪、悬钟。

操作:风池用平补平泻。余穴均用补法。

方义:百会疏调气血以养脑髓。风池活血通经,调和气血。足三里补益气血,滋养脑髓。

外感头痛

症状:头痛连及项背,遇风寒加重,兼见恶风恶寒。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者为风寒头痛。头痛而胀,兼见面红而赤,发热,口渴欲饮,目赤齿痛,舌苔黄,脉浮数者,为风热头痛。若头痛身重,肢体倦怠,舌苔白腻,脉濡者,为风湿头痛。

治法:祛风通络、止痛。

主穴:百会、风池、太阳、列缺。

风寒头痛者,加风门。

风热头痛者,配大椎、曲池。

风湿头痛者,加阴陵泉、丰隆。

可根据头痛的不同部位配穴。

操作:毫针泻法。风门拔罐或艾灸,大椎点刺出血。

方义:百会、太阳可疏导头部经气。风池为足少阳与阳维脉的交会穴,功长祛风活血、通络止痛。列缺为肺经络穴,可宣肺解表,祛风通络。

头痛不适可揉哑门穴

精神紧张头痛怎么缓解?不妨试试哑门穴,哑门穴位于后颈窝,由后发际正中向上找半寸左右,也就是风府穴正下方半寸(约一指宽)的位置。

轻揉哑门穴可消除头痛不适症

【一找就准哑门穴】

哑门穴位于后颈窝,由后发际正中向上找半寸左右,也就是风府穴正下方半寸(约一指宽)的位置。

主治:舌强失语、顽固性头痛、失眠、精神烦躁、鼻出血、呕吐不止、癫痫、瘫痪等。

【哑门穴的解析】

哑门穴隶属督脉,它当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哑穴,在武侠小说中有数不胜数的关于哑穴的描写,江湖中人被点中哑穴之后,立刻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哑穴一经解开,又马上谈笑自若滔滔不绝,简直就像在喉装了一个开关。

真正的哑门穴当然没有这么神奇,但是因为从大椎穴传来的阳气,经过哑门穴时会散热,散热太快就会使人难以发声,所以哑门穴也并非浪得虚名,中肚就常常利用哑门穴来治疗舌强失语,技术高明的医师甚至可以通过针灸哑门穴使哑巴说话,铁树开花。

养生小典】

1.据说80%以上的头晕和头痛都是找不出原因的,但是当我们觉得昏昏沉沉,或者头颈僵硬的时候,不妨用双手食指轻轻按摩哑门穴,这样可以改善头部的血液循环,缓解各种不适症状。

2.流鼻血的时候,用冰袋冷敷在哑门穴的位置,可以帮助迅速止血。

减压瑜伽缓解偏头痛

瑜伽是一门自我认识和自我治愈的科学,这是人们发现的最特别的精神科学。瑜伽是减缓压力最有效的治疗。通过练习体式和呼吸控制可以消除压力,瑜伽不仅是最有效而且是最天然的减压治疗。体式和呼吸控制结合在一起练习产生巨大的能量刺激细胞和放松紧张的肌肉,随着规律的练习我们的思想变得平静并得到休息。瑜伽是用来减轻压力为数不多的工具之一,而且对所有的身体系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缓解压力的瑜伽体式:

1.兔式

(1)采跪姿,臀部坐在脚跟上,双手自然轻靠身侧。

(2)手放在膝盖旁边的地板,上半身向前弯屈,直到前额轻轻点地面上。

(3)臀部提高离开脚跟,头部由前额触地一直滚到头顶中心的百会穴点地。这个动作不但可以按摩头部,促进血液循环,也是睡前一个很好的练习动作,但是请不要勉强而过度的压迫,记得任何动作都是帮助改善身体,而不是让自己找病痛上身的。

(4)结束后,回到动作(2),双手可以放松的伸直它,休息片刻再缓缓起身。

功效:最大限度伸展脊柱,滋养脊柱神经,保持脊柱灵活性及弹性,促进消化,治疗感冒、慢性扁桃体炎,有益甲状腺、甲状旁腺,伸展肩胛骨、斜方肌。

注意事项:有高血压、脑血栓的人不适宜练习。

2.金钢跪姿前弯

(1)坐姿,臀部坐在脚后跟,挺起上半身,双手手臂放在大腿上预备。双腿或膝若觉得有压力可以微开,臀部无法坐脚跟,可以坐在卷起的小毛巾上。

(2)双手往上举,上半身慢慢往前弯,直到额头轻点于地,前弯动作有助于稳定浮动的思绪,让情绪平和。

(3)停留几个回合的呼吸,每次吐气的时候试著双手再往前伸展一点,即使只有一公分都是进步。结束后慢慢起身。

3.摩天式

(1)站立,双脚分开4到6寸,或者并拢。

(2)目光凝视双眼前的一个物体,双臂举起过头,手掌朝上。

(3)向上看自己的双手,提起双脚跟,感觉自己被往上拉,完全伸展全身。

(4)脚跟慢慢着地。

功效:这个体式有助建立自信心,帮助面对沮丧,减轻关节炎和调整脊柱排列问题。

4.风吹树式

(1)站立,双脚并拢。

(2)目光凝视双眼前的一个物体,双臂举起过头,手掌朝上。

(3)向上看自己的双手,完全伸展全身,感觉自己被往上拉。

(4)抬起单侧手臂沿耳侧向头顶上方伸展,身体屈向垂在体侧的手臂一方。

(5)保持呼吸,每次呼气的时候可以加强侧伸展。

(6)换到另外一侧,每侧保持十次呼吸。

功效:这个体式有助建立自信心,帮助面对沮丧,减轻关节炎和调整脊柱排列问题,同时加强体侧伸展,延长手臂肌肉线条。

5.树式

(1)以山式站立,弯曲右腿,把右脚跟放在左大腿根部,脚掌放于左大腿上,脚趾朝下,髋部打开,和后背一个平面。

(2)以左腿保持平衡,双掌合拢,伸直手臂举过头顶。

(3)眼睛注视身前固定一点,稳定呼吸,更好保持平衡,保持这个体式几秒钟,深长的呼吸。

(4)呼气,放低手臂,分开双掌,伸直右腿,回到山式站立,换到另一侧腿重复相同动作。

功效:这个体式增强腿部肌肉和平衡感,有效缓解压力。

注意事项:初学者可以根据各人情况调整弯曲腿和双手的位置,把脚放于直立腿的膝盖、小腿或者脚踝内侧都可以,但要注意一定是打开髋部。双手掌可以合十放于胸前。

加强体式训练时可以尝试闭上双眼,把注意力集中在两手之间,保持稳定的呼吸以平衡身体。逐渐增加练习时间。

缓解头痛:

头痛是一种常见症状,几乎每个人一生中均会有头痛发生。有时头痛是病症,而有时却是身体出现疲劳的一个警讯,瑜伽的“头部放松式”可让头部得到充分运动,促进脑部的血液循环,来舒缓压力引起的头痛。

1.基础篇——头部放松式

(1)背部立直,右手五指并拢,扶住后颈部。左手半握拳放在膝盖上,内脏器官放松,保持自然呼吸8~10秒。

(2)双腿盘坐在地面,双手五指交叉抱住头部,脊柱放松,下颏回收,保持自然呼吸。

(3)双手扶在双肩上,将肩后的斜方肌向前拉,吸气脊柱立直,呼气头向后仰,打开喉咙,胸部向前推,3~5秒。吸气头抬起,呼气放松,自然呼吸。

功效:这个动作强力伸展了头部后颈,能够促进头部后血管的血液循环,可以预防耳鸣、头昏、头痛、神经衰弱。

练习方式:每天练习3~5次,完成式停留5~10秒。

注意事项:练习此式时,能将头尽量向前和向后拉伸,效果会更好,但不需勉强,重点是要能够体会头部的压按感与颈部的伸展感。

2.巩固篇头部拧转式

(1)双腿盘坐在地面,背部立直,右手半握拳放在右膝处,左手五指并拢放在头顶,保持均匀的呼吸。

(2)将头部慢慢地向左斜上方慢慢地拧转。

(3)反方向做一次。

功效:本式除了具有改善头痛、神经衰弱的作用,还具有预防白发,刺激新陈代谢,防止头皮屑的功效。

练习方式:每天练习2~3次,完成式停留5~10秒。

注意事项:可将意识集中于头顶,注意保持顺畅的呼吸。

贴心提示:让头痛快速消失的小秘诀

除了少数因病引起的头痛之外,多数人的头痛多是精神紧张、压力过大、姿势不良导致的紧张性头痛。尤其是维持某种动作或姿势太久,导致肌肉僵硬痉挛更是造成头痛的主因。可以用冷敷或冰敷头部疼痛部位并稍微压迫一下,约半分钟,能够缓解血管痉挛。肩颈部位则可借由热敷或泡热水澡,缓解肌肉僵硬。

有空时多做放松运动,如缩下巴运动,下巴尽量往内收,连续做5~10次,具有校正颈椎位置的作用。

缓解失眠:

(1)双脚绷脚面重叠,脚尖点地,双手环抱膝盖,将额头放在膝盖里。保持均匀呼吸。

(2)仰卧在垫子上,双腿弯曲,双手抱膝盖,将膝盖尽量贴胸。吸气抬头,呼气,额头贴膝盖。保持自然呼吸6——10秒。

(3)呼气,放松。俯卧,下巴微收,身体自然放松,右手心向上延伸,手臂放松,左腿弯曲去贴自己的额头,右腿保持放松。

(4)美人鱼放松式,左手向上伸直,左小腿沿地面向上伸展,双手相合于脚面上。额头尽量贴小腿肚子处,保持姿势10秒钟。

(5)吸气,抬头,呼气,头向后转,右小腿收回,左手去找脚尖,保持自然呼吸。

功效:让全身肌肉放松,抛开烦恼,保持心神的愉悦、平静,引导进入深层睡眠,提升睡眠品质。

注意事项:练习动作时,脚能向上拉到什么程度就拉到什么程度,不要勉强自己。

瑜伽之后放松法:

每做完一个体位法后要做完全松弛的姿势,来帮助身心的放松。下列几种休息的方式,可帮助彻底放松。

(1)大休息式,随时随地

可仰卧躺下,稍微把下巴推出,嘴巴自然地张开。

手掌向下,手臂放松。

两脚放开与肩同宽,要放松。

呼吸也要完全放松,保持心情的安定、轻松,呈现愉悦、幸福的感觉。

贴心提示:练习时,每个体位法之间都可以采用大休息调息,但时间不宜过长,1~2分钟就好。

(2)拍打按摩,舒缓身心

在完成全部的动作后,须做简单的拍打全身或按摩各部位的放松动作,采取握空拳状,以轻轻敲打的方式按摩头部,并以适度的力度拍打一下额头、眉毛、脸部、下巴、腰部、腿部,可帮助消除身体疲劳,减少练习时因肌肉紧绷造成的伤害。做完瑜伽后,通常会全身出汗,此时毛孔完全张开,因此这半小时内,应避免洗澡。

(3)金刚式

采莲花坐姿势,双腿盘坐于地面,将脚后跟靠近会阴处,后背立直。

然后吸气,双手手心向上半握拳放在双腿膝盖上。

双目微闭,缓缓吐气。

贴心提示:练习瑜伽后,最好能进行5~10分钟静坐,使精神集中。静坐时应采取轻松的坐势,呼吸吐纳,帮助身体放松。

中医按摩可治疗头痛

头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有很多疾病都可以导致头痛的发生,其病因也十分复杂,因此我们必须首先确定病因,根据轻重程度进行治疗和自我保健治疗。

推拿对颅内疾病如:脑脓肿,脑肿瘤,脑血管意外急性发作期,脑挫裂伤,颅脑内血肿急性期等不宜操作。然而对血管性头痛(偏头痛)、肌紧张性头痛、感冒头痛等治病效果比较显著。现重点给大家介绍偏头痛的按摩治疗。

偏头痛与内分泌有较密切的关系,一般在更年期后逐渐减轻或停止发作。多数育龄期妇女在妊娠三个月后偏头痛消失,直止分娩后再复发。偏头痛也可因环境变化,外界刺激,躯体疲劳,精神紧张,焦虑,睡眠不足等因素而诱发。

偏头痛的治疗

1.常用手法 拿法、揉法、抹法、扫散法。

2.常用穴位及部位 印堂、睛明、阳白、太阳、百会、风池、合谷、涌泉,及头侧部足少阳胆经部位。

3.操作方法

(1)基本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医生先选用指揉法自风池穴起沿颈项部夹肌而下至颈根,如此上下往返3~5分钟;拿风池穴,拿颈项夹肌3~5遍。用手指按揉印堂、睛明、阳白、太阳、百会、率谷等穴各20~30次。抹前额、上下眼眶,3~5次。

指揉合谷30~50次。用扫散法在头侧部足少阳胆经循行路线自前上向后下方操作30~50次。

患者取坐位于床边,以五指拿法(拿五经)自前发际起经头顶、后脑部改为三指法、拿风池;如此往返3~5遍。最后按揉两侧涌泉穴结束治疗。

(2)辨证治疗:对有面色潮红、恶心、呕吐等症状者,可加指揉内关、丰隆、胃俞等穴。对视觉障碍明显者,可加强抹上下眼眶、指揉眼周穴位、指揉光明穴。

推荐阅读:

  1. 针灸疗法对症治头痛
  2. 头痛不适可揉哑门穴
  3. 减压瑜伽缓解偏头痛
  4. 中医按摩可治疗头痛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zhongyiyangsheng/5421.html
本文标签: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