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

八部位健康刮痧方法

网友投稿 中医养生 2014-09-19

刮痧是目前中医最传统的一种疗法。经常刮痧,可以调整经气,解除疲劳,还可以增加免疫功能。那你知道刮痧的好处以及刮痧的方法吗?中医专家教你8个部位的健康刮痧法,一起和小编来看看吧。

1、刮眼周,能明目

相信大家都做过眼保健操,对其中的几个穴位也非常熟悉。而以刮痧代替手指的按揉,能对穴位形成更有效的刺激。先用刮痧梳点按睛明穴,然后以睛明穴为起点,外眼角为终点,分别从上眼眶和下眼眶两个方向刮拭。能改善眼睛周围的经络气血运行,缓解视疲劳、干涩。

2、刮颈部,活血舒筋

颈肩不适是伏案工作者的“职业病”,刮痧可以活血舒筋,改善局部气血淤滞的状态。主要选择三条路线,即后发际中点向大椎穴,以及后发际两个外角上缘分别向左右肩部方向刮拭。另外,感冒时刮拭这个部位还具有祛风解肌的效果。

3、刮胸骨,宽胸理气

很多人在心情不好或劳累后,会有胸闷气短的感觉,可用刮痧梳的单角自上而下缓慢刮拭下半段胸骨。这个位置上有八会穴中的“气会”膻中穴,刺激这个穴位有宽胸理气的作用。此外,爱打嗝的人也可以经常刮拭这个部位。

4、刮手脚,行气通络

女性经常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中医认为这主要和机体阳气不足,或气血运行不畅有关。建议,先用刮痧板的面刮拭手掌,手掌发热后用刮痧板上的凹槽刮拭手指的四面,从根部到指尖,每个方向刮5至10次,能行气通络。同理可运用于刮拭双脚。

5、刮腹部,能通便

长期便秘不但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还会使机体吸收毒素。可用刮痧板的面在腹部自上而下,从左向右依次刮拭。需要注意的是,如有内脏下垂,应由下向上刮拭。

6、刮胁肋,疏肝解郁

焦虑、抑郁、烦躁,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整个身体机能的紊乱。中医认为,正常的情志活动依赖于气机的调畅,而肝脏能疏通气机,因此能调节情志。由于人体两侧的胁肋主要有肝经分布,刮拭这个区域能疏肝解郁,其中,重点是乳头直线和第六肋间交点的期门穴。刮拭时,动作要慢,寻找并刮拭疼痛或结节的部位。

7、刮脚底,缓解失眠

失眠症患者可以在晚上临睡前刮拭脚底,有助于促进睡眠,缓解头痛。方法是先从脚掌到脚后跟方向全脚底刮拭,刮热后再用刮痧板单角刮拭脚心中央的涌泉穴。

8、刮头部,提神醒脑

头部是全身阳经汇聚的地方。清晨起床后,用刮痧梳刮拭头部,能振奋阳气使人神清气爽。方法是以头顶的百会穴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刮拭,至头皮有热感。如果有疼痛点,可在此点上反复刮拭5至10次。

刮痧减肥 常用部位

刮痧减肥胸腹部主要刮膻中、中脘、关元穴。刮痧由上而下。背部主要刮肾俞穴。小腿部主要刮三阴交、丰隆穴。此类减肥穴定位如下:

(1)中皖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2)关元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3)膻中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膻中穴位于人体胸部,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

(4)三阴交取穴时,患者迎正坐或仰卧。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上缘三指宽,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

(5)肾俞取穴时,通常采用俯卧肾俞穴位于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6)丰隆五指并拢,小指末节按足外踝最高处(右手按右脚,左手按左脚),一直沿膝盖方向移动,大拇指触到腓骨(鼓起来部分)下,小指尖的位置就是丰隆穴。“丰隆”穴有减少和抑制空腹感的作用。所以,通过对这一穴位的刺激,可以轻松地达到节食的效果。

总结:刮痧好处很多,除了上处所说的之外还能帮你治疗多种疾病,有助身体健康。

刮痧穴位赶走空调病

夏季天气炎热,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在空调房里,清爽透心凉,但是人们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长时间吹空调会患上“空调病”,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赶走“空调病”呢?下面小编就教教大家,利用刮痧了赶走空调病,一起来看看吧。

从中医理论来说,通常叫做“寒包火”.这种情况下,采用中医疗法,往往事半功倍。可以从风池穴开始,沿着颈椎,慢慢刮痧直至定喘穴、大椎穴,再到迎香穴、太阳穴上轻轻刮几下。一般情况下,患者会当即感到鼻子开始通气,不再阻塞,头部也不再昏昏沉沉,而变得清醒了许多。连续经过几天的治疗,“空调病”将会得到很大的缓解。

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的重要穴位,也是胆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风池为风邪聚集的要塞,故以“风池”命名。风邪在此易化热,又称热府,所以具有疏风解表、平抑肝阳、舒筋通脉的作用。它位于后脑勺下方颈窝的两侧,由颈窝往外约两个拇指的左右。属足胆经经脉的穴道,位于人体的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大概与耳垂齐平。可用双手食指、中指分别按住风池穴,用力按压至稍感酸胀,或刮至有发热感,具有清利头目、通阳散寒的作用。在治疗“空调病”中,起着“生力军”的作用。

定喘穴:由于“空调病”通常伴有咳嗽,所以还要刮刮“定喘穴”.此穴位于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止咳平喘,通宣理肺。对支气管哮喘,百日咳都有一定功效。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下面的凹陷处,为督脉本经穴,又为“诸阳之会”,所以在临床上应用甚广,作用主要是祛风通窍,理气止痛,针对热病,比如发烧,还有就是治疗头痛,颈部疼痛等。艾灸或刮刮大椎穴,能治疗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迎香穴:主要功用是祛风通窍,理气止痛。鼻塞时按揉迎香穴,通常可缓解鼻塞。

太阳穴:在中医经络学上被称为“经外奇穴”,也是最早被各家武术拳谱列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由眉梢到耳朵之间大约三分之一的地方,用手触摸最凹陷处就是太阳穴。能够解除疲劳、振奋精神、止痛醒脑。对缓解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效果较佳。

刮痧主要是通过刮痧板对身体的摩擦,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但仍然需要大家正确使用,掌握好一定的禁忌和原则最好哦!

各刮痧部位保健功效

刮痧健康法是在传统刮痧疗法的基础上的继承发展,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刮痧工具外部构造、表面光洁度等方面更加适合人体各部位刮痧的需要,而且以水牛角为材料的刮痧板更加体现了绿色生态自然之法的特点,而且亦避免了金属类器械所造成的疼痛、易伤皮肤、产生静电等不良反应,亦避免了瓷器类、生物类器械易碎、不易携带等因素,还避免了现代化学用品如塑料制品给人体皮肤可能造成的危害。身体不同刮痧部位,保健功效也不同,下面一起来看看。

1、刮脚底,缓解失眠

失眠症患者可以在晚上临睡前刮拭脚底,有助于促进睡眠,缓解头痛。方法是先从脚掌到脚后跟方向全脚底刮拭,刮热后再用刮痧板单角刮拭脚心中央的涌泉穴。

2、刮头部,提神醒脑

头部是全身阳经汇聚的地方。清晨起床后,用刮痧梳刮拭头部,能振奋阳气使人神清气爽。方法是以头顶的百会穴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刮拭,至头皮有热感。如果有疼痛点,可在此点上反复刮拭5至10次。

3、刮眼周,能明目

相信大家都做过眼保健操,对其中的几个穴位也非常熟悉。而以刮痧代替手指的按揉,能对穴位形成更有效的刺激。先用刮痧梳点按睛明穴,然后以睛明穴为起点,外眼角为终点,分别从上眼眶和下眼眶两个方向刮拭。能改善眼睛周围的经络气血运行,缓解视疲劳、干涩。

4、刮颈部,活血舒筋

颈肩不适是伏案工作者的“职业病”,刮痧可以活血舒筋,改善局部气血淤滞的状态。主要选择三条路线,即后发际中点向大椎穴,以及后发际两个外角上缘分别向左右肩部方向刮拭。另外,感冒时刮拭这个部位还具有祛风解肌的效果。

5、刮胸骨,宽胸理气

很多人在心情不好或劳累后,会有胸闷气短的感觉,可用刮痧梳的单角自上而下缓慢刮拭下半段胸骨。这个位置上有八会穴中的“气会”膻中穴,刺激这个穴位有宽胸理气的作用。此外,爱打嗝的人也可以经常刮拭这个部位。

6、刮胁肋,疏肝解郁

焦虑、抑郁、烦躁,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整个身体机能的紊乱。中医认为,正常的情志活动依赖于气机的调畅,而肝脏能疏通气机,因此能调节情志。由于人体两侧的胁肋主要有肝经分布,刮拭这个区域能疏肝解郁,其中,重点是乳头直线和第六肋间交点的期门穴。刮拭时,动作要慢,寻找并刮拭疼痛或结节的部位。

7、刮手脚,行气通络

女性经常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中医认为这主要和机体阳气不足,或气血运行不畅有关。建议,先用刮痧板的面刮拭手掌,手掌发热后用刮痧板上的凹槽刮拭手指的四面,从根部到指尖,每个方向刮5至10次,能行气通络。同理可运用于刮拭双脚。

8、刮腹部,能通便

长期便秘不但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还会使机体吸收毒素。可用刮痧板的面在腹部自上而下,从左向右依次刮拭。需要注意的是,如有内脏下垂,应由下向上刮拭。

瓷汤勺可以刮痧治病

夏天比较适合刮痧,如果你得了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痉挛等毛病,通过刮痧手法的刺激,有很好的散热、祛瘀、活血、通经络和排毒的作用。“工具可用刮痧板,在医药商店能买到。家里用瓷汤勺也可以。”把工具蘸上淡盐水、甘油、润肤乳、橄榄油或植物精油,就可以开始刮痧了。

1.督脉经穴:头顶百会至尾骨,后背正中线,就是脊柱、脊椎的部位。督脉上的经穴具有缓解脊柱劳损、治疗颈肩腰腿劳损的功效;还能调整植物神经和脏腑功能,调整胃肠功能;更能散热、安神、解暑。

取穴:百会至尾骨。

手法:从上至下刮

2.肩井穴:能治疗颈肩酸痛、头痛。

取穴:脊柱与肩关节连线中点,肩胛骨上方肩部筋肉处,自己左手搭右肩,中指接触的酸痛的区域,左右相同。

手法:从颈部向下外至肩。

3.阿是穴:指阳性反应点,压痛点,这不是固定穴位。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位于病变附近,因人而异。它的取穴以痛为腧,人们常说“有痛便是穴”。按压时有酸、麻、胀、痛、重等感觉,就能确定你的阿是穴在哪里。

取穴:身体上的痛点、结块、硬结。

手法:可以重点刮、点、揉。反复多次,加重力度。

小编提醒:

1.什么人不适合刮痧?

有皮肤病和血液病的人不要刮痧;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刮痧;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积刮痧。

2.每次刮多久?每个穴位几次?

一个部位20下。先轻5下,再重10下,最好再轻5下。一般一次刮后,等痧痕褪了(3—7天不等),才能进行第二次,每个人不一样。

注意事项

1.刮痧时毛孔开张,避免吹风受寒,不要在冷空调、电扇下操作;

2.一小时以内不能洗冷水澡、吃冷饮;

3.酒后不能刮痧,气血平衡容易失控;

4.刮后最好喝一杯温开水,休息、躺一会儿。

解析刮痧的养生效果

刮痧作为中国传统的自然养生方法之一,以中医科技为基础,有着很好的舒张毛细血管,帮助血液加速循环的良好的效果,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改善身体微循环,活血清热,增强人体自身的免疫力,避免外邪的入侵,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

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人通过刮痧来实现养生,刮痧集合了养生保健和预防疾病于一身,可以相当好的增强人体的正气,增强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实现对人体健康的保证的,这些都是相当重要的一些问题。

活血祛瘀 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调整阴阳 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如肠蠕动亢进者,在腹部和背部等处使用刮痧手法可使亢进者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反之,肠蠕动功能减退者,则可促进其蠕动恢复正常。这说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

舒筋通络 肌肉附着点和筋膜、韧带、关节囊等受损伤的软组织,可发出疼痛信号,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使有关组织处于警觉状态,肌肉的收缩、紧张直到痉挛便是这一警觉状态的反映,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肢体活动,从而减轻疼痛,这是人体自然的保护反应。此时,若不及时治疗,或是治疗不彻底,损伤组织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疤痕化,以致不断地发出有害的冲动,加重疼痛、压痛和肌肉收缩紧张,继而又可在周围组织引起继发性疼痛病灶,形成新陈代谢障碍,进一步加重“不通则痛”的病理变化。

信息调整 人体的各个脏器都有其特定的生物信息(各脏器的固有频率及生物电等),当脏器发生病变时有关的生物信息就会发生变化,而脏器生物信息的改变可影响整个系统乃至全身的机能平衡。

通过各种刺激或各种能量传递的形式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产生一定的生物信息,通过信息传递系统输入到有关脏器,对失常的生物信息加以调整,从而起到对病变脏器的调整作用。

这是刮痧治病和保健的依据之一。如用刮法、点法、按法刺激内关穴,输入调整信息,可调整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延长左心室射血时间,使心绞痛患者的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改善冠心病心电图的S-T段和T波,增加冠脉流量和血氧供给等。

刮痧在生活中的运用,往往是以一种养生的形式出现的,以现在传统中医学说为基础,帮助了很多的人们祛除了体内的寒毒,保证了人体的健康,有着很好的活血化瘀,调整阴阳的效果,在生活中,备受人们的喜爱的。效果很好的。

推荐阅读:

  1. 刮痧穴位赶走空调病
  2. 各刮痧部位保健功效
  3. 瓷汤勺可以刮痧治病
  4. 解析刮痧的养生效果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zhongyiyangsheng/6379.html
本文标签:刮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