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

拔罐治病功效多 拔罐后如何从皮肤颜色鉴别体质

网友投稿 中医养生 2014-10-16

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缓解因气血阻滞引起的颈间疼痛和感冒等。由于中医讲究体质的辨证论治,拔罐后观察皮肤的颜色、气味等,可以了解此时身体的状况以及自身体质。那么拔罐后皮肤颜色鉴别?下面就一起来看看。

1、皮肤呈白色:体内温气重

表现:在皮肤颜色的改变上,如出现白色的小水珠,则表明为体内湿气重。有的人体内湿气严重,水湿多而毛孔一时无法全部排出体外,拔罐后会表现为皮肤起小水泡。

方法:体内湿气重,单靠拔罐可能无法全祛除湿气。最好的方法便是让阳光照射。人体内的阳光便是阳气,补充阳气才能让湿气消散。女性可以用艾灸灸关元穴、子宫穴,利用一个灸盒便能将两个穴位同时艾灸。

2、出现黄色物质:体内有病邪

表现:出现黄色的物质,可能说明体内存在其他病邪;黄色的物质又散发着一股恶臭味,通常是皮肤病,如痤疮。

方法:利用莲花针拔罐逐淤法,在皮肤表面用莲花针敲刺后再拔罐,此时会将体内的淤血一同排出体外。

3、皮肤呈黑红色:

感冒引起

表现:拔罐后皮肤呈黑红色,无分泌物,颜色偏红多为“痧”,通常为感冒。

方法:拔罐可排出毒素,另外,还可通过按摩穴位,来缓解感冒症状。

4、皮肤呈偏黑色:劳累劳损所致

表现:颜色偏黑色为淤血阻滞,通常的症状为劳累、劳损。

方法:劳损的部位除了拔罐,更好的方法是通过手法按摩配合中药烫疗,利用热疗活血通络。

拔罐注意事项

在家中拔罐时,需要注意保暖,最好不要在心前区、皮肤细嫩处、皮肤破损处、皮肤瘢痕处、乳头、骨突出处拔罐,且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拔罐的旧痕未消退前,不可再拔罐。为了安全起见,推荐家庭常用真空拔罐,操作简单、调控自如,而且安全性高,不会因操作不当引发烧伤事件。

拔罐后皮肤黑紫色代表什么

  拔罐是一种受大众喜爱的养生方式,大家会发现部分人在拔罐之后,皮肤会有不同的颜色出现,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黑紫色。那么,拔罐后皮肤黑紫色代表什么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拔罐后皮肤黑紫色代表什么

  拔罐是一项中医理疗的方法,拔罐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功效。拔罐后皮肤黑紫色说明体内的湿气重、寒气大,经络瘀堵比较严重,也可能是由于慢性肌肉损伤造成的。拔出黑紫色后就可以散寒、祛瘀。所以不要太担心,这不是一件坏事,身体恢复后,加强锻炼,然后再次拔罐,紫色和黑色皮肤的颜色就会变浅。

  拔罐是指拔火罐,是一种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将罐吸附到患者的皮肤上,使皮下小血管破损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罐印一般是暗红色的,出现黑紫色说明体内湿气、寒气瘀积比较重。一般受寒之后会有瘀,因此寒和瘀通常夹杂一起,此时拔罐出现黑紫色、青紫色较常见。尤其颈肩部疼痛,在颈椎、肩膀上方、两侧肩头、肩胛骨的内缘易感受风寒之邪,容易出现黑紫色。

  以上就是对于拔罐后皮肤黑紫色代表什么的回答。拔罐之后皮肤黑紫色是因为身体受寒或者血瘀,所以大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锻炼身体,注意多休息。希望这篇回答对您有帮助,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拔罐穴位治病八方法 疏通经络背俞穴

任、督二脉透罐法是对传统腹背阴阳配穴法的继承和发展,任脉为阴脉之海,督脉为阳脉之海。在任、督两脉透罐可以通透全身的阴经与阳经,起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对人体五脏六腑均有防病治病的作用。试试中医拔罐养生治病的新方法。

一、增加活力法

取穴:劳宫、涌泉、三阴交、足三里

劳宫穴位于手掌心,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荥穴,回阳九针穴之一,具有振奋阳气,清心泻火,宽胸利气,增加活力的功能,配合涌泉、三阴交、足三里,效果更加明显,经常在此拔罐可使人解除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以面对现代社会快节奏,竞争激烈,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生活。

二、祛除浊气法

取穴:涌泉穴、足三里

涌泉穴位于足心,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包括先天之精及后天之精,又主生长、发育、生殖,是人体的生命之源,肾气充则生长发育正常,精力旺盛,反之则生长发育迟缓,精力不足。肾为主水之脏,肾的生理功能异常则水液代谢出现障碍,人体就会出现湿毒侵袭的现象,湿邪重着粘腻,易趋于下,不易排出,常阻塞经络气血,引发其它各种疾病。涌泉穴经常拔罐可以及时祛除体内的湿毒浊气,疏通肾经,使经络气血通畅,肾脏功能正常,肾气旺盛。配伍足三里更可使人体精力充沛,进而延缓衰老,体质康健。

三、疏通经络法:

①任、督二脉透罐法

任、督二脉透罐法是对传统腹背阴阳配穴法的继承和发展,任脉为阴脉之海,督脉为阳脉之海。在任、督两脉透罐可以通透全身的阴经与阳经,起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对人体五脏六腑均有防病治病的作用。

②背俞穴及华佗夹脊穴

背俞穴及华佗夹脊穴纵贯整个颈背腰部,五脏六腑之经气均在此流通。现代医学证明背俞穴及华佗夹脊穴位于人体脊髓神经根及动、静脉丛附近,在这两处腧穴用走罐之法,可以疏通五脏六腑之经气,调整全身气血经络的协调,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现在背俞穴及华佗夹脊穴走罐已经成为人们最常用的保健方法。尤其对颈椎病,腰椎病更可以收到明显的疗效。

四、培补元气法

取穴:关元、气海、命门、肾俞

关元与气海穴皆为任脉之要穴,气海者元气之海也,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二穴自古以来就是保健强身的要穴。命门,顾名思义为“生命之门户也”,为真气出入之所,肾俞为肾之要穴,经常拔这四个穴位,可以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五、调补精血法

取穴:三阴交、气海、肾俞、心俞

三阴交是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厥阴肝三条阴经的交会穴。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血同源”。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二者相互滋生,精血才能充盈。肝主藏血,可以调节人体流动血量,全身血脉都归心所主,气又为血之帅,故常拔三阴交可调补肝,脾,肾三经的气血,配以肾俞、心俞、气海可使先天之精旺盛,后天气血充足,从而达到健康长寿之目的。

六、预防胃肠道疾病

取穴:足三里、脾俞、胃俞、中脘

足三里是人体极重要的保健穴位,对于脾胃功能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脾俞、胃俞为脾、胃二脏的背俞穴,中脘为胃之募穴,在这几个穴位拔罐可以有效的调节脾胃功能,预防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七、预防心血管疾病

取穴:内关、心俞、肝俞、肾俞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具有宁心安神,宽胸利气的作用。心包乃心之外围,具有保护心脏,代心受邪的作用。心俞为心脏之要穴,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二者都和人体心血管系统有着密切联系,故经常在内关、心俞、肝俞、肾俞上拔罐可以有效的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八、预防呼吸道疾病

取穴:天突、肺俞、风门

呼吸系统疾病多是由于风寒之邪侵袭而致,肺为娇脏,最易受邪。天突位于任脉,与阴维脉交会,现代医学报道刺激天突穴可以明显降低呼吸道阻力;肺俞为肺之要穴,风门为外邪出入之门户,故这三个穴位有着理肺止咳,祛风除邪,调畅气机的作用,经常拔罐能够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青壮年可选拔罐保健

青壮年应是机体发育成熟、筋骨强健、肌庄实实、气血旺盛、精力充沛的时期。

然而,在青壮年人群中有不少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者,男子出现阳痿、早泄、不育、女子出现月经不调、不孕等病证;有些因房事不节,滥耗精髓,或因手淫频繁、生育过多出现气血双亏;有些因工作劳累,思虑过度,营养失调,养生无方,造成肝肾亏损,过早衰老。凡此症状皆可用保健拔罐疗法进行调理和改善。

【穴位选配】

(1)生殖系统保健:肾俞、关元、气海、命门、八麛、、八、秩边;

(2)消化系统保健:神阙、中脘、下脘、脾俞、足三里;

(3)循环系统保健:身柱旭中、曲池、内关、阳陵泉、足三里、二阴交;、

(4)呼吸系统保健:大椎、风门、肺俞、尺泽、孔最;

(5)月经失调保健:归来、血海、三阴交、气海、肝俞、胃俞。

【拔罐方法】单纯拔罐法。根据保健的侧重点,每次选用3~4个穴位。用抽气罐或火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1嗽为l疗程,2个疗程间隔5天。

【主 治】青壮年保健。

拔罐超赞的减肥食谱

拔罐减肥是行之有效的一种减肥方式。但是单纯的只靠拔罐来减肥是不能一直保持减肥效果的,如果在拔罐的同时配合拔罐减肥食谱,会起到不一般的减肥效果哦。下面小编分享拔罐减肥食谱,一起看看吧。

拔罐减肥早餐

推荐无糖豆浆,燕麦片,和鸡蛋。

假如不喜欢无糖豆浆的话,可以喝水,但是千万不要吃主食,什么糯米团子、红豆糕这段时间都不要乱吃。

拔罐减肥午餐

蔬菜、一到二两米饭、肉类一种。

蔬菜必不可少,可以吃些肉,油少一些的都行。假如很想吃烤鸡、烤鸭之类的,那就把外面一层厚厚油脂的皮给撕掉,进食里面的肉吧。

另外,鱼也是不错的选择。不管怎么样,鸡鸭鱼肉,只准选一样进菜盘子。

拔罐减肥晚餐

黄瓜、西红柿,可以生吃,也可以凉拌,但是别放糖凉拌。放少许盐和醋就行了。

拔罐减肥餐实在挺苛刻的,在正餐的时候吃得很少,假如很饿,千万不要忍着,低血糖和胃病都是很要命的,所以可以加餐,比如吃个苹果,黄瓜和番茄也都可以作为加餐的食品。另外,酸奶是最好的选择。

推荐阅读:

  1. 拔罐后皮肤黑紫色代表什么
  2. 拔罐穴位治病八方法 疏通经络背俞穴
  3. 青壮年可选拔罐保健
  4. 拔罐超赞的减肥食谱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zhongyiyangsheng/6833.html
本文标签: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