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

按摩九个穴位少生病

网友投稿 中医养生 2014-10-26

中医的穴位是一种很神奇的保健方法。很多人认为穴位按摩是用来治病的,其实更大的好处在于及时纠正气血经络的不通,达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因为穴位是体表经络气血输注身体外部的特殊位置,通过刺激穴位,能起到调整体内气血运行的目的。那么穴位按摩的好处有哪些呢?按摩哪些穴位可以少生病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

穴位按摩的好处

1、促进细胞代谢,活化细胞,然后加快细胞内废料和有害物质渗出。

2、均衡内排泄系统。

3、促进血液轮回,改善微轮回形态。

4、促进炎症衰退,消弭炎症肿胀和痛苦。

5、双向调理血压,尤其能使高血压降低。

6、进步红细胞的携氧才能,降低血液粘度。

7、加强和改善人体免疫功用,进步人体对疾病的抵当才能。

8、有抗衰老效果,肃清体内积压的自在基。

9、改善血脂代谢,有降低胆固醇效果。

10、消炎萎靡、促进体力恢复。

11、冷静效果,消炎失眠和神经严重。

九个可用于急救的穴位

休克:刺激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具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当遇到中风、中暑、中毒、过敏的病人突然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情况时,可用大拇指尖按压其人中穴,往往能够起到急救的作用。

降血压:因生气、暴怒、激动、劳累等原因导致血压急剧上升,这对患者生命有极大的威胁。此时按压劳宫穴(位于手掌心,握拳屈指的中指尖处),可使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呃逆:呃逆时,可用拇指和食指紧压少商穴(位于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至有酸痛感为宜,持续半分钟到1分钟,呃逆就会停止。

呕吐:呕吐时,可用中指压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处)来止呕,应压至有酸胀感为宜,约1分钟即止呕吐。

头痛:头痛发作时,可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头部双侧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1寸凹陷处),压至有胀痛感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分钟,头痛便可减轻。

胃痛:胃痛时,用双手拇指按揉双腿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1横指处),待有酸麻胀感后坚持3~5分钟,胃痛便可明显减轻。

心绞痛:心绞痛发作时常常伴有胸部压迫感、窒息感等。此时可按压至阳穴(位于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处),一般按压3~6分钟,心绞痛即可得到有效缓解。

胆绞痛:胆囊炎、胆结石发作时,右上腹可发生剧烈绞痛。这时可用大拇指持续按摩右小腿的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处)2分钟,即可获得良好的止痛效果。

肾绞痛:肾绞痛发作时,可用大拇指按揉三阴交穴(位于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反复按摩3~5分钟,肾绞痛便可得到缓解。

防治感冒按摩四穴位 教你四个穴位按摩步骤

现在正值冬春交际时节,很容易出现各种呼吸道疾病,如感冒就是常见的一种,日常防治感冒可以在饮食下手,除了饮食之外,自我按摩特定穴位,可激发身体内的免疫功能,减少感冒的发生或减轻感冒的症状,下面就一起来看看防治感冒按摩哪些穴位。

第一步,点揉风池穴

按摩手法:风池穴位于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两手拇指点住风池穴,用指头用力揉动数十次。

作用:能起到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热感冒。

第二步,揉大椎穴

按摩手法:该穴在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按住大椎穴,揉动100至200次。

作用:可起到预防和治疗感冒的作用,特别适合治疗感冒后高热不退。

第三步,拿肩井穴

按摩手法:肩井穴在颈到肩端的中部,肌肉较丰富的地方。两手拇、食、中三指分别拿对侧的肩井穴。拇指在前,食、中指在后,提拿10次即可。

作用:能起到疏风散寒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寒感冒。

第四步,点揉足三里穴

按摩手法:小腿外侧上端有一个凸起的骨头名叫腓骨小头,在这个骨头凸起的前下方约三个手指宽处即是足三里穴。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点住同侧足三里穴,慢慢揉动数十次。再用另一只手点揉另一侧的足三里穴。

作用:足三里是“强壮穴”,有疏风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可调节肌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手脚冰凉怎么办 穴位按摩法轻松缓解

现在很多的人都开始感觉冷了,天气转凉了,我们知道生活中很多的人天生就怕冷,冷是很难受的,但是到冬天是会冻手的,穴位按摩的方法也是会改变现状的,穴位按摩缓解手脚冰凉烦恼。

按揉气冲穴:气冲穴位于大腿根里侧,此穴下边有一根动脉。先按揉气冲穴,后按揉动脉,一松一按,交替进行,一直按揉到腿脚有热气下流的感觉为佳。

揉搓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脚心部,用手掌快速揉搓,直到有热感为佳,每天早晚揉搓涌泉穴100下,接着揉搓各脚趾100下。中医学认为,人体诸多经脉都汇集于足底,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都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刺激涌泉穴,有益于补肾壮阳、强筋壮骨。坚持揉搓此穴会促使手脚冰凉症状减轻。

揉搓劳宫穴:劳宫穴位于手心部。一手握拳,揉搓另一只手的手心部,直到感到手心微热,再换另一只手,交替进行

按揉、拍打肾俞穴:肾俞穴位于两边腰眼,轻轻用力,两边各拍打100余次。

中医提醒:刺激涌泉穴,有益于补肾壮阳、强筋壮骨;另外,人体诸多经脉都汇集于足底,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都有密切关系,坚持揉搓此穴会促使脚冷症状减轻。

缓解手脚冰凉最简单有效的缓冲办法莫过于快速地搓搓手、跺跺脚了。因为快速的手足运动可以加快气血的运行,使手足筋脉伸展,气血滋润,就变得温暖了。

搓手的做法就是双手抱拳,双手从虎口接合,双手捏紧,再移动双手转动,双手各部分充分互相摩擦。搓手的时间可长可短,只要两只手闲下来就可以这样。跺脚也不能想跺就跺,一般建议先小跑或快走一段距离再跺脚,动作幅度不要太大,两只脚前端和后跟分别相互轻轻磕碰,中间再小跑或快走一段距离,相信这个时候你的双脚就已经感到热乎了。

中医穴位按摩祛痘法

痘痘是很多青春期朋友的烦恼,但是有些人已经过了青春期还是会受到痘痘的困扰,痘痘是最常见的肌肤问题之一,祛痘是大家最关心的一个话题。祛痘的偏方用了不少,但是效果也是不是太理想,下面中医就为大家介绍按摩祛痘法,一起来学学吧!

祛痘按摩方法:

用大拇指或按摩棒,按住穴道后循顺时针方向,往下施力揉按,由轻到重,可反覆多次。各穴道每次最少揉按20圈、每天3回,即可帮助缓解。

1、额头痘

集中额头,且呈现细密点点型的小痘痘,原因与运动量少,心肺功能不足等有关,要养成温和的运动习惯,避免烟酒。按摩穴道可增加免疫功能、清热润燥,并改善肌肤出油长痘。

(1)曲池穴

手肘弯曲,位于肘关节外侧出现的横纹顶端,手指按压会有酸麻感。

(2)鱼际穴

4指向内弯曲,大拇指根部有块肌肉明显突起,穴位在突起肌肉的中间。

2、眉心痘

长在眉心的痘痘通常很大颗,与心脏活动力减弱有关,例如作息不规律、日夜颠倒、用脑过度、长期熬夜、心事烦躁等,最好晚上10点前就寝,12点前睡着,让肝脏获得休息;按摩穴道能调心气、改善心神不宁,也能帮助入眠。

(1)少府穴

无名指与小指往下延伸线的交点,掌骨之间的凹陷处。

(2)后溪穴

手握拳,位于小指外侧,掌指关节后的横纹尽头处。

3、鼻翼痘

长在鼻子周围的痘痘,通常有心情郁闷、坐立不安现象,也反映了肝胆问题,如消化不良、便秘或是胃胀气。按穴能帮助排便与放松,也应避免吃生冷或辛辣的食物。

(1)光明穴

足外踝骨往上约7指幅处。

(2)蠡沟穴(蠡,音读离)

内踝往上约7指幅处。

4、鼻头痘

这类型的人为脾经失常,通常也有面色苍白、泛黄或气色暗沉等现象,与体内消化酵素分泌不正常有关,也容易出现胃溃疡。按穴可调整荷尔蒙,增加气血循环。

(1)三阴交穴

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骨往上约4指横幅处。

(2)巨豂穴(豂,音读疗)

鼻孔往外水平延伸一线,与瞳孔往下垂直延伸线的交点,两边各有一穴。

5、唇边痘

与消化机能不佳有关,导致代谢慢、容易疲劳,长期便秘或吃太多辛辣的油炸食物,也会使痘痘加剧。建议饮食尽量清淡,可做腹部按摩或补充植物纤维,改善宿便。

(1)迎香穴

鼻翼往外水平延伸,与法令纹交点,两边各有一穴。

(2)承浆穴

下唇下方的凹陷处。

中医按摩穴位祛痘方法操作简单、效果好。你要是正在被痘痘困扰,不妨试试中医按摩祛痘法!

穴位按摩养生助消化

中医认为,常进行穴位按摩,可起到健胃消食、化积滞等胃部养生作用。妨按摩具有健胃消食作用的养生穴位,既绿色又不花钱,何乐而不为呢?

胃口不好的人分别对这几个穴位进行按摩,每天做一两次,坚持下来,胃口就会慢慢变好。如果消化不良的问题特别严重,出现了胃部疼痛、 呕吐、腹泻等问题,可以找针灸大夫帮你在这几个穴位上扎针,效果立竿见影。下面我们分别看看这几大穴位的养生功效。

足三里穴

脾胃是后天之本,足三里就是人体里的一株灵芝仙草,用好它,几乎包治百病。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对消化系统有双向良性调节的作用,比如腹泻了按摩它可以止泻,便秘了按摩它可以通便。我们中医里有句话叫“肚腹三里留”,大致意思就是胃肠消化方面的问题,用足三里里就能治好。养胃护胃,扎针的方法效果好,按摩、刮痧等其他方法效果也一样。

四缝穴

四缝是经外奇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用穴。四缝原本被医家用来治疗小儿消化问题,后来证实,成人使用四缝效果也非常好。所以今后只要你遇到消化不良的问题,就可以找四缝解决,按摩就行,最好是用大拇指用力掐按,效果很神奇。

下脘穴

下脘在腹部,离脾胃很近。我们中医里有个选穴原则,叫“临近选穴”,就是在病患部位的周围和附近选穴,这有点儿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意思。这种选穴方法,实践证明,效果很好。下脘和内庭相配,可以清胃泻火,消食化积。

用上面这几个穴位再加上上巨虚、下巨虚和委中,治疗泄泻效果很好。上巨虚属于大肠经,下巨虚属于小肠经,两个穴位合用,止泻功能很好。委中是治疗腹泻的特效穴位。腹泻的时候只按摩上巨虚、下巨虚和委中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推荐阅读:

  1. 防治感冒按摩四穴位 教你四个穴位按摩步骤
  2. 手脚冰凉怎么办 穴位按摩法轻松缓解
  3. 中医穴位按摩祛痘法
  4. 穴位按摩养生助消化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zhongyiyangsheng/6942.html
本文标签:穴位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