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疗养生

小寒吃什么养生 八款养生汤御寒滋补

网友投稿 食疗养生 2015-01-06

小寒吃什么养生?今日是小寒节气,小寒节气到来,预示最寒冷的时候到了,这个时候要注意保暖御寒,养生要多喝滋补汤,那么小寒节气养生喝什么汤呢?小寒养生汤以温补为主,今天小编为您介绍小寒节气养生喝什么汤,这八道汤品不要错过哦!

1、山药羊肉汤

材料:羊肉500克,淮山50克,葱白30克,姜15克,胡椒粉6克,黄酒20克,精盐3克,味精适量。

做法:将羊肉去筋膜,洗净,略划几刀,再入沸水中焯去血水;将葱、姜洗净,葱切成段,姜拍破;淮山洗净,将羊肉、淮山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先用大火浇沸后,撇去浮沫,放入葱白、生姜、胡椒粉、黄酒,转用小火炖至羊肉酥烂,捞出羊肉晾凉。将羊肉切成片,装入碗内,再将原汤除去葱、姜,加精盐、味精,搅匀,连淮山一起放入羊肉碗内即成。

功效:山药具有三脏同补的功效,羊肉本身具有良好的温补作用,又能够去寒气,所以是虚寒证的通补方。

2、竹荪煲鸡汤

材料:竹荪6根、柴鸡半只、大葱4段、老姜4片、小菜心6棵、胡萝卜半根、盐10克。

做法:柴鸡洗净斩成块。竹荪用冷水浸泡10分钟。鸡块放入开水中焯一下。将鸡块放入砂锅中,倒入清水,放入大葱、姜片,待汤沸腾后,转小火煲1小时。竹荪切去头和尾部的网,放入温水中焯烫20秒钟。捞出后,用冷水洗净,放入锅中继续煲30分钟。放入小菜心、胡萝卜片,煮2分钟后关火,放盐调味。

功效:竹荪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具有益气补脑、宁神健体的功效;竹荪还能够保护肝脏,减少腹壁脂肪的积存,有俗称“刮油”的作用,鸡汤有预防感冒的功效,多喝可以提高免疫力。

3、杜仲栗子猪腰汤

杜仲20克,栗子300克,猪腰2个,猪瘦肉160克,陈皮10克,精盐少许。

做法:拣选新鲜猪腰2个,分别对半剖开成2片,起去白筋,浸于清水中1小时左右,并不断换水,务求除去猪腰的异味,备用。栗子去壳,去衣,取肉,备用。杜仲、陈皮和猪瘦肉分别用清水洗干净,备用。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沸,然后放入以上全部原料,候水再沸起,改用中火继续煲3小时左右,加入少许精盐调味,即可以饮用。

功效:此汤有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强壮腰脚的作用。

4、栗子乌鸡汤

材料:乌鸡1只、栗子155克、莲子50克、枸杞25克、红枣80克、姜25克。

做法:栗子去壳后,煮一锅沸水,将栗子放入煮约30秒后即刻捞出。沸水烫过的栗子皮轻轻一褪即可轻松褪出。莲子、枸杞、红枣洗净备用。姜洗净去皮后拍扁备用。乌鸡剁块后洗净,用沸水焯去血水后捞出。将鸡装入电砂锅中,放入莲子、枸杞、栗子(红枣先不放),倒入纯净水(以淹没鸡身为准)。插上电后开大火状态,煲煮1.5小时。1.5小时后才加入红枣,继续再煲30分钟即可。

功效:中医认为栗子能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和乌鸡一起煲汤对养胃健脾、补肾强筋、干眼、营养不良、食欲不振者、皮肤粗糙等均有不错的食疗功效哦。

5、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黄酒、食盐等调味品各适量。

做法:当归洗净,用清水浸软,切片备用。生姜洗净,切片备用。羊肉剔去筋膜,放入开水锅中略烫,除去血水后捞出,切片备用。当归、生姜、羊肉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黄酒,旺火烧沸后撇去浮沫,再改用小火炖至羊肉熟烂即可加入食盐等调味品食用。

功效:有温中补血、祛寒强身的作用,适用于神疲乏力、面色苍白、畏寒怕冷的人群。

6、牛尾山药金针菇汤

材料:山药、枸杞子、金针菇、牛尾。

做法:牛尾先切断焯水,去除浮沫,然后重新加水,加入生姜,桂皮,大料,葱段,大火煲沸后,改文火煲半个小时后加入山药,继续炖煮半个小时,然后加入焯过水的金针菇,洗净的枸杞子,约10分钟观火,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功效:牛尾对女性来讲是非常好的补气、养血的食物,同时还具有强筋骨,健体态的作用。味道也可以说是牛肉中最好的。金针菇有利于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对胃肠不好、血脂高,肥胖者非常适合。

7、西红柿牛腩汤

材料:牛腩400g,西红柿2个,土豆、精盐、生姜、香叶、桂皮适量。

做法:将牛腩洗净切成麻将块大小的肉丁;将姜片、桂皮、香叶放入锅中凉水,再加入切好的牛腩,大火煮开后,烧煮30分钟;将土豆去皮切大块放入砂锅中,再把牛肉丁从炒锅中捞出放入砂锅;放入1/2份西红柿块,土豆块添入足够的清水。大火煮开,小火煮50分钟后放入另1/2的西红柿,少许精盐,再煮30分钟即可。

功效: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动物蛋白,营养全面,老幼适宜。

8、香菇枸杞鸽子汤

材料:鸽子1只(老)、干香菇10个(偏小)、枸杞20颗。

做法:将鸽子清洗干净,冷水入沙锅,放入点葱姜和料酒,大火烧开,撇掉浮末,加入浸泡软洗干净的干香菇,小火顿3个小时,或者入高压锅压50分钟;鸽子炖酥后加入枸杞,调入盐。准备出锅即可。

功效:鸽肉易于消化,具有滋补益气、祛风解毒的功能,对病后体弱、血虚闭经、头晕神疲、记亿衰退有很好的补益治疗作用。

小寒节气养生全攻略 小寒节气养生应该做什么

小寒节气如何养生?马上就要进入寒冷的节气了,你准备好应对了吗?许多人也在这个时期生病,该怎么处理呢?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介绍。让我们度过舒适安全的寒冷节气

1.禁止吃冷辣

胃就像纤细的小姐,非常贵,稍微不小心就容易引起不满。冬季天气本身就比较寒冷,一些生冷食物的寒性更大。此时吃的话容易直接刺激胃,收缩异常,轻的话食欲不振,重的话呕吐,抵抗力下降等。同样,辛辣食物也有很强的刺激性,大量食用容易引起急性胃炎。

2.规律饮食健康

现代人,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忙得忘记吃饭,饿得吃不下饭。从长远来看,这是对胃的最大刺激。特别是在冬天,胃本身容易发病,不能吃饭的话,胃酸分泌异常,容易加重胃的负担。因此,每天定期吃饭是保护胃的最佳措施。如果不能一天三顿正点进食的话,可以改为一天5-6次,分次进食,一次少量,只要是每天有规律的即可。这样不仅可以保护我们的肠,还不会耽误其他事情。

3.胃战不吃不吃硬

胃病的朋友都知道胃敏感的时候,吃大鱼肉等硬菜会感到不舒服。的确,正因为如此,为了保护胃肠,我们必须采取软兵政策。粥、乌冬面、热牛奶等是个好选择。当然,除此之外,在饮食制作过程中,为了减少胃粘膜的刺激,还应尽量选择蒸、煮、炖、炖等烹饪方法。

4.食物的选择很讲究

为了保护自己的胃肠,冬天胃冷的人很多,所以应该适当选择暖胃的食物。胃酸引起胃不适的情况下,不要吃玉米面、韭菜、马铃薯、豆类等。这些食物容易引起胃的膨胀痛,同时要禁食浓缩肉汤和酸性食物,如乳类、淀粉等,控制盐的食用量,减少胃酸分泌时,饮食调整正好相反。

5.运动保温双手抓住

身体健康离不开定期运动,良好的身体可以抵抗疾病的袭击,冬天胃肠不会受到太多伤害。同样,胃的保温很重要,温度过低的话腹部会变冷,胃肠会变得不舒服。因此,这个季节不要选择太短的衣服。

当然,以上所说的是基本的维护方法,最重要的是大家必须坚持。胃肠的调整和保护不是一天的成果。同时,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感情、心情密切相关。因此,在养胃保护胃的同时,大家要保持愉快稳定的心情。避免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注意劳动和休息的结合,防止过度疲劳和胃病康复。

冬藏:养肾防寒

冬天万物收藏,养生应适应自然界收藏的势头,收藏阴精,收集精气,润湿五脏。冬季,肾功能强,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变化。冬季养生重要的是养肾防寒。小寒又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肾功能强,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变化。冬季养生重要的是养肾防寒。

特别注意:

养肾须知:你是阴虚还是阳虚

从年龄来看,中青年多为肾阴虚,中老年多为肾阳虚,我们通常用自辨别法确认体质:

辨别舌相:阴虚者、舌红、舌瘦、苔少、苔薄阳虚者、舌嫩、舌胖、舌苔白、舌苔厚。

辨精神:阴虚者,燥热不安,易发火;阳虚者,畏寒肢冷,气短懒语,抑郁不欢,疲惫,爱哭。

辨寒热:阴虚者,怕热,出热汗,手心烦热;阳虚者,怕冷,出凉汗,手脚发凉。

阴虚阳虚进补原则:

肾阴虚可多吃黑木耳、黑芝麻、小核桃、山药、干贝、栗子等食物,忌吃或少吃芦荟、荸荠、柿子、生萝卜、洋葱、辣椒、酱、白酒及香烟等。

肾阳虚应多吃生姜、辣椒、葱等甘温益气之品。忌吃性寒生冷之物,如冷饮、生冷的瓜果等。

进补:多食高蛋白食物

冬季,尤其是小寒节气后,很多人习惯此时进补。进补无可厚非,但是不能毫无章法地乱补,合理进补才能及时补充气血、防寒保暖,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另外,人们的补充以食物补充为主,以温暖补充为宜,请多吃韭菜、枣、羊肉、猪肝、鸡肉等温暖的食物。

特别注意:

1.多吃牛羊肉、鸡肉、鱼、豆制品等高蛋白质食品,可以有效预防寒冷。

2.冬天吃火锅,是很多人采取的进补方式。吃火锅也应适量,一个月两三次为宜。涮火锅时很容易涮一些含草酸过多的食材如菠菜等,一旦草酸进入人体内,就会加重高血压、痛风症的发病几率。因此,这类人群应慎食。

3.除了食补之外,糖尿病人、冠心病人、身体虚弱的人群,由于本身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素不能满足身体所需,此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补。

4.阳热体质的人,不宜多吃辛辣、热性、油腻的食物。

锻炼:阳光下运动为宜

民间有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的说法,冬季尤其是小寒后天气寒冷的时节,最为重要的还是加强体育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户外活动,能强身健体、增强身体御寒能力。同时,不同的人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也要注意适当的方法。在这个寒冷的日子里,早上的慢跑、跳绳、踢羽毛等户外运动很好。精神上安静,乐观,不为琐事工作,心情平静,增加乐趣。在这个节气中,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的人病情恶化,患中风的人增加。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保温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跳绳是一种经济、轻便、有用的健身行为。持续跳绳半小时所耗损的热量,与游泳大抵相通,很相宜在冬季进行。

跳绳时,请注意跳绳时,先把绳子放在脚后跟,从后向前跳,脚底落地后,改为上下跳。跳绳要保持膝盖弯曲,放松臀部,每次掉下来,节拍稳定同等。跳绳前后当场踏步,伸展全身肌肉,有助于跳绳前热身,跳跃后冷却。每天跳2~3次,每次10~15分钟。

教你小寒节气养生常识 阴虚阳虚的人如何补充

小寒节气阴虚阳虚如何补充?中医讲究天人合一,特别重视适应自然,适应气候食疗成为食疗的关键。在传统的农历中,一年分为四季,四季分为二十四节气,每节气又分为三个等级,所以一年由七十二个等级构成。每个时候都有相应细致的饮食指导。寒冷,十二月的节日。冷气长时间变冷,这时虽然很冷,但还没有变冷到极点,所以被称为小寒。寒冷之后,天气开始进入最寒冷的季节,中国东北和内蒙古北部进入寒冷的时期。小寒在三九左右,是一年中比较寒冷的时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小,云,月半大。

寒冷时,北斗柄指向龟,太阳黄经285度,时值公历1月5日左右。

小寒的三候为:始候雁北乡;次候鹊始巢;末候雉始鸲。即小寒之后,阳气已动,大雁开始向北迁移。五天后,喜鹊感到阳光充足,开始在乔木上筑巢。再过五天,雉就会在接近四九时感到阳气的成长而叫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雁北乡、乡、导游的意思,雁是二阳候鸟,雁避热回来,今天在乡北飞。鹊起巢、鹊、喜鹊、冬至天元之初、后二阳,已经得到明年的节气,鹊起巢。雉的开始,雉,阳鸟,雌雄同鸣,感到阳光后有声音。

小寒正处在三九隆冬时期,俗话说三九、四九冰上走,说明天气非常寒冷,冰天雪地,寒风刺骨。此时正是心脑血管疾病、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胃肠痉挛、慢性肾炎、尿毒症等疾病的高发期。因此,小寒期间要注意防寒保温,养阳养肾,确保健康。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明年无病。寒冷尤其要补充食物。

阳虚人的饮食补充:阳虚人应该吃具有温阳散寒作用的食品和热量高、营养丰富的食品,如狗肉、狗鞭、羊肉、羊骨、鞭、鹿肉、獐肉、雀肉、海马、虾、肉苁蓉、生姜、生姜、葱、青椒、胡椒、茴香、茴香、丁香、韭菜、淡菜、白酒、豆蔻、锁阳、黄芪、人参、冬虫夏草、紫河车、桂圆、荔枝等。

阳虚之人忌食性寒生冷之物,忌食各种生冷瓜果、冷饮。如鸭肉、鸭血、鸭蛋、兔肉、蚬肉、蚌肉、螺蛳、田螺、螃蟹、甲鱼、香蕉、柚子、柑、柿子、柿饼、无花果、地瓜、菜瓜、冬瓜、生藕、生萝卜、丝瓜、紫菜、地耳、草菇、金针菇、落葵、莼菜、发菜、莙荙菜、罗汉果、菊花脑、荸荠、菊花、槐花、金银花、薄荷、牛奶、酸奶、阿胶等。

阴虚之人的食补:阴虚之人应食用甘凉滋阴、生津养阴、富含蛋白质的清补类食物,以及含纤维素和维生素较高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糯米、西米、芝麻、猪肉、鸭肉、蚌肉、蛙肉、蚬肉、牡蛎肉、蹄筋、龟肉、鲛鱼、乌贼鱼、梨、橘子、柑、橙子、柚子、甘蔗、葡萄、草莓、香蕉、枸杞子、无花果、酸梅汤、蜂蜜、蜂王浆、各种奶类、鸡蛋、菠菜、青菜、淡菜、黄花菜、蘑菇、草菇、平菇、绿豆芽、山药、番茄、木耳、燕窝、水煮花生、豆浆、百合、白芍、地黄、阿胶、干贝、何首乌、海参、西洋参、南北沙参等。

阴虚之人忌食辛辣刺激、温热燥香、煎炸炒爆、性热上火类食物和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如狗肉、羊肉、雀肉、海马、锅巴、炒瓜子、炒花生、炒黄豆、佛手柑、芥菜、胡椒、花椒、辣椒、姜、蒜、砂仁、豆蔻、茴香、丁香、肉桂、薄荷、锁阳、红参及烟、酒等。

小寒大寒是几月份的节气 小寒有哪些习俗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85°,每年公历1月5-7日交节,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丑,太阳黄经达300°,每年公历1月20—21日交节。大寒也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

  小寒有哪些习俗

  1、冰戏

  我国北方各省,人冬之后天气比较寒冷。有时候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马拉,或由狗牵,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推动前行。

  2、腊祭

  “小寒”是腊月的节气,由于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腊的木义是“接”,取新旧交接之意。

  3、吃腊八粥

  小寒节气中另有一项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

  4、吃黄芽菜

  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是天津特产,用芽制作而成。

  5、吃糯米饭

  广东民谚“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民间传统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

  6、准备年货

  小寒的时候很多地方年味渐浓,家家户户已经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等等,陆续为春节作准备。

  大寒有哪些习俗

  1、喝粥

  即俗话说的“喝腊八粥”,腊月逢八日喝粥风俗由来已久,这种粥由米、豆、枣、莲、花生、枸杞、栗子、果仁、桂圆、葡萄干、核桃仁等放一起熬制而成。

  2、纵饮

  指放开宴乐,纵情喝酒。东汉蔡邕《独断》称:“腊者,岁终大祭,纵吏人宴饮也”。

  3、做牙

  做牙亦称“做牙祭”,原本是祭祀土地公公的仪式,俗称的美餐一顿为“打牙祭”即由此而来。做牙有“头牙”和“尾牙”的讲究。

  4、除尘

  又称“除陈”、“打尘”,就是大扫除:“家家刷墙,扫除不祥”,把穷运扫除掉;反之,“腊月不除尘,来年招瘟神。”

  5、糊窗

  就是用新纸裱糊窗户,“糊窗户,换吉祥。”为了美观,有的人家会剪一些吉祥图案贴在窗户上,故又称“贴窗花”

  6、赶婚

  古人认为腊月底诸神上天汇报一年工作情况”去了,这时的人间百无禁忌,赶在这时婚娶不用挑日子,又是农闲,所以旧时民间景象是“岁晏乡村嫁娶忙”。

小寒吃什么 小寒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

  小寒主要吃菜饭、糯米饭、八宝粥、黄芽菜、涮羊肉、糖炒栗子、温补鸡汤等。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到了小寒老南京讲究吃菜饭,其来源估计与天冷进补有关系。所谓菜饭就是青菜和米饭一起翻炒,加入咸肉、香肠、火腿、板鸭丁。其中矮脚黄、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极具南京特色。

  小寒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

  1、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糯米饭寓意温暖,从年头到年尾都暖乎乎。

  2、温补鸡汤

  老南京还有逢“九”吃一只鸡、每天一个鸡蛋的进补习惯,所以小寒这天市民的餐桌上也少不了鸡汤和鸡蛋。补气补血的进补佳品,钙质也多。

  3、腊八粥

  小寒节气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腊八在小寒节气前后,在这个时候吃一餐内容如此丰富的热粥,既能刺激食欲,又可以增加机体热量,起到暖胃消寒的作用。

  4、菜饭

  小寒节气,老南京讲究吃菜饭,其来源估计与天冷进补有关系。

  5、羊肉

  羊肉是温热食物中性价比最高的,如果用羊肉加点当归、山药、胡萝卜一起煮,加上大葱和生姜调味,建议每周吃一次,不但不会上火,还可以暖暖地过个冬天。

  小寒节气的注意事项

  1、注重食补

  气温较低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尽量选择温热食物,为身体补充营养和能量,体质虚弱的人还可以适当食用红肉这样的高脂食物。

  2、适当药补

  适当进行药补,可以防御冷气的侵袭。人参、阿胶、冬虫夏草、首乌、枸杞、当归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3、起居保暖

  冬季睡眠的保证,对维持身体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小寒时节更是如此,要做到避寒就应尽早入睡。

  4、出行防滑

  关节在冬季僵硬了许多,加上厚重的衣物,使得行动十分不便。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时常大雪纷飞,路面变滑,外出时很容易摔倒受伤。

  5、减少运动损伤

  寒冷的天气中,关节和肌肉受伤的几率增大,因此在运动前进行充分热身十分重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拉伤。

推荐阅读:

  1. 小寒节气养生全攻略 小寒节气养生应该做什么
  2. 教你小寒节气养生常识 阴虚阳虚的人如何补充
  3. 小寒大寒是几月份的节气 小寒有哪些习俗
  4. 小寒吃什么 小寒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
  5. 小寒节气如何预防感冒 如何在小寒节气预防流感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shiliaoyangsheng/29123.html
本文标签:小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