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季养生

立秋养生吃什么好 饮食以防燥滋阴润肺为主

网友投稿 四季养生 2014-08-06

立秋养生吃什么好?立秋节气到来预示秋天的到来,这个时候天气渐渐转凉,天气变得干燥,这个时节就要注意润燥养肺了,饮食原则应以防燥护阴、滋阴润肺为原则,最好远离那些辛辣、燥热的食物,适当多吃一些酸味的食物。此外,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以防止燥邪 伤害人体的阴液。如梨、番茄、蜂蜜以及乳品等都是最好的养阴食物,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立秋节气吃什么最好。

立秋4种常见养生食材

银耳

银耳以其色白如银,形如人耳故名,又名白木耳、白耳子、雪耳等。银耳一般制成干品,以干燥、白色微黄、朵大体轻、有光泽、胶质厚者为佳品。”银耳能滋阴清热,润肺止咳,养胃生津,益气和血,补肾强心,健脑提神,恢复疲劳等功效。具有滋润而不腻滞的药用特点。

红小豆

红豆具有很高的药用和良好的保健作用,红豆药用可以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可治疗小便不利、脾虚水肿、脚气病等。秋天吃红豆可以养生,这是因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气温通常较高,空气湿度也较大。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进补需先调理脾胃,调理脾胃须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而红小豆正好有上述功效,可使体内的湿热之邪及时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同时红小豆还具有很好的补血作用,可以为秋冬进补奠定基础。

胡萝卜

胡萝卜既能补脾健胃,又能养肝明目。胡萝卜中含有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是脂溶性物质,在油脂的作用下才能被人体吸收,所以胡萝卜最好与肉炒或者炖着吃。

糙米

我们平常吃的雪白柔软的米饭叫做精白米,它是在加工过程中经过精磨、去掉大米外层部分得到的产品。大米虽然洁白细腻,但你也许不知道,经过精加工的大米,在碾制过程中胚芽以及谷子釉质部分和谷糠一起被磨掉了,糙米保留的营养更加全面,维生素保留较多。

两种煲汤料教你好“养阴”

玉竹

玉竹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玉竹的根茎含有铃兰甙、铃兰苦甙、糖类、黏液质、维生素A类物质,能改善心肌缺血的异常心电图,可使心搏加强。中医认为玉竹性平、味甘,功能养阴润肺、益胃生津,适用于肺阴不足,燥热咳嗽,干咳少痰;胃阴不足,舌干口渴;亦用于糖尿病的消谷善饥,冠心病心悸胸闷等。

山萸肉

山萸肉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果实含有维生素A、山茱萸甙、皂甙、鞣质等,有利尿和降压作用,对化疗引起的细胞数目降低,有提高作用,若与枸杞子、熟地等滋补肾阴药物一起同食物相配,可做成滋补肾阳的药膳,对治疗高血压、神经衰弱、性功能减退都有较好的疗效。中医主为,其性平、味甘、酸,功能养肝肾,敛阴止汗救脱,为滋补肾阴的重要,主要用于肝肾阴虚征,适用于肝肾两虚所致的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小便频数,虚汗不止等症。

应时应季“水生植物”

说起“水生植物”我们可能最早想到的是:藕、马蹄、菱角、芡实等秋季非常应节的蔬食,它们性味平和,大多具有滋阴养阴的效果。藕是常见的食材,无论天南海北任何地方的菜场基本都可以买到,对于中医而言鲜藕是非常好的养阴食材。但是藕并不是怎么吃都养阴,对于大多数食材来说,生的和熟的差别很大。生藕可以发挥藕性味寒凉的特性,是养阴的佳品,如果你上火了,或者容易长痘,都可以榨一些生藕的藕汁来喝,它可以迅速帮助身体凉血止血,阴虚内热的现象也可以得到纠正,除了藕汁凉拌藕或者炝拌藕也是不错的选择。而一旦将藕加热成熟,比如煲藕汤、蒸藕,藕的性味就变了,养胃健脾增进食欲就成了它的主要功能。

立秋美食趣谈

银耳玉竹羹

此羹可以帮助身体在立秋这天获得更好的补阴效果,味道也不错,和普通的甜品有些类似,吃起来简单方便,制作起来也很容易。原料有玉竹3根、银耳 2个、白果7颗、黑枣8颗、冰糖适量。立秋这天用一只大碗将以上的原料依次码入碗中,注意白果的芯应该拿掉,因为白果的果芯有小毒,之后上锅一起蒸制,大火开锅后,转小火大约蒸50分钟。蒸好的银耳玉竹羹,先喝汤,喝汤之后再加一些水,浸泡原料,晚上汤汁同原料一起吃。

菊花酒

菊花在我国的传统医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但可吃可饮,还可嗅可闻,均能帮助人体获得去火解毒的作用。到了立秋这天,炎热的夏季余毒还没有过去,人体在伏天会遗留下许多的“暑热”,造成人体的肝火增加。立秋这天可以准备一壶绍兴黄酒,温热后放上几朵黄菊、几朵白菊,菊花是解毒的“圣物”,黄酒则有活血化瘀的效果,两个食材加在一起则能帮助身体解毒活血,饮一小杯则能解夏季的暑热。

“咬秋”吃瓜桃

旧时北方京津等地于立秋日有食瓜的习俗,称为"咬秋"。瓜最好是西瓜,也可以是木瓜或者冬瓜,吃瓜的好处在哪里,吃瓜可以防止秋痢。也就是说人们认为立秋吃瓜可免除秋、冬和来春的腹泻。清张焘《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古人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上,第二天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预防痢疾。瓜类大多具有清热消暑、利湿的功效,立秋这一天,食用一些丝瓜、黄瓜、冬瓜或苦瓜等,可以消除夏季体内暑湿之气。中医认为,腹泻大多与湿有关,湿去自然可以预防腹泻。而在浙杭一带流行吃秋桃。立秋这一天,大人孩子都要吃,这样可以补养夏季消耗的阴液,桃子生津还可以预防秋季的干燥。老百姓常说“桃养人”,中医认为,桃性温,具有补气养血、养阴生津、止咳杀虫的功效。立秋食桃体现了既补虚又防燥的食疗理念。

立秋养生常识和 立秋养生八个提示

秋,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到来。立秋又称交秋,虽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秋风秋雨渐多,气候多变,故古语有云多事之秋,我们在立秋时节应该注意什么呢?

立秋仍要防秋老虎防暑降温要继续

入秋之后,尽管昼夜温差变大,但是白天有时仍然很热,有时暑气更加逼人,所以,防暑降温要继续,不能有丝毫怠慢。

措施:

首先,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一下子从餐桌上撤除。一般来说,这种饮食可以防暑补充汗水,增进食欲。因此,喝绿豆汤或吃莲子粥和薄荷粥是有益的。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既能满足人体需要的营养,又能补充出汗失去的钾。第二,冷饮应该减少。经过一个长夏,人们的身体消耗很大,尤其是一些老年人,他们大多脾胃虚弱。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应该太冷,比如西瓜、梨、黄瓜、葡萄等。他们的性味很冷,他们的食物可能会伤害脾胃,所以他们应该少吃。三是饮食营养要加强。不要只是为了追求清热解暑,而是为了清淡饮食。其实到了立秋可以适当的吃肉食,鸭肉、泥鳅、鱼、猪瘦肉、海产品等很多食品都可以清热补益,放心吃。

立秋还要预防空调疾病

炎热的季节,很多家庭和办公室都开着空调,人们在享受清风凉爽的同时,也容易患空调疾病。特别是立秋后,天气早晚凉爽,稍微不心就会出现腹痛、腹泻、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

预防:

首先,立秋后,早晚凉爽,空调开放时间不容易太长,晚上最好不开放或只开除湿气。这样既能降温祛暑,又能预防空调疾病。二是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姜汤。生姜具有出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三大效果,可有效预防空调疾病。三是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胃肠功能弱等慢性病患者,不易开空调。必要时不要直接吹或盖住腹部。

食品、衣物防霉

立秋时降雨湿度大,天气闷热,食品、衣物容易发霉。一般气温在35℃以上,相对湿度在70%以上,容易发霉。吃了发霉的食物,会出现腹泻、呕吐、肠炎、痢疾等肠胃疾病。

容易发霉的食物有

面包、蛋糕、熟肉、虾、牛奶、鸡蛋、桃、香蕉、甘蔗、米、豆等。衣服、床单、被子发霉,同样引起皮肤过敏

预防:

一个是封闭包装的熟肉打开后,一天之内应该吃,时间长的话,不确认变质就不能充分加热吃。牛奶变质一定不能喝。霉变的大米、面包、蛋糕一定不要吃。二是洗过的水果容易溃烂,现在应该吃洗。如果局部发生霉变,可以将霉变的部分削掉后,再往周围扩大去除一厘米,其他部分可以食用。如果发霉一半,应该扔掉。第三,洗衣服后最好在阳台上晾干。阳光和通风可以防止霉菌。冬天衣褥也应每月拿出通风日晒,防止发霉。

总之,立秋时天气仍然很热,没有消暑,必须防止消暑,防止霉菌。

提示:立秋养生之路

1。起居调养

所谓早立秋冷飕飕、秋前秋后一场雨。立秋首先带来天气变化,天气将由热转凉,日夜湿差逐渐加大。此时,要注意适时添加衣被,尤其是夜间睡觉时腰腹要盖被子,以防受凉。此外,还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人体与自然界的变化相适应,才合乎秋季养生之道。

2。精神调养

立秋是秋天的开始,人体代谢和自然界一样进入阳消阴长的状态。此时,精神调养避免悲伤,即使遇到悲伤,也要积极解决,心情安静,心情舒畅。

3。饮食调养

古人认为秋天不应该分散,在饮食方面秋天不吃辣,不吃辣,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同时,立秋湿热蒸,饮食应以健脾祛湿、益胃生津为法。多吃酸甜的食物,佐以胡萝卜、西红柿、冬瓜、沙葛、莲藕、豆角、玉米、葡萄、黄花梨、龙眼、水蜜桃、菠萝、甜瓜等苦味食物。

4。药膳

百合莲藕汤:粉莲藕250克,新鲜莲子50克,新鲜百合30克,冰糖适量。将莲藕洗净,切小粒,鲜莲子洗净(不去莲子心),鲜百合洗净,三者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至莲藕、莲子酥软即成,调入冰糖,即可食用。它具有健脾益肺、清心安神的功效。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立秋时需要补充。但进补不可乱补。

立秋进补八大禁忌

忌无病乱补

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起码应将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寒冷的人怕寒热,手脚不温暖,嘴多,大便瀑布,小便长,舌质淡。偏热者,手脚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小便短红,舌质红,脉数。如果不区分寒热妄加药膳,就容易在火上加油。

避免许多好处

任何补充剂过量服用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不科学。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会引起腹胀,不想吃饭的维生素c过量服用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

避免补充必要肉

动物性食物确实是补充品中的良剂,不仅营养高,而且味道好吃。但是,肉类难以消化吸收,长期吃的话,对于胃肠功能减退的老年人来说,往往是负担不起的,肉类消化过程中的副产品,如脂肪类、糖类等物质过多,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多发的疾病。饮食清淡也不补充,特别是蔬菜类不容忽视。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新鲜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

药代食

药补不如食补,重药轻食不科学。出乎意料的是,很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果你多吃荆菜,你可以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你可以健胃消食,通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可以补脾胃。日常吃的胡桃、花生、枣、扁豆、莲藕等也是补充的好产品。

忌重进轻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荤腥,餐餐大油腻,这些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需及时排出,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无规律甚至便秘。故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避免永久补充

有些人喜欢根据自己的口味服用某种补充品,然后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喜欢食物,对健康不利。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也有副作用,长期服用会影响体内营养平衡。特别是老年人,不仅各器官的功能有所减退,还需要全面系统地烹饪,季节不同,对健康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有必要根据情况进行调整,不能永远改变。

越贵越不能补充

物以稀为贵,高贵的传统食品如燕窝、鱼翅等,实际上没有奇怪的食疗作用,但是非常普通的红薯和洋葱等食品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另外,凡食疗均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故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药膳,缺什么,补什么,切勿凭贵贱来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

立秋是什么意思 每年的这个时间是立秋

立秋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立秋的到来说明了秋天就要来临,很多人对立秋不太了解,立秋是什么意思呢?立秋之后人们要及时的进补一些有营养的食物,吃什么对身体好呢?在古代的时候立秋就有一些习俗,一直延传至今,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一下。

立秋是什么意思

我们要知道每年的8月7日或8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这段时间被人们称为立秋。立秋的“立”主要就是开始的意思,“秋”就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说的就是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所以说它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

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不仅仅代表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到来。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此时也是到了收获的季节。立秋时节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并且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

在古代人们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都非常重视这个节气。根据一些古书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到了“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此时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立秋”到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仍是未进入秋天气候,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

尤其是中国南方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气温更酷热,因而中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

立秋吃什么

1、吃茄子

立秋吃茄子的民俗出自明朝的一个传说。传说明朝大将徐达打下元大都北平府之后,大将常遇春手下有个兵,偷了农民的一个香瓜。常遇春治兵非常严格,要把偷瓜的那个兵处以死刑。这时,农民出来了,说元大都有习俗,立秋拾瓜不算偷。常玉春听到这话,就赦免了那个兵。没料到,一说立秋拾瓜者无罪,其他士兵都开始抢瓜。为了犒劳士兵,常遇春找到了贴秋膘的替代品——蔬菜之中唯一有肉感和肉味的茄子。于是,立秋吃茄子的民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2、杭州吃西瓜

江南一带还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过去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3、北京“贴秋膘”吃肉

每年立秋,按照老北京的习俗要吃肉食,即“贴秋膘”。京城一些老字号肉食柜台前,选购肉食制品的顾客就会排起了长队。一旦立秋,虽仍然很热,而人们的身上再无湿粘不适之感,毕竟凉爽的秋天快要到了。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吃什么呢?解馋的是炖肉!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

4、山东吃“渣”

山东莱西地区则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这么多食俗大都为防痢疾,足见我国劳动人们对秋季腹泻的防范意识。

上文已经为大家介绍了立秋是什么意思,我们现在应该对立秋有了一些了解,立秋的到来也说明了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立秋的时候在民间有很多的习俗,也是非常有趣的,到了立秋人们要注意保养好身体,多吃一点有营养的食物。

立秋贴秋膘吃什么

立秋到来,这意味着秋季就要来到我们的身边,慢慢的夏季就要过去了,人们有了食欲,也不在担心暑热的,但是立秋就像是纸老虎,还是要做好防暑的工作哦,其实立秋很多的习俗都是和吃有很大关系,那么你知道多少呢?立秋之后很多的食物都上来了,所以有很多的秋瓜秋果,但是人们最常吃的还是肉。

立秋贴秋膘吃什么

红烧肉、爆肚冯,解馋之余还养生

立秋,民间素有“贴秋膘”的习俗。伏天人们胃口差,不少人都会瘦一些。瘦了当然要补了,办法就是到了立秋吃味道厚的美食,首选吃肉。

这个习俗在北方尤其盛行。比如,老北京的四合院人家,立秋时多炖肉、烧鱼、炖鸡鸭,其肉多烹制成红烧肉、白切肉或自制酱肘子肉,也有这天吃肉或螃蟹肉馅或瓜馅饺子的。

讲究的文人墨客名伶有“要吃秋、有爆肚”之俗,吃爆肚有养脾胃之功效,盛行于清末民国初年。北京人吃爆肚讲究去东安市场、大栅栏的门框胡同和东四牌楼等地,那儿有著名的爆肚冯、爆肚满等,他们的爆肚制作精细,肚嫩佐料唯美。

著名作家鲁迅、巴金、丁玲等名人曾是门框胡同的常客,戏剧名伶梅兰芳、马连良、李万春、小白玉霜等也都很喜欢吃爆肚。

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在这天吃炖肉别提多讲究了。家里的主妇要到市场上买一大块非常新鲜的猪后臀尖肉,回到家里洗净。在炉子上坐好了锅,里面除了切成方块的肉和水以外,还要放上葱、姜、蒜、花椒、大料、料包、大酱、盐等,用文火炖。

在这里面的料包可不简单,它是由丁香、肉桂、桂皮、香叶、木香、凉姜、白芷、陈皮、豆蔻、砂仁、桂圆、小茴香、甘草等20多种中草药香料组成的,炖出来的肉香味扑鼻。可以说在这一天里,整个城市完全沉浸在炖肉的香味里。

其实立秋这天吃炖肉,除了久远的风俗习惯以外,对养生保健也是大有好处的。因为夏天太热,人们会不自觉地偏食,这对人体的生态平衡是非常有害的,往往还会对人体的内分泌和生物机能造成影响。

而就在立秋的时候,人们用吃炖肉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体内既补充了必要的营养如脂肪、蛋白质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又起到了增强肌体抵抗能力的作用。同时,料包内的各种中草药的中和,对人体更是起到了祛瘟除湿、平补平泻的疗效。所以说,立秋吃炖肉既解了馋,又起到了保健和养生的作用,何乐而不为呢?

赤小豆、井水服,洗澡为防秋老虎

立秋,是由来已久的传统节时。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仪式。汉代沿承此俗,并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

民间则有在立秋时占卜天气凉热的风俗。东汉崔宴《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从唐宋时起,有在此日用秋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7粒至14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清朝,民间还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和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的话就叫“苦夏”。

立秋这天洗澡方面很讲究。有的地方要在太阳出来之前洗,有的地方要用太阳晒过的水洗,有的地方这天还忌讳洗澡。

这些讲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为了不生秋痱子。因为在立秋后还有“秋老虎”一说,还会热上一段时间,所以盛夏的一些如痱子等疾病还会存在。

比如,老苏州人在立秋这一天,就有早上洗温水澡的传统。有的时候,还会从院子里的薄荷树上剪下数片薄荷叶,放在泡澡水里。

另外,因为立秋是要庆祝的节日,所以宋人笔记《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戴楸叶的习俗,今天在胶东、鲁南一些地区仍有保留。

你吃桃、我啃瓜,也有人吃豆腐渣

除了“贴秋膘”,立秋时吃其他的东西,可以统称为“啃秋”,有些地方也叫“咬秋”。

“咬秋”和“咬春”之俗一样自古有之。清代张焘在《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

这习俗在北京、天津、河北一带曾很流行,人们在立秋的前一天将南瓜、北瓜、茄脯及香薷汤放在庭院中晾一天,于立秋日吃下,有消除暑气避免得痢疾腹泻的作用。

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

在北方和江南一些地方立秋有吃西瓜之俗,西瓜有清暑气祛积淤的作用。比如江苏等地就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

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还有些地区立秋有吃鸡蛋、吃秋桃子、吃豆腐渣的食俗。杭州大人小孩子每人都要吃一个秋桃,吃完还要把桃核留起来,待到除夕那天晚上将桃核扔入火炉烧成灰烬,认为来年可免除瘟疫。

山东的一些地方,比如青岛、莱西等地区曾流行吃用豆末青菜做成的豆腐渣,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吐也不拉”的俗语。

立秋养生关键要养肺 运动饮食双管齐下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立秋节气,立秋节气到了预示秋天的道路,立秋一过,天气就会转凉,经受了一夏天的酷暑折磨,此时做好养生对于我们在秋季的生活还是非常有好处的。立秋养生关键要养肺润肺,接下来就跟随小编一起去看看立秋该如何养生。

立秋养生小常识

中医认为人应与天地相应,天人相应即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是中医的一个重要观点,由此产生了顺应自然的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季节养生和时令养生就是其中之一。祖国医学认为肺属金,而秋季大地一遍金黄,故肺主秋季。从季节养生角度看,秋季最宜养肺。另外秋季主收,燥为秋季之主气,而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肺通过鼻与外界相通,故很容易被秋燥所伤。中医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认为肺和皮肤粘膜的关系非常密切,也就是说在秋季,干燥是伤害肺脏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呼吸道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器官,从鼻腔到气管再到肺部,秋季由于早晚比较凉、温差比较大,干冷的空气容易侵害和损伤粘膜导致呼吸道疾病。如果秋燥伤肺,则冬季来临时易出现肺系疾病,所以秋季重点养肺不无道理。

我们首先应该了解秋燥伤肺的易感人群:大凡老年、儿童、体弱者、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者、糖尿病、心脏病患者;还有长期疲劳、生活不规律等所致的亚健康状态者,这些人由于抵抗力低下,对季节变化的适应能力弱,因此容易被秋季的燥邪所伤。同时这些人经过了漫长的炎夏酷暑,必然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和精力。因此,有句俗话说:“入夏无病三分虚。”入秋后,气候干燥,又是慢性病容易复发和病情加重的季节。因此,大多数人认为,为了增强体质,秋季应对自己的身体进行调补,特别是加强对肺脏的调养,以免感冒等呼吸道疾病频发。秋季如何补养,以增强体质,抗病益寿,是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保健方法:

饮食养肺

秋天燥邪为盛,最易伤人肺阴。此时可以通过食疗达到生津润肺、补益肺气之功。古代医书提到:形寒饮冷则伤肺。是说如果没有适当保暖、避风寒,或者经常吃喝冰冷食物饮料,则容易损伤肺部机能而出现疾病。因此饮食养肺应多吃乌骨鸡、猪肺、燕窝、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鸭蛋、梨等,但要结合个人体质、肠胃功能酌量选用。白木耳有补肺润燥之功能,胡桃有补肾安神之效,秋季服用更有疗效。梨肉香甜可口,肥嫩多汁,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炖煮或熬膏,对肺热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气管炎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若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这些食物与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药搭配则功效更佳。

药粥养肺

①百合杏仁赤豆粥(清肺火):百合10克,杏仁6克,赤小豆60克,白糖少许。先将赤小豆洗净,加水适量,与粳米一起,先以大火煮沸,然后在半熟的粳米锅内加入百合、杏仁、白糖,以文火同煮至热即成。适用于肺阴虚,虚火旺盛,素有口干、口苦者。

②枇杷梨皮川贝饮(润肺止咳): 枇杷叶15克,鲜梨皮15克,川贝10克。以水煎煮取汁去渣代茶饮。适用于肺热,口干咳嗽者。

③黄芪山药粥(补肺气):黄芪30克,山药30克,粳米50克。先用水煮黄芪取汁去渣,再用汁煮山药、粳米做粥,晨起空腹食用。适用于肺气虚,容易感冒者。

运动养肺

根据自身的体质状况,可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慢跑、呼吸操、快步走等。其中如太极拳等传统健身运动对于增加肺活量,改善慢性呼吸病患者的肺功能,练习深沉而缓慢的呼吸具有很明显的作用,是老年人、体质虚弱者、慢性病患者最佳的锻炼方法。

总之,在金秋季节,我们除了享受凉爽的气候、丰收的果实以外,还要预防一些呼吸道疾患,防止秋燥伤肺,同时适当的进行科学的调养,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减少自身患病的机会,还可以减少慢性病的复发或加重,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推荐阅读:

  1. 立秋养生常识和 立秋养生八个提示
  2. 立秋是什么意思 每年的这个时间是立秋
  3. 立秋贴秋膘吃什么
  4. 立秋养生关键要养肺 运动饮食双管齐下
  5. 立秋节气养生四方法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siji/13655.html
本文标签: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