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季养生

冬季保健养生五常识

网友投稿 四季养生 2021-04-26

冬季已经拉开序幕,冬季是四季当中最寒冷的一个季节,大多数的动植物均处于冬眠状态,为来年春天的复苏养精蓄锐。人也是需要养精蓄锐的,那么冬季如何保健呢?那么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五个冬季养生保健小常识,赶紧做好准备安然过冬。


一、静电危害大,一“防二要

干燥的冬季,人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早上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拉门把手、开水龙头时都会“触电”,发出“啪、啪”的声响......很多人知道这是静电在“捣乱”,但并不把这个当一回事。专家提醒,静电并不像许多人想象的只是当时疼一下,如果积累过多,会对人体健康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由于摩擦起电的时间极短,所产生的电流量很小,因而静电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生命危险,但静电对人体健康会产生许多不利影响:刺激人体皮肤,使皮肤水分减少,皮屑增多,造成皮肤干燥、刺痒。静电积累会改变人体体表的正常电位差,影响各脏器,特别是心脏的生理过程及正常传导,引发心脏室性早搏和心律失常。

老年人的皮肤相对比年轻人干燥,加上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老化、抗干扰能力减弱等因素,使老年人更容易受静电的影响,本来就有各种病变的老年人,静电更会使病情加重或诱发心脏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

对于孩子来说,过多的静电如果在孩子的体内堆积,易引起脑神经细胞膜电流传导异常,影响中枢神经及机体的生理平衡,会让孩子感到不适。此外,静电还会吸附各种灰尘和细菌,孩子皮肤细嫩,易出现红斑、红肿、瘙痒、肌肤发炎、色素沉着等。突然的触电痛觉,会让孩子有种受惊吓的感觉,还可能使孩子动作异常,增加意外事故的发生率。对付静电,一是要防,二是要放。

要防止静电的发生,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室内要勤拖地、勤洒些水,或用加湿器加湿。秋冬尽量少穿化纤类衣服,内衣、被套、床单等一定要选用纯棉制品或真丝制品,外衣面料如果是化纤织物的,可使用抗静电洗涤剂洗涤。同时要勤洗澡、勤换衣服,以消除人体表面积聚的静电荷。梳头最好选用木质梳子,发现头发无法梳理时,将梳子浸入水中片刻,等静电消除之后,便可以将头发梳理服帖了。

经常操作电脑的白领或长期被家电“包围”的人,应多喝水、勤洗脸,保持办公环境的湿度,避免电脑屏幕或家用电器电场产生的静电危害,防止其长期刺激皮肤在脸部形成“电脑斑”。家用电器要分散安放,不用时拔掉电源插头。孩子卧室内尽量不放或少放家用电器,以免人体与电器在近距离接触时产生电场形成静电。

很多人冬天害怕开门,因为手一接触到门把手就被打得“啪啪”响,其实摸门把手或水龙头之前可以先用手摸一下墙,将体内静电“放”出去,这样静电就不会伤害自己了。另外,在地上赤足活动,也可以释放身上积累的静电。

二、勤开窗 防冬季“缺氧”

每到冬季,有些人就会感觉呼吸不畅,感冒次数增多,甚至会出现嗜睡、反应迟钝、疲劳乏力、精神不振、胸闷、气短、头痛等症状。这与换季时人们对外界的反应有关,但另一个重要诱因是冬季氧气供应不足所致。

冬季气温低,人们呆在封闭空间里的时间大大增加,因为怕冷又不注意通风换气,室内空气不能及时补充和更换,空气质量下降。加之冬季人们室外活动减少,身体缺氧就会发生,气象医学专家称之为“缺氧综合征”。如果缺氧时间太长,人体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安全。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检测,通常在氧气较好的地方,氧气浓度为21%左右,密闭卧室经过人们一夜睡眠后,氧气浓度会下降到17%左右,甚至会更低。冬季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是预防冬季“缺氧综合征“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因此,在冬季里,一定要适当通风换气才有利人们身心健康,避免发生“缺氧综合征“。

三、冬季泡脚有讲究

在进入冬季之时,愈发地被人念叨起来,市场上各类足底按摩器的销售也红火起来了。专家指出,热水泡脚的确可以起到舒经活络、温暖全身的作用,但泡脚时间太长则有害无益。

用热水泡脚,对身体很有好处,特别是在冬天。中医有一个说法,叫作“风寒从脚下生“,冬天天气寒冷,人体更容易出现气血淤滞、寒性肌肉酸痛、神经末梢循环不良导致的手脚冰凉以及寒性胃痛等因为气温低而引起的各种不适。

坚持用热水泡脚则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解表散寒,达到缓解手脚冰凉,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脑部供血等作用。尹志超建议,可以在热水中加入生姜片、花椒等辅料,对祛风散寒的效果较好。

热水泡脚并非人人适用。尹志超指出,热水泡脚也是有禁忌的。比如,患有脚气的人,病情严重到起泡时,就不宜热水泡脚,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

有人喜欢用电动足浴器泡脚,一泡就是几个小时。一般来说,每日临睡前泡脚20分钟为佳,最好不要超过半个小时。特别是老年人,泡脚时间过长的话,会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孕妇也不宜长时间用热水泡脚。

此外,部分足浴器在宣传时打着“能治百病“、“健美“、“老少皆宜“,对“各种椎间盘突出症等均有疗效“等口号。

足浴主要是锁定在保健的范围内,没有治疗的作用。此外,很多人在使用足底按摩器的时候,直接调到按摩的功能。专家指出, 在做足底按摩前,一定要先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使气血循环加快,肌肉放松、韧带放松,避免在按摩时受伤。

四、冬天做爱不要走入误区

我国民间有一种说法:世间万物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冬天是万物贮藏、润养的季节,人们的性生活也应按照这种规律宜藏不宜泄,应尽可能减少性生活的频率,甚至不过性生活,否则,容易导致气弱肾虚,难免致病。专家指出,这种说法实际上没有科学道理。

事实上,正常规律的性生活只会使夫妻双方身心更健康——夫妻双方由于获得了性的快乐与满足,解除了生理上的性压抑,心理上得到了欣慰。相反,如果整个冬季打破以往性生活规律,很少甚至不过性生活,会对夫妻双方造成身心不适——长期缺乏适当性爱的人会产生精神倦怠、心灵空虚、郁闷等心理障碍,进而造成性功能障碍,影响夫妻感情,甚至导致夫妻离异。

业内专家也认为,人的性能力并不能“储存“。事实恰恰相反,男女两性在青年时期的性活力越旺盛,在以后的生活阶段其性活力也越强。同时,不要以为男子过性生活丢失精子是个损失。实际上男性从性成熟起直到老年,生产精子的睾丸一直保持着活力,也就是说每天都有无数精子产生出来,即使没有射精,也会有大量精子自生自灭。因此,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通过节制性生活的方式贮藏精子,贮藏性能力。

五、洗澡注意水温 防止皮肤干燥

皮肤是一个很敏感的器官,在冬季来临的日子里,皮肤的血管经常处于收缩状态,汗腺、皮脂腺的分泌明显减少,还有人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严重的还会出现不规则的皲裂和脱皮,这样的现象以下肢部位最明显。其中,这与你洗澡的方式有关,有人惟恐洗不干净,习惯像夏天那样用浴皂和热水反复搓洗,皮肤表面的油脂被反复冲刷,皮肤干燥的状况也就越来越严重。还有一些皮肤病本身就在秋冬季节多发,比如银屑病(牛皮癣)、遗传过敏性皮炎和鱼鳞病等,病情也会因皮肤干燥而发作或加剧。

对策:冬季里,爱清洁的你更要讲究洗澡的章法和频率,洗澡数不要太频,水温也不要太高,尽量用含有滋润成分的浴液。

冬季洗澡前后还要注意以下7点:

1、洗澡前喝一杯热开水,可以补充因毛细血管扩张而导致的水份大量散失。

2、洗澡后全身涂抹润肤露,可以锁住皮肤表面水分,缓解干燥瘙痒。

3、洗澡后,要用干毛巾把全身擦干,并尽快穿上衣服、鞋帽,以防感冒。

4、洗澡搓擦用力不宜太大,这样会损伤皮肤的鳞状上皮细胞,降低皮肤的自然防护功能。

5、平时注意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以提供皮肤足够水分,自身皮脂对皮肤的保护作用肯定是最好的。

6、在比较干燥的部位,可以每天都擦一些尿素脂或凡士林。平时还应多食一些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7、发烧时不宜洗澡。当人的体温上升到38℃时,身体的热量消耗可增加20%,身体比较虚弱,此时洗澡容易发生意外。

秋冬季节皮肤瘙痒是什么原因

每当秋冬季节,脸上皮肤会特别的瘙痒,难以忍受,给生活带来困扰。秋冬季节皮肤瘙痒是什么原因?

秋冬季节皮肤瘙痒是什么原因

秋冬季皮肤发痒往往与疾病因素有关,也可能是病理因素引起的。

1、季节因素

一到冬天,皮肤就很容易干燥,受冷风刺激的皮肤,毛孔也很容易收紧。 这时候油脂就不能很好的分泌出来,就会变得更加干燥,从而导致皮肤脱皮,并伴有瘙痒。

2、疾病因素

可能是过敏性皮炎或接触性皮炎。 这种皮肤病的发作会导致皮肤过于干燥,皮肤会变得紧绷。

秋冬季皮肤瘙痒是家常便饭,尽量选择性或弱酸性沐浴露,不要使用碱性肥皂和香皂。 要确定酸度和碱度,您可以阅读产品说明。 如果冬天洗澡,如果不是特别脏,可以不用沐浴露。 沐浴后要在皮肤不干燥时涂抹乳液,腋窝和腹股沟除外,然后涂抹全身。 小腿、腰部、臀部和前臂的皮脂腺最少,最容易发痒,所以要多擦或反复擦。 由于沐浴后乳液只能保湿一两天,因此就算不洗澡时也要记得涂抹。

平时注意不要反复的清洗局部,尽量减少洗澡的次数。希望这篇回答对您有所帮助,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男性冬季八款清热汤

冬季天气虽然比较寒冷,但是很干燥,很容易上火,喝养生汤就成为了人们养生的一种方式,其实正确的搭配熬出来的汤是能够养生的,而且有很好的去火功效,那么男人在冬天喝什么汤对身体好呢?下面小编为男性朋友们精选了八款清热养生汤,一起来看看吧。

花胶杞子煲鸡脚--养颜美容的丰富胶质

材料:花胶(鱼肚)5两,瘦肉8两,枸杞6钱,香菇8朵,鸡脚1斤,姜3片

做法:香菇泡软,花胶:用水浸泡1天1夜,然后在水中加少许的葱,姜和酒滚开后方入煮10分钟,在捞起用清水浸1-2小时,切大块之后就可以煲汤了。瘦肉切大块和鸡脚一起川烫,锅中注入8分满水,水开后,放入所有材料,以大火煮20分钟,转至小火煮3小时40分钟即可。

滋阴党参汤--清心,益气的美人汤

材料:麦冬粒2钱,桑椹子4钱,党参4钱,甲杞子4钱,肇实6钱,龙眼肉4钱,鸡1只

做法:龙眼肉泡软,鸡去头,屁股,皮,多余脂肪,切成两半川烫,锅中注入8分满水,水开后,放入所有材料,以大火煮20分钟,转至小火煮3小时40分钟即可。

眉豆花生猪尾汤--消除虚肿的最佳秘方

材料:猪尾带尾龙骨1条(不只有猪尾巴,而是带尾的龙骨),红枣15粒,眉豆3两,姜1片(带皮老姜),花生仁3两

做法:红枣去核,猪骨剁几块川烫,锅中注入8分满水,水开后,放入所有材料,以大火煮20分钟,转至小火煮3小时40分钟即可。

红枣花生鲫鱼排骨汤--坐月子不可少的良伴

材料:排骨1斤,花生仁3两(可不去红皮),红枣20粒,鲫鱼1条( 约10两),姜2片

做法:红枣去核,将鲫鱼和姜两面煎熟,排骨川烫,锅中注入8分满水,水开后,放入所有材料,以大火煮20分钟,转至小火煮3小时40分钟即可。

当归生姜羊肉汤 —即使入冬也不畏惧寒冷

材料:羊肉1斤,红枣10粒,当归4钱,姜1两,党参4钱,陈皮1片,北耆5钱

做法:红枣去核,羊肉切大块,川烫(川烫时可加少许酒和姜),锅中注入8分满水,放入陈皮,水开后,放入所有材料,以大火煮20分钟,转至小火煮3小时40分钟即可。

鲜人参核桃红枣汤 --安定你生理期的情绪

材料:鲜人参1条,瘦肉1斤,核桃5两,红枣10粒

做法:瘦肉切大块,川烫,红枣去核,锅中注入8分满水,水开后,放入所有材料,以大火煮20分钟,转至小火煮2小时40分钟即可。

合掌瓜鸡汤-- 维他命A让你肌肤光润亮丽,降低胆固醇,防止浮肿

材料:合掌瓜(佛手)1斤,鸡1只,姜2片

做法:合掌瓜去籽切成4大块,鸡去头,屁股,外皮和多余的脂肪,直剖成两半,川烫,锅中注入8分满水,水开后,放入所有材料,以大火煮20分钟,转至小火煮3小时40分钟即可。

淮杞圆肉炖乌鸡--补充流失的养分

材料:桂圆肉6钱,淮山2两,枸杞1两,乌鸡半只,瘦肉4两

做法:桂圆泡水软化,乌鸡去头去屁股去皮去多余脂肪,切成两半,瘦肉同乌鸡一起川烫,锅中注入8分满水,水开后,放入所有材料,以大火煮20分钟,转至小火煮3小时40分钟即可。

支气管哮喘者注意 冬季如何躲再污染

寒冷的冬天是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支气管哮喘的高发期,由于室内装饰装修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是造成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原因。专家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躲避寒冷的同时,也应警惕冬季的“装修性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由于人吸入具有致敏作用的变应原后引起的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渗出增加及支气管壁平滑肌痉挛。支气管哮喘有过敏性和感染性两种,家庭装饰装修一般造成的是过敏性哮喘,但是如果在秋冬季节,过敏性哮喘很容易与感冒感染的哮喘结合,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大。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宋广生介绍,由于冬季是关门闭户的季节,一些秋季新装修房子的消费者反映,当时感觉气味不大,但是供暖以后发现房间里出现气味,同时,家人老有鼻腔发干、咽部发痒,咳嗽、胸闷及呼吸困难的症状。这些症状和装修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有关。
即使建筑、装饰和家具产生的有害气体的浓度不是很高,但是由于冬季室外温度低,大家注意保温而减少了室内通风换气,大多数人、特别是一些老人、儿童和体弱者在室内活动的时间增多,同时冬季又是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多发季节,因此室内空气中甲醛、苯、氨和放射性物质氡等污染物质对人体的危害更大。
为了防止由于室内环境污染造成的“装修性哮喘”,宋广生建议广大消费者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已经入住新房的家庭要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条件的每天早、中、晚三次各通风20分钟为宜。
二是如果条件允许,新装修的房子最好通风一段时间再入住,同时注意冬季通风不要白天晚上都开窗通风,因为温度太低不利于污染物质的释放,最好晚上封闭保温让有害物质释放,白天再开窗通风。
三是防止“装修性哮喘”要注意室内环境的检测与治理。有些室内环境污染造成的“装修性哮喘”,初起阶段很像是感冒,如不进行污染检测治理,容易造成误诊。

冬季皮肤病外用药注意事项

三九之后,寒气逼人,皮肤都会变得更为干燥,一些冬季常见皮肤病也开始在部分人群中肆虐起来,手足皴裂、皮肤瘙痒、红斑、脱屑等等较为频繁出现,让人防不胜防,精明的家庭主妇会配备一箱子各类软膏、药水等自行给病患涂抹……这样做貌似经济又便利,可是效果好么?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正确的使用皮肤防治保健类药物的方法应该是怎样的呢?

皮肤外用药使用不当问题多多

激素类药物上瘾

之所以在对药品的选择和使用上很随便,部分病友是凭经验或是信广告。在他们看来,既然是外用药,肯定没有什么副作用。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很多皮肤病外用药中的激素成分往往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是: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紫癜、真菌感染、痤疮样皮炎等。严重者甚至会发展为激素依赖性皮炎,也就是所说的“上瘾”症状。

因激素具有抗过敏、止痒、抑制炎症等作用,用药后病情会迅速好转,但是持续外用几个月后,一旦停药,用药部位(特别是面部)很容易再次出现红肿、触痛、脱屑等症状,而重复用药后,上述病情会再度好转或消失,就这样,只要一停药,皮炎就会再发,甚至比以前更严重,患者为了避免停药后的痛苦,也就完全依赖于涂用激素药膏了。

贻误病情

除了“上瘾”外,更可怕的是盲目用药还会贻误病情。专家表示,在接诊的患者中就有不少接触性皮炎患者,因连续多年轮换使用多种激素药膏外擦,不但患处皮肤出现不良反应,还导致了药源性柯兴综合征等其他副作用,出现了诸如肥胖、多毛、痤疮、血糖升高、高血压、钠潴留、水肿、血钾降低、月经紊乱、骨质疏松、无菌性骨质坏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症。可见,即使小面积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也不宜时间过长,更不宜短期内大剂量使用。

冬季常见皮肤病的药物使用

手足皲裂发病初期要外搽油脂以滋润皮肤,一旦发生皲裂则用热水浸泡10分钟,削薄皲裂处厚硬的表皮角质层。拭干后再外搽15%的尿素维E软膏或10%的硫磺水杨酸软膏等。更加严重者可以适当的使用激素软膏,比如益康倍松霜或醋酸氟轻松软膏等。但是这类药物长期使用会引起局部皮肤色素沉着或轻度萎缩,因此尽量避免较长时间或短期大剂量使用。

皮肤瘙痒症出现瘙痒症状,可在皮肤局部涂抹维生素E软膏、凡士林软膏来软化角质层,从而起到滋润和保护的作用。稍重者,可给予樟脑乳膏、太平无极膏、皮质激素软膏等。更加严重者,可给予口服抗组胺药物和止痒的中成药。表皮角化异常疾病寒冷干燥的气候,机体免疫力下降。表皮角化异常的疾病表现严重,如银屑病、鱼鳞病等。这类疾病一旦严重,要及时看医生,不可盲目用药。

外用药特别注意事项

1、一般宜从低浓度、小面积开始试用,渐渐扩大面积,增加浓度,尽可能避免刺激,用药过程中如发现有反应,应立刻停药或更换其它药物。

2、注意外用药的使用方法。可根据皮损的性质和治疗需要,采取不同的用药方法。如皮损浅在或药物的透入性强使,则可局部涂搽;如果苔藓样变明显,须促进药物深达时,外用软膏后可加塑料薄膜封包。

3、对皮肤敏感性强的患者,要选择温和无刺激性的药物,或先用低浓度,在逐步提高浓度。采用新药或易致敏药物时,可先试用于较小面积,如无不良反应再大面积使用。

4、嘱咐患者与医生密切配合。要详细说明使用药物的方法,如用药次数、部位、用量和方法等,如有反应须停药来诊。

5、注意禁忌证。刺激性强的药物勿用皮肤薄嫩处,高浓度水杨酸及芥子气软膏等不可应用乳房下部,外阴及面部等处,幼儿也不可应用。

皮肤病是常见病,也是多发病,特别是干燥天气下,皮肤过敏的人就会多起来。皮肤病虽“小”,但是用药也应“有章法”,否则也会“上瘾”,贻误病情。使用含有激素的药物一定要慎重,不要较长时间或短时间大剂量使用,以免造成以上不良后果。如果病情急需,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正确指导下合理应用。另外,专家也指出,应尽量避免使用激素药,多选择非激素非甾体类抗炎皮肤外用药的,譬如以氟芬那酸丁酯为主要成分的软膏,一般来说,这类药安全、长效、防复发,而且与激素类药膏相比,又没有那些副作用,可长期使用。

推荐阅读:

  1. 秋冬季节皮肤瘙痒是什么原因
  2. 男性冬季八款清热汤
  3. 支气管哮喘者注意 冬季如何躲再污染
  4. 冬季皮肤病外用药注意事项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siji/6007.html
本文标签:养生常识 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