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

穴位按摩搞定屏幕眼

网友投稿 中医养生 2013-08-28

现在你又在全神贯注的盯着电脑屏幕在做报表或者制图吧,眼睛累了就休息一下吧。确实如此现在很多上班族都苦于电脑屏幕的辐射眼睛得不到休息而疲惫。可你知不知道,在下班回家途中,请放下你的手机和平板电脑,让眼睛稍作休息片刻吧。

发达的科技确实为我们带了更多便捷和信息储备量,但是长期面对着电脑、电视、手机,眼睛最易患上“屏幕眼”,常常会感到眼睛胀痛、视力模糊等。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应对这种现象呢?小编教你一些小窍门~

1、快速眨眼。缓缓地深呼吸,吐气时快速睁眼、闭眼,慢慢把气吐完。

2、瞅鼻尖,缓慢深呼吸。当你吸气时,将眼睛做斗鸡眼状看着自己的鼻尖并同时看到鼻子的两边。当你吐气时,眼睛放松恢复正常,看一个远方的物体,并慢慢把气吐净。

3、按压穴位。闭上眼睛,把拇指放在太阳穴上。用食指指腹,平稳地触压眼窝上缘和眼窝下缘,方向是从鼻子往太阳穴进行。

4、冷热交替治疗。闭上眼睛,先用热毛巾敷在眼睛上30秒钟左右,再把另一条毛巾浸到冷水里,拿出捂在眼睛上,重复几次。

穴位按摩助你好眠

我们都知道睡眠与健康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好睡眠才能拥有好健康,睡眠不好,健康从何谈起?如今失眠已经成了全社会都在关注的一个话题,失眠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那么我们该如何缓解失眠呢?穴位按摩是缓解失眠的首选。

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从按摩的治疗上,可分为保健按摩、运动按摩和医疗按摩。

不容,位于上腹部,脐中上6寸,距前正中线两寸处。

期门,位于胸部,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处。

大巨,位于下腹部,脐中下2寸,距前正中线2寸处。

关元,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

鸠尾,位于脐上7寸,人体的心窝正下方,最底下肋骨稍下处。

巨阙,位于人体的腹部中部,左右肋骨相交之处,再向下两指宽。前正中线上,脐中上6寸处。

按摩方法:选择好穴位后,一般用食指、中指压在穴位上,沿顺时针方向按揉。有左右穴位的要交替进行,指法要有力,但是不能引起疼痛,同时做细而均匀的腹式呼吸,全身放松。

穴位按摩可瘦身减肥

减肥是我们长做的一件事情,有些人试过很多的减肥方法,却没有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方法,看着别人瘦身成功,很是着急。不要着急,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款按摩减肥的方案,只要按摩以下三个穴位,就可以轻松减肥。

承浆穴

其位于面部,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承浆穴为足阳明任脉之会,长期按压此穴能控制荷尔蒙的分泌,消除胸部以上身体部位的积水,保持肌肤应有的张力。前不久刚刚嫁为人妇的绝望主妇伊娃朗格丽亚,在接受采访回忆她在念书时总喜欢用铅笔顶住唇下的凹陷处听课,对照承浆穴的中医理论功效,很可能这位小脸美人的瘦脸秘诀便在于此!

按压方法:用拇指轻压此穴,每秒一次,连按20 次。

攒竹穴

其位于面部眉头两侧,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的穴位,按压此穴位可以缓解头痛,消除脸部浮肿。

按压方法:遵循眼保健操的要求,双手拇指抵住太阳穴,用食指按住两侧的攒竹穴轻轻旋转,每八拍为一个组,重复八轮即可。

肾俞穴

秋冬季体表排汗能力减弱,大量水分开始堆积在体内。并且不少女性有在冷天吃辣或是吃火锅的习惯,重口味饮食更加强了肾脏负担,无法正常排泄水分就容易使身体产生浮肿。肾俞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按摩此穴有助于维护肾脏的健康,帮助调节新陈代谢,使体内多余水分迅速排走,让冬天恼人的身体浮肿彻底远离!

按压方法:以指关节轻压穴道,每秒一次,每按压3~5次休息10 秒,再重复这一步骤三次。

消肿加分方案

穴位按摩前用热毛巾先轻敷一下舒活血脉,效果会更明显。按压穴位时可选择欣赏轻柔的音乐,根据乐曲的节奏舒缓地有频率地按压,使穴位逐渐接受直至习惯手指的刺激后,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温馨提示,在按摩之前要清洗双手,适当时可配合使用按摩霜。

穴位按摩可排毒瘦身

夏季来临,冷藏了一个冬季的赘肉脂肪终于要“公诸于众”,你是否试过各种各样的减肥方法,可是效果并不明显。中医养生专家教你一起从时辰的角度出发,与你分享最自然、最简单地瘦身疗法。

下脘穴--按压让毒素不滞留

下脘穴掌管食物由被初次咀嚼到真正消化的中转过程。如果此处不通畅,则容易让体内毒素逐渐增多,造成小腹、臀部或者大腿处的脂肪堆积,让女人显得多余粗重。

WHERE:在肚脐上方的2寸处就可以找到它哦!

HOW:不妨每日用双手大拇指按压此穴,让食物顺利完成初步切碎到彻底消化的全过程,有助于全身的减肥。上班等地铁的时候,可以“刺激”一下它哦!

TIPS:急速瘦身穴,一点即减

有些穴位,无论何时按压都可以达到按即瘦的效果,不在乎时辰,让你越来越瘦!

1、瘦脸穴--颊车穴

要紧牙关,沿着耳垂的下方向下摸,会摸到一个高高隆起的地方,就是颊车穴。三个手指并拢按摩能缓解脸部多余的脂肪堆积,还你一张完美“瓜子脸”。

2、“瘦”皱纹--丝竹空穴

在眉梢凹陷处是丝竹空穴,可以让眼部的鱼尾纹彻底“瘦身”,并逐渐消失。可以用大拇指从眉头,沿着眉毛一直按揉到眉梢,然后顺势按揉到太阳穴入发际的位置即可。

天宗穴--摩擦出性感美臀

由于坐姿不正确,很多女人会给人一种“虎背”感,背部脂肪囤积,让整体形象很受伤。此时,刺激天宗穴是首选。

WHERE:天宗穴正好在后背处,在肩胛骨下角上做一条竖线,第四胸椎柱两旁做一条横线,两条线的焦点就可以找到了。

HOW:午餐过后,在写字楼下的健身器材上摩擦背部就可以刺激天宗穴,并疏通小肠经,促进周身血液循环,消除女人“虎背”感。

后溪穴--对捶打造小翘臀

很多人了解后溪穴是以你为它可以很好地缓解颈椎疲劳。但其实它还能刺激小肠的蠕动,增加人体的吸收、排泄能力、防治脂肪、毒素堆积于臀部,从而帮助我们瘦臀。

WHERE:双手握拳,在小鱼际的位置发现一个鼓起的点,就是后溪穴的位置。

HOW:下午进入工作状态之前,双手握拳,将双手的后溪穴位置对捶即可。

秉风穴--轻敲修炼完美双肩

白领女性喜爱大包,因为电脑、化妆包、游戏机、播放器等都可以收入囊中,但是另一方面,这却造成了双肩的不平衡,经常背包的一边看上去还“很强大”。每日未时刺激秉风穴,调整人体气息,改善肩部不平衡,从而为肩部减重。

WHERE:秉风穴与天宗穴的距离很近,就在抬起手臂时肩胛骨处的凹陷处。

HOW:下午茶时间为自己准备便携按摩捶,轻敲秉风穴3分钟,瘦肩效果可是没话说!

Tips 瘦身加速器

胆经的工作时间是在23点~1点,此时,是胆汁分解脂肪的最佳时期。胆经遍布全身,上至头部,中至肚腹,下至足部。为此看出,瘦小腹,按摩胆经经过的穴位最有效。比如带脉穴、阳陵穴、悬钟穴。

带脉穴--敲击甩掉“游泳圈”

此穴位是不可多得的瘦腰穴,通过对它的刺激可以恢复带脉的约束能力,让经络放松,减除腰腹部的脂肪,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哦!

Where:带脉位于腹部侧面,以肚脐为中心划一条横线,以腋下起划一条竖线,两线相交即是。

How:每天晚上睡觉前,沿着带脉横向敲击30?50圈,在带脉穴上敲击50?100下就能达到最到位的刺激目的。

阳陵泉--站立加快燃烧脂肪

阳陵泉是胆的健康穴,可防止胆结石,并促进胆汁分泌。当胆汁分泌顺畅之时,也就有效地促进了脂肪的燃烧,对与瘦小腹也有不错的辅助作用。

Where:想要找到阳陵泉可以不费吹灰之力:顺着膝盖外侧的下方,会摸到一个突起的地方,而在此的前下方凹陷处就是它的“栖息地”了。

How:在准备洗漱之前的5分钟里,双脚跟并拢180°站立,将双腿并拢,努力向上直立就可能让其迅速“活动起来”。

穴位按摩可养阴补肾

俗话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季是女性养阴补肾的最好时机,除了食疗补肾之外可进行穴位按摩。穴位按摩,不花钱可养阴补肾、随时随地都能进行。

女人养生常按8大穴位

第一要穴:强壮肾气

肾俞穴:与命门穴的位置持平,就是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左右各一个。

养性功能:这里是肾经的主要穴位,经常按压可以强壮肾气,增强肾的功能,尤其对月经不调、性冷感有帮助。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TIPS:月经不调是大多数女性的普遍烦恼,有这个烦恼的女性不妨试试按摩这个穴位。可以起到很显著的疗效哦!

第二要穴:促进新陈代谢

商阳穴:这个穴位在手上,抬起手,在食指靠拇指的那一侧,在指甲角正后方2毫米的地方。

养性功能:这也是一个调理内息与肠胃的穴道。这个穴位位于大肠经脉上,经常掐一掐这里,能旺盛大肠经的气血,调节消化道功能,加快人体新陈代谢,有强壮身体的作用。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末端,沿食指桡侧经第1掌骨与第2掌骨间入两筋间,沿小臂桡侧上行至肘外侧,经上臂后侧桡侧缘上肩,出肩峰前侧上行交会于头部,下入缺盆络肺,过膈肌属于大肠。由锁骨上窝分出支脉1上行颈旁,过面颊入齿槽,转回出挟口旁,交会于人中部,然后左脉向右、右脉向左上挟鼻孔两旁接足阳明胃经。

TIPS:有便秘烦恼的朋友可以试一下这个穴位的按摩,相比起吃药的痛苦与蹲号的屈辱,不如动动手指!

第三要穴:丰胸美体

中府穴:立正、叉腰站直,用手可以摸到在锁骨外侧下端的三角窝,那里的中心就是云门穴,在这个窝的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条肋骨的地方就是中府穴。

养性功能:中府穴是肺经上的大穴,经常按摩可以顺畅肺的经脉,有丰胸的作用,还可以强化淋巴循环,减轻胸闷、肩背痛。并且可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等。是调理内息的一个重要穴位。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络大肠,转回,沿胃上口过膈肌,属于肺,由“肺系”横出向下,于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前,沿上臂前侧下行至肘横纹,沿小臂前侧的桡侧缘入寸口、过大鱼际,沿大鱼际边缘出手拇指内侧端。

TIPS:对于肠胃功能不好的朋友,与其跟药物厮杀,还不如每天用十分钟的时间按摩这个穴位。辅以蜂蜜水、菊花茶饮等养生茶疗,可以起到很好的养肺、润肠胃的功效。

第四要穴:激起性亢奋

天柱穴:天柱穴就在我们的后颈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后发际正中线上半寸处约2厘米左右,往两旁各1。3寸各有1个穴位。

养性功能:感到疲乏困倦的时候按摩这个位置,可以起到提神醒脑、去疲劳的功效。而在夫妻相处中,用拇指轻轻抚摸这个地方,会让女性有一种触电般的酥麻感觉,能充分达到前戏的效果。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TIPS:夫妻调情是人之常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又能起到养生的功效,那岂不是妙哉?

第五要穴:唤醒性感觉

膈俞穴:背过手,可以摸到在肩胛骨和脊椎骨之间凹陷,这个地方就是了。而且左右各有一个。

养性功能:用指压的话,可以起到促使血液流通,同时,与天柱穴一样,这个穴位有助身体性爱感觉尚未发达的女性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快感。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TIPS:又是一个夫妻间必学的穴位哦!

第六要穴:提高性欲望

委中穴:在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中点。也即是小腿中间关节背后呀,也就是膝盖后正中点。

养性功能:这个穴道主导生殖器官的神经延伸到这里,用手指轻轻抚压穴位,能提高女性的性亢奋度,同时对缓和紧张情绪引起的性欲下降特别有效。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第七要穴:平衡性能力

命门穴: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肚脐在同一水平处。用手指按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养性功能:按摩命门穴也有催情的作用,能改善性冷感,平衡和回复性功能,还能有效的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督脉起于少腹内,下出会阴部,向后行于脊柱内部,上达项后风府穴,进入脑内,上行巅项,沿前额下行至鼻柱。

TIPS:人们常说按摩可以延缓衰老、驻龄妙颜。其实不是每一种按摩都可以起到这个作用,起码就要找到合适的穴位。这个穴位就能起到这个作用。

第八要穴:增加对性的感受力

承扶穴:在臀部横纹线的中央下方,位于左右臀下臀沟中心点,这里是性感带最为密集的地方,指压时可以用力些。

养性功能:这个穴位主导生殖器官的神经从此处经过,经常按压可以强化阴道的收缩力,增加对性的感受力,所以中医也利用刺激这个穴位来治疗性冷感。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TIPS:老夫老妻如果还想要寻找刺激,就好好练习这个穴位的按摩吧!

推荐阅读:

  1. 穴位按摩助你好眠
  2. 穴位按摩可瘦身减肥
  3. 穴位按摩可排毒瘦身
  4. 穴位按摩可养阴补肾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zhongyiyangsheng/1711.html
本文标签:穴位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