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

解溪穴的作用和正确按摩手法

网友投稿 中医养生 2017-08-03

解溪穴属足阳明胃经。经(火)穴。解溪穴位的位置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舒筋活络,清胃化痰。解溪有通利关节、提神醒脑的功效。主要用于缓解关节炎、下肢麻痹、晕眩、腹胀、便秘。按摩此穴还能纤细足踝,加速血液循环。

快速找解溪穴

1.正坐,足背屈,与外踝尖齐苹,在趾长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按之有酸胀感。

2.正坐,足背屈,在足背踝关节前横纹中点与第2足趾正对处,按之有酸胀感。

解溪穴的位置

就是经常系鞋带的地方,脚和腿交界的地方,或一抬脚,交界地方有一横纹线,用手摸这个位置,有动脉跳。用手按揉4至5分钟,力度酸胀感为宜。还可以把脚后跟在擀面杖上来回的搓。擀面杖加热更好。

解溪穴的作用

解溪穴为足阳明胃经的“经穴”,穴性属火。足阳明经脉、经别循行经过鼻、面颊、口齿、咽喉等部。当胃火亢盛、阳明积热,邪热上攻会循经上扰清窍,出现鼻出血、鹅口疮、齿痛、咽喉疼痛等症状。此时,刺激解溪穴能清降上攻之胃火,热退毒消,从而起到清利口咽、消肿止痛的作用。

解溪穴还可以缓解头痛。引起头痛的病因及机理十分复杂,在对症治疗上,中医按经脉将头痛主要分为四经论治,即前头痛为阳明经头痛,偏头痛为少阳经头痛,后头痛为太阳经头痛,巅嵿痛为厥阴经头痛。解溪穴能清宣阳明经气,可缓解前额或眉棱骨疼痛。

解溪穴按摩方法

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摩。患者用拇指腹按压在解溪穴上,按而揉之,局部产生酸、胀、痛感,再屈伸踝关节,加强指压的感觉,然后用揉法放松。左右二侧交替进行,10-15分钟。每日一二次。

解溪穴位位置图和作用

解溪是我们足阳明胃经上的一个穴位,他是属于活血。火能生土,我们的胃是土脏。所以解析血又是胃经的母穴,它能够起到足阳明经疏通,通畅疏导的作用。也是我们足阳明胃经经气运行的一个枢纽,具有通经活络、清降胃火、舒利关节的作用。解溪用补法能够健脾和胃,如果用泻法能够清阳明的这种热血,用于胃病,多食多热。另外解溪穴也可以用补法来治疗一些脾胃虚弱的疾病。临床一般我们以平补平泻这样的方法。另外可以起到清降胃火,轩敞阳明的这种精气,治疗胃热症和足阳明经脉。还有一些经脉的循行出病变的作用。

推荐阅读:

  1. 解溪穴位位置图和作用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zhongyiyangsheng/21666.html
本文标签:解溪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