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

艾灸的作用和禁忌 艾灸的好处和注意事项

网友投稿 中医养生 2020-04-01

艾灸是中医养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将晒干的艾叶制成长条形状再用火熏制人体,达到治疗某种疾病的作用。虽然艾灸有很多功效,但是也有很多事项需要注意,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艾灸的作用和禁忌。

艾灸的作用

1.排毒减肥

艾灸有利于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从而将体内的废物和毒素排出,便秘、脂肪堆积等难题也会得到改善。

2.温通经络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及营养物质的输布,若病邪侵袭及经络导致其闭阻不通则会引发疾病。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已达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症之效。

3.杀菌消炎

艾灸的过程中会产生药性烟雾,药性烟雾具有很强的杀菌消炎的作用,能治疗痔疮、前列腺、水泡、阴道炎等。

4.扶正祛邪

正气内存则邪不可干,艾灸通过对某些穴位施灸可以培扶人体正气,增强机体防病抗病能力。

艾灸的禁忌

1.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的体表部位,在冬季要注意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注意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窗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洁净。

2.特殊敏感部位不宜进行艾灸,如男性和女性的性器官,怀孕期女性的腰骶部和下腹部,人体的心脏部位,眼睛等容易受到伤害的部位等。

3.对于阴虚火旺以及邪热内炽的患者不宜采用艾灸治疗,如中风闭证、高热神昏、咯血吐血等症均为使用禁忌。

4.艾灸是用火点燃艾条后进行熏灸,处理不当容易引起局部皮肤烫伤,所以进行艾灸一定要谨慎,脸部一般不能进行艾灸。

5.经常活动的部位,关节部位等处不可使用瘢痕灸法进行艾灸,以免艾疮化脓后难以愈合。

也是就是为大家介绍的艾灸的作用和禁忌,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艾灸的好处与功效艾灸的禁忌

艾灸具有疏通经络,温经散寒和消瘀散结的功效和作用。对于精神过度紧张,极度疲劳的情况下不可以艾灸。
1、好处:艾灸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中医疗法,通过艾灸能够起到疏通经络、温经散寒的功效和作用,临床上对于治疗痛经以及腹部疼痛腹泻等症状,能够起到很好的缓解效果。
2、禁忌:艾灸虽然属于一种中医疗法,但是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进行艾灸治疗,在吃完饭过饱或者是极度紧张和疲劳的状态下是不可以操作的。

艾灸的作用 坚持艾灸对身体竟有这么多好处

艾灸也被称为灸法,是我国传统调理身体的方法,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坚持艾灸能为身体带来很多好处,例如调理经气,改善紊乱的生理化功能。生活中哪些人适合艾灸呢?其实艾灸也是有副作用的,建议仔细了解一下。

艾灸的作用

1.散淤散结

艾灸可以散寒,还能通过以热引热的方式让体内的热排出,对于机体有双向调节功能。临床上艾灸能用于治疗外科疮疡初起和痈病之证。

2.温经散寒

艾叶药性温热,艾火能渗透到皮肤层,这样就能起到温经行气的作用,适当的艾灸可以祛湿散寒、温经通络。如果有痛经、闭经和风寒湿痹等情况,可以通过艾灸改善症状。

3.升阳举陷

阳气虚弱会导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此时人体可能有滑胎、脱肛和久泻久痢等情况,此时可以用艾灸改善症状,艾灸能起到益气温阳、安胎固经等作用。

4.预防疾病

艾灸除了上述的功效和作用外,还能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有一定的保健效果。

艾灸的副作用

1.部分人艾灸后会有皮肤过敏和皮肤瘙痒的症状,此类人群要适当的减少艾灸。

2.艾灸时间不能过长,如果艾灸时间较长,会导致身体出现上火,例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

3.艾灸时操作不当,艾灰掉落可能会灼伤皮肤,产生水泡,泡水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局部感染。

4.患有皮肤病、阴虚发热人群不适合艾灸。此外,空腹、过饱、过饥醉酒或是极度劳累的人群,也不宜艾灸。

5.艾灸有一定的活血作用,所以处在妊娠期的女性,不能用艾灸治疗疾病,或是通过艾灸保健身体。

艾灸是常见的中医调理身体的方法,随着艾灸的发展,已经衍生出直接艾灸和间接艾灸等方法,具体的施灸手法也是不同的。艾灸能为身体带来一定的保健作用,能预防和调理多种疾病,不过大家在艾灸的时候,要寻找专业的医生进行,这样会更安全一些,不建议自己擅自使用艾灸。

灸后的五种反应失眠过敏 艾灸的禁忌有哪些

灸后的反应

1、失眠

灸后经常出现失眠症状,第一次灸后失眠也是反应,此时失眠,疲劳无力,嗜睡。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灸,这个时候睡眠少,但是不会出现疲劳无力的现象,因为灸而精神饱满。此时,不要因睡眠时间不足而烦恼,也不要故意用安眠药收集睡眠时间,主要看自己的能量是否充足,灸中脑很快就会改善脾脏的功能。

2、灸后精神反应

有很多人患抑郁症。这种情况下,在狂野的地方哭泣或喊叫,一定要发泄,不要忧郁,不要增加新的疾病。

3、灸后病情恶化的反应

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我们的人体是整体,这里有阴阳之分,不能只允许正气存在而驱除邪气。病邪在体内住了很长时间,他也不会轻易老实。因此,此时不可避免地会有反应。如果你想用艾灸刺激正气把我赶出去,顽强抵抗。此时正气不足,邪气旺盛时,当然会有各种不适。

4、灸的起火现象

很多人灸后口干舌燥,这也是灸的反应,这种现象表明阴阳正在调整,阳不胜阴,此时要多喝白开水。

5、灸后身体出现过敏现象

很多人认为灸后身体出现红疹,这时过敏很多,其实这些表现的症状都是真阳精神驱寒的表现。也是病邪在身体表面的反应。此时停止灸,病邪进入,侵蚀脏腑。如果此时皮肤表现严重,可以通过放血疗法使邪恶出现。大椎、足太阳膀胱经的针孔和委中穴出血,可以给病邪出处。

因此,在灸期间,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要吃肌肉过多,不要做爱,要吃清淡的食物,保持心情愉快,在室外运动和散步,光灸不锻炼也不行。要每天至少保持30分钟的锻炼,才能达到更好的疗效。

艾灸的禁忌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1、暴露在外面的部分,如脸要直接灸,以免形成疤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肉少、肌肉结合处,孕期女性腰骶部、下腹部、男女乳头、阴部、睾丸等不宜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艾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瘦骨立等禁止灸。

5、没有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禁止灸。

艾灸肚脐的八个注意事项 艾灸的作用有哪些

灸肚脐注意事项

1、灸时先灸左后灸右。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2、艾灸不可离脐部太近,否则易烫伤。

3、刚吃完饭或空腹不宜灸脐,灸后要喝比平时多的温开水,绝对不能喝冷水或冰水,有助于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4、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禁止灸、过饥、过饱、酒醉禁止灸、孕妇禁止、脐部有损伤或炎症者禁止灸等。

5、脐部损伤、炎症患者和孕妇无效。

6、刚吃完饭或空腹不宜灸脐。

7、艾线直接灸。将燃烧的线直接悬挂在脐上(1厘米左右)进行灸,感觉有热感。每次灸15~30分钟,每天灸1次,灸10次为1疗程。全年不定期灸3~5个疗程,秋冬灸效果更好。因体质素虚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较好。

8、神阙隔姜灸。将姜片穿刺数孔,复盖在脐上,点燃姜片啄灸,温暖舒适。每次灸15~20分钟,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开始灸最好。此法对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诸症有预防作用。

推荐阅读:

  1. 艾灸的好处与功效艾灸的禁忌
  2. 艾灸的作用 坚持艾灸对身体竟有这么多好处
  3. 灸后的五种反应失眠过敏 艾灸的禁忌有哪些
  4. 艾灸肚脐的八个注意事项 艾灸的作用有哪些
  5. 艾灸的作用是什么?艾灸的几个禁忌是什么?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zhongyiyangsheng/26008.html
本文标签:艾灸的作用和禁忌 艾灸的作用 艾灸的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