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疗养生

哪些豆类能有效降低血糖 糖尿病吃什么豆类好

网友投稿 食疗养生 2020-07-02

现在糖尿病已经不是说是一个很特殊的疾病了,糖尿病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都是很普遍的,所以我们就要严格的控制我们的饮食的,但是其实并不是所有的食物都是这样的,其实很多的是我们吃一些豆类是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的健康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能有效降低血糖的豆类食物。

哪些豆类能有效降低血糖

1.豇豆

粗纤维含量:1.4(每100g扁豆含1.4g粗纤维)

豇豆提供了易于消化吸收的优质蛋白质,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可补充机体的招牌营养素。此外,豇豆富含的磷脂有促进胰岛素分泌,参加糖代谢的作用,是糖尿病人的理想食品。

2.豌豆

粗纤维含量:1.3(每100g豌豆含1.3g粗纤维)

豌豆所含的止杈酸、赤霉素和植物凝素等物质,具有抗菌消炎,增强新陈代谢的功能。此外,豌豆含有较为丰富的膳食纤维,对糖尿病人是非常好的食物。

3.扁豆

粗纤维含量:1.4(每100g扁豆含1.4g粗纤维)

扁豆的营养成分相当丰富,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钙、 磷、铁及食物纤维。

4.毛豆

粗纤维含量:2.1(每100g毛豆含2.1g粗纤维)

毛豆中的卵磷脂是大脑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之一,有助于改善大脑功能,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不仅能改善便秘,还有利于血压和胆固醇的降低,对糖尿病心血管病人很有好处。

5.四季豆

粗纤维含量:1.6(每100g四季豆含1.6g粗纤维)

四季豆营养丰富,粗纤维含量高,但是如果烹饪方式不正确,很可能导致中毒。四季豆本身含有一定的毒素,对胃肠道有刺激性,引起胃肠道局部充血、肿胀及出血性炎症,可以使人体红细胞发生凝集和溶血。但这些毒素并不可怕,只要加热至100℃以上,使四季豆彻底煮熟,其毒素就会被破坏。

相信大家看完上文的介绍后,对哪些豆类能有效降低血糖已经有所了解了,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

为什么降低了热量摄取 却仍然处于高血糖的状况

降低热量摄取却仍然处于高血糖

血糖与碳水化合物的关联

造成糖尿病的最大原因是碳水化合物摄取过量,虽然肥胖也是主因,肥胖亦是碳水化合物摄取过多所造成,所以其实原因根本是相同的。

碳水化合物(如饭、面、土司等)在摄入体内后会先转化为葡萄糖,再由肠子吸收,正常人的血糖值不会因为吸收葡萄糖就等比例的升高,因为胰脏会分泌胰岛素将葡萄糖送进细胞里,而糖尿病患者会因胰脏无法生产足够的胰岛素而使血糖无法明显降低。

血液中的葡萄糖必须维持在一定的基准(血糖值70~140),太低的话身体就会产生不适感,有时甚至还会因此失去意识、危及性命,但是太高了也不行,并不是血糖本身不好,血糖其实是维持我们生命的要素之一。

那么糖尿病人每日进多少碳水化合物好呢?一般认为对单纯采用饮食治疗的病人,开始时碳水化合物200g/日,若经治疗后血糖下降,可逐渐增至250~300g/日;对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insulin)病情不稳定者,碳水化合物控制在200~250g左右,病情稳定后可增至250~350g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碳水化合物不宜超过250g,因某些原因不能进食者,要输入150~200 g葡萄糖以防发生酮症。

日常生活中也可多进食一些降血糖的食物,比如黑木耳、苦瓜、番石榴、洋葱、南瓜,每天喝2杯亦舒堂火麻生态茶,辅助降血糖的效果不错,是来自长寿之乡凤山、巴马一带的瑶医长寿方,包含有火麻仁、决明子、番石榴、黑木耳、莱菔子、葛根、黄精、槐米、桑葚等成分,当地人常喝,已有50多位百岁老人,没有一例死于三高疾病的。

血糖与发胖的关联

吸收葡萄糖的细胞主要是肌肉细胞、肝细胞和脑细胞,其中尤其是肌肉和肝脏细胞,会将进来的葡萄糖变成肝醣保存起来。

一般肝脏会贮藏70公克的肝醣,而肌肉会储存200公克的。最后肝脏和肌肉都无法贮藏而剩下的葡萄糖会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变成中性脂肪,然后储存在脂肪细胞中,导致体脂肪增加进而发胖。

若是没有用餐或饥饿等因素使血糖下降,首先储存在肌肉细胞和肝细胞的肝醣就会变回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若是肝醣用完的话,便会由脂肪细胞变回葡萄糖流入血液。

像是遇到山难或是其他的状况下,只要保持水分摄取,即使无法进食也会因身体贮藏的肝醣或脂肪细胞的转换,使血糖得以稳定足以存活。

值得注意的是,脑部是最需要葡萄糖的器官,所以当从事脑力劳动时自然会想要摄取甜食,若没有马上补充也没关系,因为身体里有贮存肝醣会自动转换。但若成天坐在计算机前没有运动,不断补充糖分,那么就有很高的风险罹患糖尿病了!

糖尿病病因

1.遗传因素

与1型糖尿病一样,2型糖尿病有较为明显的家族史。其中某些致病的基因已被确定,有些尚处于研究阶段。

2.环境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肥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及增龄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因素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3.年龄因素

大多数2型糖尿病于30岁以后发病。在半数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病时年龄为55岁以上。

4.种族因素

与白种人及亚洲人比较,2型糖尿病更容易在土著美洲人、非洲--美洲人及西班牙人群中发生。

5.生活方式

摄入高热量及结构不合理(高脂肪、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膳食会导致肥胖,随着体重的增加及缺乏体育运动,胰岛素抵抗会进行性加重,进而导致胰岛素分泌缺陷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

导致2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因包括肥胖、体力活动过少和应激。应激包括紧张、劳累、精神刺激、外伤、手术、分娩、其他重大疾病,以及使用升高血糖的激素等等。由于上述诱因,患者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及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逐渐降低,血糖升高,导致糖尿病。


推荐阅读:

  1. 为什么降低了热量摄取 却仍然处于高血糖的状况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shiliaoyangsheng/2103.html
本文标签:哪些豆类能有效降低血糖 高血糖吃什么豆类好 高血糖 降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