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

这些中药材去湿清热

网友投稿 中医养生 2016-07-01

去湿清热的中药材

花旗参

吃得过多生冷食物,引致脾虚,可喝花旗参茶,具健脾益胃之效。

荷叶

取自荷花之新鲜叶片,晒干使用。除了去湿利尿的作用外,亦有开胃消食之功效。

白术

乃菊科植物,其根部用作食疗。具健胃强身和对四肢乏力及食欲不振等具疗效。

土茯苓

土茯苓乃白合科植物,其根入药。具促进体内水分流动之功效,利尿并具安神之效。

薏仁

即薏米,主理去湿,亦具消除水肿及有益肠胃等功效,其利尿功效强。

木棉花

具除湿毒及清热功能。

茅根

即白茅的根部,是利尿去湿之好材料。

二陈丸祛湿热还是寒湿

二陈丸可以去除寒湿,一般不可以去除湿热。二陈丸是由半夏、橘红、茯苓、乌梅等中药制作而成的,属于一种中成药,能够达到理气和胃的功效,同时还具有燥湿化痰的作用,可以帮助体内的寒湿气排出,有利于改善寒湿气过重所引起的身体水肿和大便黏腻、小便不利等症状。通常可以帮助改善脾胃功能,有助于缓解脾胃功能虚弱所引起的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对于恶心呕吐和胃肠道蠕动慢也能起到调理效果。二陈丸在服用期间必须要合理的安排饮食,应以温热性的食物为主,尽量避免吃一些寒凉性食品。

祛湿吃什么好 祛湿吃它竟然有这奇效

由于现在刚刚从秋季进入冬季,天气变化很快,有时候会时不时就下雨。因此湿气重。体内湿气过重,会让人觉得身体四肢沉重、发困。并且皮肤也会因此出现皮炎过敏等症状,严重可能会出现肠胃炎。那么如何祛除体内湿气呢?祛湿吃什么好?,我们看看中医的解决方案吧。

祛湿吃什么好

1、地瓜

地瓜所含的纤维质松软易消化,可促进肠胃蠕动,有助排便。好的吃法是烤地瓜,而且连皮一起烤、一起吃掉,味道爽口甜美。

2、燕麦

燕麦能滑肠通便,促使粪便体积变大、水分增加,配合纤维促进肠胃蠕动,发挥通便排毒的作用。将蒸熟的燕麦打成汁当作饮料来喝是不错的选择,搅打时也可加入其它食材,如苹果、葡萄乾,营养又能促进排便!

3、薏仁

薏仁可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水分代谢,发挥利尿消肿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水肿型肥胖。薏仁水是不错的排毒方法,直接将薏仁用开水煮烂后,适个人口味添加少许的糖,是肌肤美白的天然保养品。

4、小米

小米不含麸质,不会刺激肠道壁,是属于比较温和的纤维质,容易被消化,因此适合搭配排毒餐食用。小米粥很适合排毒,有清热利尿的功效,营养丰富,也有助于美白。上

5、红豆

红豆可增加肠胃蠕动,减少便秘,促进排尿。可在睡前将红豆用电锅炖煮浸泡一段时间,隔天将无糖的红豆汤水当开水喝,能有效促进排毒。

6、胡萝卜

胡萝卜对改善便秘很有帮助,也富含β-胡萝卜素,可中和毒素。新鲜的胡萝卜排毒效果比较好,因为它能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打成汁再加上蜂蜜、柠檬汁,既好喝又解渴,也有利排毒。

7、山药

山药可整顿消化系统,减少皮下脂肪沈积,避免肥胖,且增加免疫功能。以生食排毒效果好,可将去皮白山药和菠萝切小块,一起打成汁饮用,有健胃整肠的功能。

8、牛蒡

牛蒡可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并有调整肠道功能的效果,所含的膳食纤维可以保有水分、软化粪便,有助排毒、消除便秘。可作成牛蒡茶随时饮用,长期服用。

湿气的症状有哪些

1、头部:当时期首先侵蚀的时候,头部是首先会反应出来的部位,当湿邪初侵袭身体时,可呈现头昏沉重地,像裹着一块布;身体困重,四肢沉重,浑身不舒适,似乎身上附着重物。此外,还会有发热、微微怕冷怕风,流清鼻涕等表湿证,除湿气,祛湿健脾,是冬季女性和中老年人热门的话题。

2、关节:如果体内已经侵蚀到关节的时候,关节也会出现一定的病症,部分气血运行不畅,会有四肢关节酸痛沉重,关节屈伸不利等表现。

3、消化效果:湿邪困扰脾脏,危害其正常运化效果,会表现出胸闷腹胀、食欲欠佳、饭量降到、不成形等。而因脾虚运化不利而致使“内湿”时,还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却不想饮水、倦怠乏力等气虚、湿困的表现。

4、小便及妇女带下,而且大便也会表现的比较稀:湿邪还有一个特征也是“趋下”,轻易伤及人的腰以下部位,中医养生,健脾“化湿”。小便混浊、大便溏泄、妇女白带过多、阴部瘙痒等特征都相对经典。

5、舌苔:舌苔厚腻是湿病的经典表现,它常在机体还没有表现出突出病态态势时就有所表现。看舌苔以清晨刚起床的为准确。

6、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体内肯定是有湿气在侵蚀。大便后总有某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征。体内有湿的人,大便后一张纸是不够用的,得多用几张才行

关于湿气的问题,小编就先跟大家说到这里。同时也建议大家,平常要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同时,多吃水果蔬菜,多运动,运动也可以除湿气。并且还能预防各种各样的疾病。

如何艾灸祛湿

  艾灸是中医传统物理疗法,功效是温阳散寒、除湿,所以艾灸有祛湿功效。如果患者有湿邪可以艾灸曲池穴、三阴交穴、阴陵泉穴、中脘穴等,以上穴位均有祛湿作用。

  在艾灸祛湿期间,患者饮食应该注意不要进食肥甘厚腻食物,以上食物可以加重湿邪症状,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平时注意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睡眠。

春季健脾祛湿三食谱

春季是保健养生的最好时机,春季保健关键要健脾祛湿,“健脾祛湿”为医疗保健名词。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若为湿所困,则运化失常,表现为大便稀溏,腹满腹涨,不思饮食,嗳腐吞酸等,其病机为湿邪困脾,故要健脾祛湿。那么春季如何健脾祛湿呢?下面就为大家推荐几款适合春季养生保健食用的中医滋补食谱,健脾祛湿更滋补。

沙葛猪骨汤

功效:清热祛湿,健脾开胃

材料:沙葛500克,猪扇骨500克,眉豆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蜜枣2个,姜2片,水10碗

做法:赤小豆、眉豆、扁豆洗净,浸泡1-2小时;猪扇骨斩大件,洗净,汆水捞起;沙葛洗净,去皮,去筋,切块;煮沸清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20分钟,转小火煲一个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食用。

山药茨实薏米汤

功效:此汤有健脾醒胃、去湿抗疲劳作用,对于脾虚湿重、精神不振者尤宜

材料:每次可选用怀山药15克,茨实15克,炒薏米15克,炒扁豆15克,北芪12克,白术10克,猪排骨200克。

做法:先用水浸泡怀山药,以去掉硫磺之味。扁豆、薏米用锅炒至微黄,猪排骨洗净血污并斩件,茨实、北芪、白术用清水洗净,然后将全部用料放进汤煲内,用中火煲1个半小时,调味即可。

三花薏米炒扁豆瘦肉汤

功效:清热祛湿、解脾虚湿困

材料:木棉花20克,鸡蛋花、槐花各2克,薏米、扁豆各30克,陈皮1/4个、猪瘦肉400克,生姜2片。

做法:各配料洗净,稍浸泡,陈皮去瓢,猪瘦肉洗净,整块不用刀切。一起与生姜放进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推荐阅读:

  1. 二陈丸祛湿热还是寒湿
  2. 祛湿吃什么好 祛湿吃它竟然有这奇效
  3. 如何艾灸祛湿
  4. 春季健脾祛湿三食谱
  5. 夏季泡脚可祛湿防暑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zhongyiyangsheng/13848.html
本文标签:祛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