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

一到夏天就没食欲 试试三款药膳方

网友投稿 中医养生 2017-05-10

胃口下降、食量变小,看到美味的食物也不想吃……一到夏天就有很多人出现这种现象,你肯定中招了吧!长期这样会导致营养跟不上、体重减轻、整个人没有精神。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1、饭食温度过高

夏季气温较高,对于摄入热气腾腾的食物,我们都会感到排斥。建议将食物放至温热再开始食用。但不建议直接食用剩菜剩饭。

2、为了避免出汗而减少了活动量

夏季一活动就会出汗,所以人们会可以减少活动量来避免出汗。但是活动量的减少,会导致机体新陈代谢减慢,能量消耗减少,胃肠蠕动减缓,从而进食的需求也会减少,导致食欲下降。

3、饮水量少

夏天气温高,出汗增多,体内水分流失增多,如果饮水量少,会影响消化液的分泌。

4、饮水量太大或果汁喝太多

夏季出汗增多,如果大量饮水,胃内的消化液被冲淡,会影响消化功能而导致食欲不振;大量饮水会将有限的胃容积占用,也会导致食欲不振。另外,有人还会喝大量的果汁等甜饮料解渴,果汁等甜饮料中的糖分会使血糖升高而影响食欲;如果经常喝冰镇的饮料,还会妨碍脾胃的正常功能,造成脾胃功能失调,引起腹胀、腹泻。

长期食欲不振会引起机体营养素的缺乏,进而影响身体健康。试试【3款“药膳方”】吧!

1、百合苦瓜炒鸡丝

用料:鸡腿2只、苦瓜200克、鲜百合100克、香菇50克、淀粉适量

功效:消暑、清热、安神。

2、荷叶乌鸡薄荷汤

用料:鲜荷叶1张,乌骨鸡1只,枸杞子6克,薄荷10克,料酒10毫升,胡椒粉3克,盐4克,生姜5克,葱10克,味精2克。

功效:具有清暑利湿、升发清阳的作用。适用于中暑及预防夏季风热感冒等。

3、冬瓜薏米老鸭煲

用料:净鸭肉300克,冬瓜200克,薏米50克,生姜8克,葱5克。辅料:料酒8克,味精少许,盐4克,胡椒粉2克,油适量。

功效:清热健脾益气。

史上最全中药美容秘方 盘点美容养颜的常用药膳

银耳鸡汤

【原料】银耳20克,鸡汤300毫升,花椒粉少许。

【做法】银耳加水浸泡6小时,洗净,放入温水浸泡至完全膨胀。鸡汤加银耳,武火烧开后倒入蒸锅中,用文火蒸30分钟,加少许花椒粉即可食用。每天一次,经常吃是有效的。

【功效】益气补肺,滋阴润肤。适用于肌肤粗糙无华、早生皱纹等症。

百合莲花汤

【原料】百合100克,莲子50克,黄花15克,冰糖适量。

【做法】用水洗百合、黄花,放入盆中的莲子去掉两头和皮,刺心洗净,放入汤盆中的汤盆中加入清水500毫升,上笼用大火蒸后,加入冰糖,蒸一会儿。早晚空腹服,每天1剂。

【功效】润肺止咳,养心安神,健肤美容。适用于肺热干咳、健忘、早衰、皮肤粗糙、脸部皱纹增多等症状。

五色汤

【原料】青皮10克,白木耳5克,黑豆20克,红枣15片,黄花菜10克。

【做法】将青皮布包起来,加入适量的水,和黑豆煎白木耳、枣、黄花菜用温水浸泡后,捞出锅炖,豆子熟了就停火,加入调味料稍微(味道清淡),去掉青皮包吃。每次说一剂,都可以经常吃。

【效果】和五脏,调节血气,消除皱纹,适合预防和治疗脸部过早出现皱纹。

枣牛奶白菜汤

【原科】白菜250克,枣8枚,牛奶100毫升,鸡蛋1枚,米酒、精盐、葱花各适量。

【做法】将大白菜心洗净切5厘米长的段,沸水氽过捞出;红枣加清水2碗,煮半小时至1小时,加入牛奶、精盐、米酒、葱花,待滚沸后入白菜心,再滚沸打入鸡蛋,迅速搅散成蛋花即可。可做早晚餐服食。

【功效】补血养颜,洁肤润肤。适合面容憔悴,皮肤粗糙。

胃溃疡如何调理 三种药膳可改善

1.鸡蛋炖三七

做法:鸡蛋一个,蜂蜜30克,三七粉3g,将鸡蛋打入碗中搅拌,加入三七粉拌匀,隔水炖熟再加蜂蜜调匀服食,每日1剂。

功效:三七止血抗炎;蜂蜜补中益气,健脾胃;此方可舒肝理气,和胃健脾,适用于上腹疼痛,呕吐、伴恶心、嗳气等。

2.佛手扁薏粥

做法:佛手10g,白扁豆、薏米、山药各30g,猪肚汤及食盐适量。将佛手水煎取汁,去渣,纳入扁豆、薏米、山药及猪肚汤,煮为稀粥,略放食盐调味服食,每日1剂。

功效:佛手芳香理气,健胃止呕;白扁豆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胸闷腹胀;薏米、山药健脾益胃;猪肚汤补虚损、健脾胃;适用于胃脘灼热疼痛,口干口苦,心烦易怒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等。

3.蒲公英和龙胆草

蒲公英与龙胆草可以煎服,也可做汤炖服,但是味道会苦,尤其是蒲公英的味道苦中带涩,需趁热服用。龙胆草,是治疗胃溃疡的良药。

秋季进补进行时 推荐十款老人进补药膳

秋季进补进行时,进补是老人秋天的养生主题,药膳是不错的选择。那么秋季老人药膳养生餐该怎么做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10款秋季老人药膳养生餐的做法大全,供参考。

1、当归炖子鸡

原料:当归30克,子母鸡1只。

制作:将子母鸡宰杀去毛、去肚肠。将当归填入鸡腹,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先大火煮沸,打去浮沫,再小火煨至烂熟。

功效:补血益气、和胃止痛。

2、二柑汁

原料:广柑500克,橘柑500克,白糖50克。

制作:将广柑、橘柑去皮,去核,用白布绞取汁液,装入杯中。将杯中加入白糖,拌匀即成。

功效:生津止渴、清心安神。

禁忌:脾胃虚寒者忌食用。

3、银耳莲子羹

原料:莲子50克,银耳30克,冰糖100克。

制作:将莲子、银耳分别用清水泡发,捞起。把莲子、银耳、冰糖同放入碗中,加清水适量,入蒸笼用武火蒸1小时即可。

功效:防癌抗癌、降血压、强心安神、滋养补虚。

4、萝卜羊肉汤

原料:萝卜1000克,羊肉500克。

制作:将羊肉片去筋膜,切成约2.5厘米见方的块,先入沸水锅内焯约2分钟,除去血水,捞出沥水后放在锅内。萝卜削去表皮,冲洗干净,切成约3厘米的滚刀块(菱角块)待用。先将羊肉锅置武火上烧沸后,改用文火煮约30分钟,放入切好的萝卜同煮至羊肉熟烂即成。

功效:补虚、清热、消痰。

5、蜜饯白果

原料:白果1000克,白砂糖500克。

制作:鲜白果砸去硬壳,用清水淘洗干净,用沸水稍焯,捞出后撕去外膜,抠去心,漂洗后再放入锅内,置中火上煮沸后约40分钟,再捞出沥净水分待用。将白果仁放在方盘内晾凉,撒放白砂糖和匀,装入洁净的小坛内,封口,密渍24小时后,即成。

功效:温肺益气,定喘咳,缩小便,止带滞,止泻,益脾。可供慢性气管炎、肺气肿、遗尿症患者食用,但不宜多食。

6、川明参排骨煲

原料:川明参20克,料酒10毫升,猪排骨400克,盐4克,味精2克,猪肉馅100克,菜胆50克,鸡精2克,生姜5克,胡椒粉3克,葱10克,鸡蛋3个。

制作:将川明参洗净,浸泡2小时,猪排骨洗净,在沸水锅内氽去血水,剁成5厘米长的段,肉馅加入盐、料酒,制成肉丸,鸡蛋在锅内摊平,煎成蛋皮,包上肉丸,制作成蛋饺备用,菜胆洗净,生姜拍松,葱切段。将排骨、川明参、生姜、葱、料酒放入煲内,加清水约2800毫升,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45分钟,加入蛋饺、菜胆、盐、鸡精、胡椒粉,煮熟,加入味精即成。

功效:清肺、化痰、平肝、和胃、解毒。

适用于痰火咳嗽、喘逆、头晕、呕吐、目赤、白带、疔毒疮疡等症。西医用于肺炎、支气管肺炎、肺气肿、高血压、盆腔炎、结膜炎、疔疮等病症的辅助调养。

7、茯苓烧肉丸

原料:茯苓20克,莴苣50克,五花肉400克,料酒10毫升,生姜5克,鸡精2克,葱10克,胡椒粉3克,胡萝卜50克,素油50毫升,盐5克,味精2克。

制作:将茯苓碾成细粉,五花肉去皮,剁茸,加芡粉、茯苓粉等炸成肉丸,生姜切片,葱切段,胡萝卜莴苣切块。将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烧6成热,下入生姜、葱爆香,随即下入肉丸、胡萝卜、莴苣、清汤、料酒,烧熟,加入盐、味精、鸡精即成。

功效: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适用于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高血脂、高血压患者忌食。

8、天冬烧乳鸽

原料:天冬20克,葱10克,乳鸽1只,盐3克,胡萝卜30克,味精2克,番茄汁20毫升,鸡精2克,料酒10毫升,胡椒粉3克,生姜5克,白糖15克,酱油10毫升,素油35毫升。

制作:将天冬用清水浸泡1夜,切薄片,用蜂蜜浸泡2小时,胡萝卜去皮,洗净,切块,乳鸽用清水溺死,去毛、内脏及爪,切块,生姜切片,葱切段。

将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烧六成热时,下入生姜、葱爆香,随即下入乳鸽、料酒,炒变色,加入天冬、胡萝卜、白糖、酱油及清汤少许,烧熟,加入盐、味精、鸡精、胡椒粉、番茄汁即成。

功效:具有滋阴清热、润肺生津。适用于阴虚发热、咳嗽咯血、肺痿、消渴、便秘、咽喉肿痛等症。西医用于肺结核、咽喉炎、糖尿病、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病症的辅助治疗。

9、桂花核桃冻

原料:鲜桂花15g,核桃250g,奶油100g,白糖适量。

制法:将核桃捶破取仁,加水磨成浆汁。将一个铝锅洗净,加入冷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加入白糖拌匀。将核桃仁浆汁、白糖汁混合拌匀,放人奶油和匀后置武火上烧沸,出锅倒人铝盒中。待冷后最好放人冰箱内冻结。食用时,用刀划成小块,装入盘中,撒上桂花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生津止渴。适用于痰热咳喘、肾虚腰痛、肠燥便秘等症。

10、银杏鸡丁

原料:嫩鸡肉500g,白果200g,蛋清2个,盐3g,糖3g,豆粉10g,香油3g,葱段15g,猪油500g,汤50g。

制法:将鸡肉切成1.2公分见方的丁,放在碗内,加入蛋清、盐、豆粉拌和上浆,白果剥去硬壳,下热油锅爆至六成熟时捞出,剥去薄衣,洗净待用。将炒锅烧热,放入猪油,待油烧至六成熟时,将鸡丁下锅用锅铲划散,放入白果炒匀,至熟后连油倒人漏勺内沥去油。

原锅加入猪油25g,放人葱段开锅,随即烹人料酒,加入汤、盐、味精、倒入鸡丁和白果,颠翻几下,用豆粉着芡,炒勺后淋入麻油,再颠翻几下,起锅装盘即成。

功效:定痰喘、止带浊。适用于老年咳嗽,哮喘,小便频数及崩漏、带下等症。

惊蛰节气养生药膳篇 四药膳祛湿健脾

惊蛰节气养生吃什么?惊蛰节气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这个时节虽然天气逐渐回暖,但是还是会有点湿冷,所以在这个时节,养生关键要注意祛湿健脾胃。那么惊蛰节气祛湿健脾胃吃什么呢?今天小编向大家推荐几款各具特色而又适合家庭烹制的祛湿药膳方,一起来看看吧。

●绵茵陈蛇舌草煲鲫鱼

功效:清肝热、祛湿困。

材料:绵茵陈20克、蛇舌草20克、鲫鱼1条(约400—500克)、猪瘦肉100克、蜜枣2个、生姜3片。

绵茵陈性平、微寒、味苦,有清热利湿、去黄疸和降血脂、降血压的作用,白蛇舌草性凉,味甘、淡,具有清热散瘀、消痈解毒的功效,鲫鱼能和胃肠、通阴利水、温中下气。配伍开胃益脾的蜜枣,使其既不寒凉峻利又祛湿健脾。

烹制:各药物浸泡、洗净并蜜枣去核;鲫鱼宰洗净,煎至微黄。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2小时,下盐、油便可。为3—4人量。

●木棉花炖水蛇

功效:祛湿毒、通经络。

材料:木棉花18克、圆肉15克、水蛇400克、猪瘦肉150克、生姜3片。

木棉花为祛湿药物,其性凉,味甘、淡,能清热、利湿、解毒、止血。水蛇能补气血、强筋骨、通经络、祛风除痰、养颜润肤。配伍益气生津、润肺健脾的蜜枣及补阴益髓的猪瘦肉,汤味更醇和可口。

烹制:木棉花、圆肉浸泡,洗净;水蛇、猪瘦肉洗净切段和块,置沸水中稍滚片刻,再洗净。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2小时即可,饮时下盐。为3—4人量。

●鲜土茯苓煲猪月展

功效:祛湿健脾。材料:新鲜土茯苓250克、猪月展肉500克、生姜3片。

干品的土茯苓煲龟等已为人所知,采用鲜土茯苓煲猪月展,其气味更鲜美醇和可口。鲜土茯苓性平,味甘、淡,具利水渗湿、健脾调中之功,如《本草纲目》说它能“健脾胃、强筋骨、祛风湿,利关节,止泄泻”。

烹制:鲜土茯苓洗净。切片;猪月展洗净,切块。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2小时,下盐即可。为3—4人量。

●川贝母海蜇皮猪瘦肉汤

功效:去痰湿、止鼻鼾、消痰涎。材料:川贝母12克、海蜇皮80克、猪瘦肉200克、生姜3片。

春湿困重时,平素鼻鼾声重的人此时更重;平素少鼻鼾声的人此时亦有。鼻鼾多因痰多或肥胖引起。川贝为有名的化痰止咳药,能清燥化痰、散结除热、润肺止咳,以其配伍海蜇皮煲猪瘦肉则有化痰涎、顺肺气、止鼻鼾的作用。

烹制:川贝、海蜇皮分别洗净,稍浸泡,晾干;猪瘦肉洗净。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水1750毫升(7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1个半小时,下盐便可。为2—3人量。

推荐阅读:

  1. 史上最全中药美容秘方 盘点美容养颜的常用药膳
  2. 胃溃疡如何调理 三种药膳可改善
  3. 秋季进补进行时 推荐十款老人进补药膳
  4. 惊蛰节气养生药膳篇 四药膳祛湿健脾
  5. 补药膳应先要识药性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zhongyiyangsheng/18855.html
本文标签:药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