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

足三里穴位功效很强大 不能乱灸不然会生病

网友投稿 中医养生 2017-05-15

足三里的大名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它是调脾胃的大穴,是扶正的强壮穴,也是延年益寿的长寿穴——“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五输穴之一,其性属土经土穴。而胃为水谷之海,能包容五谷,荣养四旁。胃和脾相表里,均为仓廪之官。主要职责是受纳、运化水谷,输布精气、津液于全身。足三里为胃经之主要穴位,它有理脾胃、调气血、主消化、补虚弱之功效。


常灸“足三里”能调整消化系统使之功能旺盛,吸收营养增加能源,对全身各系统都有强壮作用。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特别注重脾胃,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生化的源泉,是生命的根本。而灸“足三里”有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补中益气,导气下行,强壮全身,延年益寿的作用。

于是乎,不分年龄大小,大家都灸起了足三里,却不知灸足三里是有讲究的,不可盲目灸,一起来看看:

一、小儿忌灸三里,不然反生病

古医书说“小儿忌灸三里,三十外方可灸,不尔反生病”,是因为足三里有引气下行的作用。 处于生长期的小儿乃纯阳之体,生发之气旺盛,长灸足三里使气下泄,可导致生长迟缓、气血不和、易生病,故而孩子不宜常灸足三里。

然而,古医书说的不一定适合现代,古医书指的是正常情况下孩子不宜灸足三里,但如今的孩子很多都已不是纯阳之体,常吃各种冷饮零食,导致体内寒湿气重,导致脾胃虚弱,这种情况适当灸足三里也未尝不可。

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孩子最好不要灸足三里,若是孩子出现脾胃虚弱、积食厌食的情况,首选艾灸中脘、脾俞、胃俞、四缝,其次才是适当的艾灸足三里,以配合调理,如有出现腹泻,还要加上神阙。

小儿艾灸原则:

小儿艾灸穴位在于精,意外小儿多为纯阳之体,阳气充足,艾灸重在补阳。 因此小孩艾灸穴位不在多而在精,不要像大人一样,把小孩全身灸一遍,一是没必要,二是有可能扰乱小孩原本气血状况,艾灸一些主要穴位即可,不必艾灸过多穴位。

2岁的以内的孩子,每穴艾灸5分钟左右,热度温温的即可,就是用温和灸,3-5岁的孩子,可以每穴艾灸5-10分钟,也可以大椎和身柱回旋灸一共10-15分钟,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艾灸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关于时间,不要看得很死,要灵活运用,如果孩子配合的很好,那么我们就多灸一会,如果孩子不配合,那么我们就只能少灸一会,少灸了,灸量不够,效果肯定会打折扣。孩子保健灸,隔天一次或一周2-3次,长期施灸也没副作用,不过孩子如果已经很健康了,就不必总艾灸。

二、12岁后方可灸足三里

古医书说“小儿忌灸三里,三十外方可灸,不尔反生病”,难道三十前就真的都不适合艾灸足三里了吗?上文我们讲了小儿不宜艾灸足三里,但是30岁以前不能艾灸足三里的说法不全对——我认为孩子12岁以后就可常灸足三里。

上文我们说小儿要少灸足三里,是因为小儿脏腑发育不完全,且为纯阳之体,若是艾灸足三里会把阳气引到下焦,脏腑就得不到足够的滋养,然后就会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

而到12岁以后,人的脏腑已初步发育完成,这时候艾灸足三里引气下行,也不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可以脾胃调和,促进水谷精微的吸收,何尝不可灸呢?

三、30岁以后需多灸足三里

关于30岁以后要多灸足三里的话题,我们前天讨论过了,但不妨在这里补充说明,也算是体现它的重要性吧。我所知道的是,30岁以后需常灸足三里以下气,因为30岁以后人体浊气容易上泛,灸足三里可使浊气下降,强壮全身。

古医书说"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阳气逐渐衰弱,所以三里下气也。"也就是说,30岁以上的人阳气逐渐衰弱,灸足三里穴可补气壮阳,不然会出现气短、两眼昏花等现象。

把人的寿命按100岁,进行黄金率分割,人从出生到38岁时,生命力(阳气)达到最高峰。过了38岁生命力开始下降,到61.8岁时就降到接近最低的位置,如果及时灸足三里穴就可补气壮阳,就可延缓衰老,达到长命百岁。

足三里的功用及益处

足三里是我们足阳明胃经上的一个很重要的穴位,他在小腿外,七眼下三寸胫骨外一指的位置,首先,足三里这个穴位能够治疗胃痛呕吐腹胀腹泻便秘等等很多胃肠的疾病,另外,刺激足三里对我们下肢的这种微软疼痛也有治疗作用,再有,足三里对心慌,出现这种早搏还有眩晕等这些疾病的效果也是比较好的,足三里也是一个强壮保健的要穴,像我们中老年人还有体质虚弱的人,我们可以经常的敲打一下足三里,这样的话能够增强我们的体质,提高免疫力,可以预防很多种疾病,同时,在足三里这个地方去做针灸,也可以增进我们的体质促进血液循环畅通经络,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艾灸足三里的神奇功效

艾灸足三里通常可以起到解除疲劳和预防衰老以及增加体力的功效,同时可以起到强壮精气神和保健的作用。艾灸足三里有利于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加快和血液循环,同时可以促进体内的毒素垃圾排出,缓解身体出现的肤色异常和身体乏力症状,同时还可以加快体内的脂质代谢,改善身体出现的精神倦怠等多种症状。平时要加强自身的保暖措施,吃含蛋白质和维生素较高的食物,增加自身的营养,降低疾病感染风险。

艾灸足三里的方法 艾灸足三里的方法和时间

灸足三里穴,一般进行温和灸,操作时点燃艾条一端,对准足三里,约0.5-1.0英寸左右进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有热感即可,一般每侧灸10-15分钟,皮肤稍微红晕老年人每天睡觉前30分钟左右可以灸。有经验也可以进行化脓灸,每天灸足三里穴一次,一次约15分钟以上。穴位出现小水泡后停止灸,保持局部皮肤清洁,水泡自行吸收后再灸。

灸的方法很多,但普通人用灸足三里的方法取得养生保健的效果,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1、艾灸:取极细的天鹅绒,制作麦粒大小的圆锥形电线,直立放置在穴位上,用线香从顶端轻轻接触,均匀燃烧。第一根线燃烧到一半,知道热就用手指掐,或者快速捏,把第二根线放在原来的地方,燃烧到一半,知道疼痛就会消失或者消失,继续灸第三根线……灸一根线就是1壮,一般每次灸9壮,局部红就行了。每月初一至初八施灸。灸时要注意避免风。

2、艾条灸:艾条灸可以自己操作,不需要别人帮忙。一般进行温和灸,操作时点燃艾条的一端,对准足三里,约0.5-1.0英寸进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感到温暖舒适即可,一般每侧灸15-20分钟,皮肤稍微红晕,每隔一天灸一次,每月10次左右。老年人每天睡觉前30分钟左右可以灸。灸时要注意避免风。

足三里穴位有什么作用 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A:补中益气

老中医告诉我们,足三里这个位置进行按摩或者是针灸具有很好的补中益气的效果,非常适合那些中气不足的患者进行。我国的针灸名著中具有记载,对足三里穴进行针灸,能够很好的强壮身体,同时还具有保健的效果。

B:止泻功效

说道足三里穴的作用,其中最为明显的就要数止泻了,如果是一些由于脾胃虚弱或者是虚寒所导致的腹泻情况,刺激足三里穴能够很好的令身体恢复健康。另外,如果是由于积食所引起的腹泻可以按摩足三里穴,不过如果是由于痢疾或者是湿热所引起的拉肚子情况,直接按摩足三里穴并不能够起到显著的作用,这个时候一定要和其他的穴位一起搭配治进行疗。

C:止痛作用

如果出现了腹部疼痛的情况,无论是由于气滞还是气虚、血虚以及积食、胃虚或者是脾虚等等所引起的腹部疼痛情况,按摩足三里穴都能够很好的缓解,或者是在这个穴位上进行针灸,大约三四分钟就能够很快的止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由于火热所引起的腹部疼痛情况,那么最好不要按摩足三里穴,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其他问题,这个时候可以在清热穴上进行按摩。

D:安神作用

在足三里穴上面进行按摩,具有很好的安神镇静的作用,对于失眠还有烦躁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另外,如果身体出现失眠的原因是心脾两虚所引起的,在足三里穴进行针灸是最好的选择。

E:促进食欲

在足三里穴上进行按摩或者是针灸之后你会发现,饭量明显的增加,所以如果小孩出现了食欲不振的情况,可以适当的对足三里穴进行按摩,能够很好的令孩子恢复正常。

F:祛除风湿

风湿病是很多人在老年之后的一个痛苦折磨,想要令身体恢复健康,那么强健脾胃是最根本的要求之一,这样才能够很好的清除体内多余的湿气,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足三里穴属于胃经合穴,所以对这个穴位进行刺激能够起到利湿的作用,很好的促进风湿病人恢复健康。

推荐阅读:

  1. 足三里的功用及益处
  2. 艾灸足三里的神奇功效
  3. 艾灸足三里的方法 艾灸足三里的方法和时间
  4. 足三里穴位有什么作用 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5. 足三里穴位有什么作用 常按足三里食欲增加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zhongyiyangsheng/18865.html
本文标签:足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