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

补血养气 这4条“高压线”碰不得

网友投稿 中医养生 2021-07-27

气血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被认为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特征的反应与载体,气血通畅、旺盛与否直接关系着“人”这个生命体的健康程度,乃至于影响着其寿命。所谓气血淤则百病至、衰老起,说的就是这个理。当今社会气血的重要性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并总结出了很多补血养气的方法。但是很多人虽然一味的想要补气血,却并不注意一些生活中的小细节,往往让这些补气血的努力付之东流。

养气血首忌:经常熬夜

本公子在大学四年期间有长达两年的时间处于经常熬夜,作息混乱的状态,那个时候白天经常顶着两个浮肿的眼袋和大大的黑眼圈,精神萎靡,时而感精力不济、体力下降,说话声音变得小而细,有时候甚至还会有轻微的耳鸣、目眩等症状出现。后来觉得这样的状态实在是有损身体,本公子下定狠心调整作息、早起早睡,很快便消除了上述的症状,整个人神完气足,身体也很快强健起来。

这里用本公子的亲身事例就是想要告诉大家,气血既然要养,那么就应该给于身体一个规律而固定的时间段充分的休息与修复。中医中认为夜晚不同的时辰对应着身体不同的五脏活动,因此必须保证身体在夜晚时候处于睡眠状态,让五脏自行修复,吐纳精气。只有五脏健康强壮,才能保证气血有一个旺盛的源头。从现代医学角度考虑,经常熬夜,睡眠不足则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从而易引发多种自律神经失调症状。

因此想要养气血,保证自身气血旺盛,首先不能做的就是经常熬夜。

养气血二忌:久静不动

《灵枢·痈疽》曰:“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讲的是食物由胃中消化,其中精华化为津液,渗入血液中。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血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各种营养物质输送给周身各个部分器官,滋养肌肉、骨骼、脏器。而气納于五脏,起于脾胃,靠血推送全身,对身体起温煦、固摄、防御的作用。因此气血要发挥生命承载的作用,首先就要保证气血的通畅运行。

“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如果久静不动,疏于劳作,气血的运动就会很容易变得缓慢下来,气血搬运缓慢,周身难以得到及时的滋养,难免会导致精力下降,容易疲劳,各种病症随之发生。因此养气血并不能以静养之,一年不论春夏秋冬,都应该保持一定的锻炼,活络周身肌肉肺腑,保证气血运行畅通。

养气血三忌:七情频发,精疲神伤

《金匮要略方论》中提到:“千般灾难,不越三条”,即六淫、七情、饮食劳伤,其中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一般情况下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各种情绪的出现对于人来说如同自然界固有的风雨云雾变化,是正常现象。

人的情绪、精神活动是以气血为物质基础的,而气血起于五脏,作用全身,又反哺滋润五脏,因而也可以说人的七情变化是五脏六腑的表征,如果七情变化过度,就会导致脏腑气机紊乱,有可能伤及气血,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传统中医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就是基于此。过怒易导致肝气横逆,气血逆行,严重者如演义中的周公瑾甚至会呕血昏厥;过喜则易致精神涣散,狂乱失神等,典故范进中举说的就是范进中举人后狂喜而疯的故事;思虑过甚,甚至空怀妄想,容易导致气结不行,积聚于中,久则伤正,出现食少纳呆、腹胀等症状;忧伤过度损伤肺气,还会波及脾气,使“气闭塞而不行”,致意志消沉、精神不振,古时伍子胥一夜白头就是因为忧愁过度;恐惧过度会伤及肾气,有损肾精,导致气血不足,神无所归。所以要养气血,情绪变化就不可过度,否则养气血就只是空谈。

养气血四忌:减肥过度,食无所补

现如今减肥成为很多人注重的事情,很多人为了控制体重,减少脂肪,故意节食甚至断食。但是恐怕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是,减肥过度,却又节食、断食易致气血不足,甚至气血亏损。

食物进入胃中消化,精华进入血内,其中水谷之气与肾中精气相合,这就是气血的主要来源。如果食物来源没有得到保证,那么气血也就没有了外部来源,长此以往就会造成气血不足,身形消瘦,内分泌系统混乱,甚至女性生殖器也会因此而过早衰老。加之有人为了增加减肥效果,在节食、断食期间仍然保持较大强度锻炼,使得气血用而不补,更会亏损身体气血。

所以减肥切忌过度,合理搭配饮食,控制热量、脂肪含量,保持营养均衡,再努力锻炼,才是健康有效的控脂减肥方法,不仅不会影响气血,甚至因为锻炼还会对气血起到补益效果,使气色红润。

总结:气血是生命活动的根本保证,健康气血奔腾于人体四肢百脉,贯通内外,对身体的方方面面都能起到滋补温润的功效,让肌体强健,使百病难侵,因而养气血对于养生保健、延年益寿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补气血不仅要注意膳食、更要注意生活的细节,本文这四条易致气血亏损的“高压线”,你了解了吗?

气血双补丸的功效

气血双补丸属于常见的药物,多数患者不是特别了解,如果使用不当会对身体造成一定危害,需要提前了解药物的功效,再进行服用。气血双补丸的功效?

气血双补丸的功效

气血双补丸具有补气养血之功效。 可治疗气血亏虚引起的各种问题,如面色苍白、消瘦、指甲苍白、精神疲乏、食欲不振等,气血双补丸的主要成分是黄芪、何首乌、白芍、白术、当归、党参、川芎、甘草、熟地黄、女贞子、丹参。 黄芪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抗高血压和多种抗菌作用。

服用七血双补丸,忌油腻食物; 脾胃虚弱、吐泻、腹胀、便溏、咳嗽痰多者慎用; 感冒患者不宜服用; 该药应在饭前服用;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服药两周或服药期间症状无好转,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医;

对本药过敏者禁用。 体质者慎用; 药物性质发生变化时,禁止使用;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督下使用; 请将此药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希望这篇回答能帮助到您,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固元膏最补女人气血

阿加、黑芝麻、核桃仁、枣、冰糖、黄酒,这么多好东西精心制作的补气血佳品固元膏越来越受欢迎。在上海,早晚一勺固元膏已经成为许多人补充的习惯。

固元膏中的阿胶、红枣能补血养颜,核桃仁、黑芝麻能补肾助阳,冰糖能滋阴润燥,又有黄酒在里面增加功效。

中医专家认为,这些中药食材混合在一起,具有滋阴养血、滋养肝肾的效果,特别适合对面颜色苍白、月经不调、失眠多梦等血气不足的人。另外,白领等亚健康人、中老年人每天可以服用固元膏烹饪、滋养。

怎样疏通经络气血 足疗功效大全

经常做足疗对身体有什么好处?足疗是随着人们保健意识加强而日益普及的保健方式。足部作为人体的“第二心脏”,是人体的阴晴表,能够很准确地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所以通过足疗可以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下面谈一下足疗的好处:

促进血液循环

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血液循环系统流动 , 输送营养 , 排出废物。促进血液循环对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健康人都有一双脚,但您有没有想过脚承受着多大的压力 ? 每走一步,一个 68 千克重的人其足部将承受 260 千克的压力。平均每一天,您的双足要承受 260 万千克的压力。这一数字大约相当于 4 万个人在你鞋上踩一下所产生的压力。

脚在人体中距心脏最远,如果脚部末梢循环产生障碍,很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导致新陈代谢不畅、全身组织器官功能下降。进行足部按摩,可使足部的血液循环顺畅,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加速机体新陈代谢、补充营养,使您的机体健康、正常地运转。

调节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调节机构,神经组织遍布人体各个部位,在控制和调节机体活动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神经组织重要而复杂的生理功能都是通过反射活动来完成的,完成这种活动的基础就是神经元。

足疗是随着人们保健意识加强而日益普及的保健方式。足部作为人体的“第二心脏”,是人体的阴晴表,能够很准确地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所以通过足疗可以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

疏通经络气血

经络具有联系脏腑和肢体的作用。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筋骨皮肉等组织器官主要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使机体协调统一。

按摩五穴位调理气血

冬季到来,寒气逼人,很多女性的气色也跟着变得不好,面色惨白,毫无血色,每当看到镜子的自己,像林黛玉的脸似很是发愁,这些都是气血不足的症状,那么气血不足怎么办呢?今天小编就为你介绍按摩穴位法帮助我们有效调理血色,一起动动手,让你在冬季依旧保持红润气色。

1、腋窝

腋窝有着淋巴结,有着很多汗腺,同时毛细血管和神经十分丰富,由此可见,腋窝是健身抗衰老的奥秘之处,经常按摩腋窝。

虽然有些人怕痒,但是在腋窝受到刺激后,会使人大小,同时促进了血液循环,使各个器官得到了充分的氧气与养分的交换,对于增强器官的功能有很大作用。这种“腋窝运动”对抗衰老尤其有良效,每天自我按摩腋窝3次,每次5分钟。

2、脊柱

久坐的人经常都会感觉到脊柱有酸痛感觉,此时要注意了。因为脊柱是滋养着全身器官的区域,是人体督脉的行经之地,一旦脊柱受到伤害会造成严重后果。

脊柱两侧的经络又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密切,经常按摩脊柱,可以激发经络的畅通,促进血气的运行,有效滋养全身器官,起到抗衰老作用。

3、脚底

脚底板有很多个关乎人体健康的穴位,多达70多个,而且还有6条经络的起止在脚上。脚部与大脑和心脏有着密切的联系,起到平衡人体各部脏器的联系作用,因此,脚被称为人的“第二个心脏”。

经常按摩脚底板,进行沐足,活跃脚底血气,多点散步或者踩鹅卵石,用温水泡脚等都有助于促进脚腿的血液循环,调节阴阳平衡,防治疾病,有健身、延年益寿的作用。

4、前胸

前胸的胸腺控制着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经常摩擦按摩前胸可以增强自身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和抗感染的能力,对延缓衰老有着一定的作用。

每天用手掌上下摩擦前胸,按摩到心窝部穴位100-200次,有着抗病防身,祛病延年的作用。

5、肚脐

位于肚脐的穴位叫做神团穴,中医上可以用药物敷贴在肚脐上,便可治疗心绞痛、消化不良等疾病。

经常按摩肚脐还能有效防治中风,延年益寿的同时,更能养生防病。

推荐阅读:

  1. 气血双补丸的功效
  2. 固元膏最补女人气血
  3. 怎样疏通经络气血 足疗功效大全
  4. 按摩五穴位调理气血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zhongyiyangsheng/334555.html
本文标签:补血养气 气血 补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