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疗养生

五款养生汤滋阴润燥

网友投稿 食疗养生 2015-08-11

处暑养生吃什么好?处暑过后,秋意渐浓,很多人开始想要进补身体。不过此时进补要讲究方法,常见的进补食物如羊肉和狗肉若在这时食用,很容易导致上火,还会加重人体津液的匮乏。因此,专家提醒,处暑节气间不宜大补、温补,而应该以“清补”为原则。下面几款养生汤滋阴润燥,这个时候食用效果最佳!

处暑后秋意渐浓 饮食宜“清补”

明天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代表炎热天气结束,此后秋意渐浓。此时天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这时候人们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皮肤干燥、便秘、口鼻咽干、干咳少痰等症状。为预防秋燥,应多吃可润肺生津、养阴润燥的食物。

而具有温肾助阳、益气补虚作用的羊肉和狗肉属于温性食物,吃后不仅会引起“上火”,还会化燥伤阴,加重人体津液的匮乏。这对深受秋燥困扰的人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尤其是阴虚火旺体质的人,平时就容易上火,秋天更不能吃羊肉和狗肉,否则,很快就会出现鼻出血、咽喉疼痛等症状。

专家提醒:处暑后不宜大补、温补,只宜“清补”。

处暑清补,推荐6款滋阴润燥汤水

1、菜干鸭肾蜜枣汤

用料:腊鸭肾4个,猪踭500克,白菜干250克,蜜枣4个。

制法:

1、菜干切段;腊鸭肾用温水浸软,切件;猪踭洗净。

2、把全部用料放入瓦煲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约2~3小时。

功用:

菜干能通利肠胃、下气消食;陈肾功效清热下气;合而煲猪踭,有清肺热、祛痰火、通利肠胃的功效,适用于干咳无痰、咽干口燥、大便干结者服用。

2、太子参百合瘦肉汤

用料:太子参100克,百合50克,罗汉果半个,瘦肉750克。

制法:

1、瘦肉洗净,切厚块;太子参、百合、罗汉果洗净。

2、用料放入煲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滚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

功用:

太子参性平,味甘、微苦,功能补肺健脾,益气生津;百合性甘、微寒,可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罗汉果甘、酸,性凉,有清热凉血、生津止咳、润肺化痰等功效。故此汤具有益气生津、润肺止咳之功,适宜气虚肺燥而见咳喘气短、口干渴饮、咳嗽咽干者饮用。

3、白茅根雪梨猪肺汤

用料:鲜白茅根200克,雪梨4个,猪肺1副,瘦肉500克,陈皮5克。

制法:

1、猪肺洗净,放入开水中煮5分钟;雪梨切块,白茅根切段;陈皮用水浸软。

2、用料一齐放入汤煲,先武火煲滚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即可。

功用:

白茅根具有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尿通淋的功效;雪梨味甘性寒,具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之功效,特别适合秋天食用;猪肺味甘,性平,可补肺虚,止咳嗽。所以本汤具有清热生津、化痰止咳的功效,尤适用于秋季身体燥热、流鼻血、咳嗽者服用。

4、雪梨南杏瘦肉汤

用料:雪梨4只,南杏30克,瘦猪肉750克。

制法:用料同时放入瓦煲内煲滚后,改文火煲2小时即可。

功用:

南杏性微温,味苦、辛,具有补肺润燥止咳喘功效。本汤具有生津润燥、止咳化痰之功。

5、滋润益补汤

材料:猴头菇7钱,益食淮山6钱,枸杞3钱,陈皮1钱,龙眼肉3钱,开边湘莲4钱,排骨1斤

做法:

1、龙眼肉泡水,猴头菇切两半,排骨川烫

2、锅中注入8分满水,放入陈皮,水开后,放入所有材料

3、以大火煮20分钟,转至小火煮3小时40分钟即可

处暑如何养生 这五个日常小事要留心

处暑是一个反应气温变化的节气,在每年的8月22-24日。处暑时节天气渐渐转凉,这个时候要注意养生,处暑时节如何养生?很多人喜欢喝茶,哪些茶适合处暑喝呢?

处暑如何养生

1、多喝水、多喝粥

处暑之后,天气变得较为干燥,很多人会有皮肤紧绷干燥、嗓子干哑、毛发枯燥、大便干结等症状出现,这个时候可以多喝水,饮食上可以多喝粥来缓解此类症状。

2、保证充足睡眠

处暑时期,自然界中的阳气慢慢减弱,阴气增强,人体内的阳气也会慢慢内收,这个时候会出现“秋乏”的症状。所以秋季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平时要注意不熬夜,早睡早起。

3、坚持锻炼

进行适量锻炼是养生的一个重要方式,适量锻炼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加快体内的新陈代谢,帮助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

4、多伸懒腰

平时还可多伸懒腰,伸懒腰能缓解秋乏。此外,还能增加对心脏、肺部的挤压,还能促进心脏泵血,增加身体的供氧量,体内的血液充足了,大脑也会更加清醒。

 4、保护肚脐

人体肚脐的部位是较薄的,一般对于外部寒凉的刺激较为明显,此时需要对肚脐部位进行防护。如果将肚脐部位长时间暴露在外,寒气很有可能会从肚脐侵入人体,导致身体出现不适症状。

处暑时节天气渐渐转凉了,要少吹空调和风扇,否则寒气入体会引起多种不适。此外,不建议早早穿上厚衣服,平时应保持适量的体育锻炼,能够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

各种人群“处暑” 高温除湿食疗很重要

明天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白天气温还在30℃以上,最高温度有时达到36℃,晚上稍微凉一点。

最近受沿海台风的影响,高温高湿气候明显,非常不舒服。专家有什么保健建议?

小儿篇

高温高湿天,是细菌生长和繁殖的最佳时期,也为肠道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适当的条件。对于人体本身来说,天气炎热,出汗多,抵抗力下降,这个时候,孩子,特别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最容易腹泻。如何护理?

1.坚持母乳喂养,母乳最适合宝宝的营养需求和消化能力。

2.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应新鲜、干净,饭前后洗手。

3.人工饲养儿童乳品需要适当稀释,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4.避免滥用抗菌素,小儿腹泻若非细菌性肠炎,无需使用抗菌素。

5.无需禁食,多补水。

6.适当补充液体,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7.可在家中配合腹部按摩,中医的脐敷药物对于止泻有良好效果。

8.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换尿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洗屁股。

9.加强户外活动,注意气候变化,避免腹部受凉。

10.密切观察病情,早发现腹泻变化,立即就医。

【饮食指南】儿童腹泻的常用饮食处方:

苹果汤:将苹果切片加水蒸200毫升后,用汤代替茶喝。苹果含有单宁酸,具有止泻作用。

胡萝卜粥:洗胡萝卜,切成小块,和米一起煮粥。胡萝卜是碱性食物,所含果胶能促使大便成形,吸附肠黏膜上的细菌和毒素,是良好的止泻食物。

糊米汤:将大米炒到颜色发黄,再加适量的水和细盐,然后煮成糊状即可。米粉加水再加热,就成了糊精。糊精易消化,它的炭化结构有较好的吸附止泻作用。

老人篇

调节情志,防止悲秋,是夏秋交替时老年保健的重要内容。立秋后,白天变短,常会有阴雨天气,使人的情绪郁闷,尤其是那些空巢老人,更易伤感。

要解决以上问题,应多参加社交活动和体育锻炼,心情舒畅是保健的好方法。经常去户外伸展筋骨,登高观赏景色也能使人心情愉快,太极拳、气功是传统的保健项目。还应注意饮食安全:

1.饮用水应煮沸,可杀死致病微生物的生熟食物分离,避免交叉污染。

2.吃剩下的食物要立即储存在冰箱里,储藏时间不要太长,吃前要热。

3.尽量不要吃田螺、贝壳、螃蟹等海产品,吃的时候要煮蒸。

4.冷拌菜中加入醋和大蒜的生食必须洗净,尽量减少生食的摄取。

5.注意休息,避免受凉、劳累,预防感冒和中暑;平衡膳食,合理营养。

【饮食指南】干燥是秋天的主气,秋天干燥伤津,老年人此时养生,必须强调润泽。秋天人们易感觉唇干舌燥、干咳无痰,这是肺胃之阴不足。

可以选择面料、沙参、麦冬、玉竹、百合、悉尼等补充。症状不明显的情况下,可以将上述中药浸泡在1~2味水中喝茶或蒸悉尼。如果有症状,需要生辩证处方。饮食调节是养阴的好方法,请多吃梨、猕猴桃、蔬菜、莲藕、芝麻等。

常规篇

袁双凤(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管营养师)

中医有秋来不伏的说法。因此,此时调整脾胃,预防胃肠疾病,是夏季损失的补充,也是冬季体能储存、能量储存的需要。如何在饮食中恢复健康?

必须补充足够的蛋白质。蛋白质的摄入量比其他季节增加1%~15%,最好是鱼、肉、蛋、奶和豆类食品。

二要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新鲜水果中西红柿、西瓜、桃子、李子等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族和矿物质在谷类、豆类、玉米、动物肝脏、瘦肉、蛋类中含量多,人们可以适量补充。

三要补水和无机盐。机体大量出汗,不仅失去了水分,还失去了大量的钾、钠。应适量增加含钾较高的食物,如香蕉、草莓、杏、荔枝、桃、李、葱、芹菜、毛豆、绿茶、海带等。

四要补充清热、利湿的食物。长夏多湿既伤肾气又困脾胃,所以补充西瓜、苦瓜、冬瓜、黄瓜、草莓、西红柿、甜瓜、苦菜、芥末、莲藕、绿豆等清热利湿的食物。

五不可过贪冷食。过量食入冷食会使胃黏膜血管收缩,胃液分泌减少,引起食欲下降和消化不良,影响食欲。

六饮食有节。饮食适时、适量、适温、营养适中的粗细组合、肉菜组合合理的人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多种天然食品。不要吃油炸、腌制、培根味道的高酒。

处暑注意事项 谨记6点处暑不再干燥

转眼间就已经到了处暑节气了,它的意思就是离开暑天,到了这个节气的时候,秋意就更浓了,这个时候气温也会逐渐降低,此时有很多的注意事项需要了解一下。处暑做好养生对人体比较重要,但是也有一些养生的注意事项需要了解。

处暑注意事项

早睡早起,睡好子午觉,保持充足睡眠

到了处暑节气的时候昼夜温差比较大大冷热交替,此时自然界中的阴气增强,阳气减弱,人体当中的阳气就会减少,“秋乏”也就随之出现。此时适当的睡眠不但能够消除疲劳,还可以使大脑、身体得到充分休息。

多喝水、多喝粥,预防秋燥美容颜

在处暑的时候,天气比较干燥、少雨,所以人们可能会有一些不适的症状,常见的就是会出现皮肤紧绷、起皮脱屑、毛发枯燥等情况,并且此时人们也会有嘴唇干燥或裂口、大便干结等等情况。这个时候多喝水、多喝粥正是预防秋燥的好方法。

保护脐部,预防疾病

处暑节气的时候天气渐凉,肚脐部位的表皮可以说是比较薄的,对于外部的刺激特别敏感。如果这个时候大家如果对于脐部防护不当,那么寒气很有可能会通过肚脐侵入人体,然后引起身体的不适,对身体造成损伤。

少吹空调、少开电扇保健康

处暑时节少吹一些空调因为处暑时节早晚温差较大,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很容易发作,也是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塞、中风等疾病的高发期。而经常吹空调、吹电扇,很可能引发肩周炎、颈椎病、痛风等毛病;还可能导致腹泻、胃炎和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贴秋膘要循序渐进

进入初秋,夏天里比较差的食欲逐渐好转,人们开始主动或被动地贴秋膘,以便为应对秋冬的寒冷储存能量。但是,处暑节气时人的胃肠功能较弱,太多的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加重肠胃负担,影响胃肠功能。

要坚持适量锻炼

锻炼活动是养生的重要一环。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对身体的健康有些帮助。

处暑养生注意事项

忌过早的加衣

处暑到了以后,秋意就会更浓,气温温差也大。一些人便早早地开始添加衣物,多穿一件,生怕自己冻感冒。但是,入秋以后请不要急着添加衣物。这个时候应该稍微“冻”一下,这样子有助收敛阳气。因为添加衣物以后,身体虽然感觉到了暖,但是当热气往外走的时候,就会有寒气交换进去。所以说,要适当的“冻”一下。

当然,当天气实在有些凉,自己都冻得瑟瑟发抖的时候,还是应该加件衣服的,以便保护阳气。尤其是患有鼻炎的人,千万不要逞强。不然,身体一冻的话,到时候又鼻涕、喷嚏不停,反而让自己更加难受。

上文已经为大家介绍了处暑的注意事项,我们现在应该知道在处暑的时候,怎么做对身体比较好了,处暑的时候气候比较干燥,此时大家要注意早睡,平时多吃一点水果和蔬菜,还有应该要常喝水。

处暑的养生常识 这个节气早睡早起更健康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它也相当于出暑,主要就是说暑热逐渐消失,秋天就要来临。处暑有很多的事项人们要注意一下,此时大家要特别的注意身体方面的养成,有很多的养成小常识要知道。处暑时候吃什么对身体比较好呢?下面会有详细的介绍。

处暑的养生常识

早睡早起,睡好子午觉,保持充足睡眠

处暑节气天气正处于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这个时候环境中的阴气增强,阳气减弱,人体中的阳气也会随着内收,“秋乏”就是这样出现的。人们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面,睡眠充足能够很好的消除疲劳,并且也能够使大脑、身体得到充分休息,是养生美容的重要方法之一。

多喝水、多喝粥,预防秋燥美容颜

处暑的到来也说明了天气会比较干燥,这个时候雨水比较少,人体会因此不适,多数人都会出现皮肤紧绷、起皮脱屑、毛发枯燥的情况,并且有一些人还会出现嘴唇干燥或裂口、大便干结等秋燥现象。这个时候大家要多喝水、多喝粥,它们是预防秋燥的好方法。

保护脐部,预防疾病

处暑节气之后,大家会发现气温逐渐变凉,肚脐部位的表皮薄,并且这个部位也对外部刺激比较敏感。如果对脐部防护不当,那么外界的寒气很有可能会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引发身体不适。寒气如果一直在小腹部位积聚太多,还会导致各种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

少吹空调、少开电扇保健康

处暑时节早晚温差较大,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很容易发作,也是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塞、中风等疾病的高发期。而经常吹空调、吹电扇,很可能引发肩周炎、颈椎病、痛风等毛病;还可能导致腹泻、胃炎和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贴秋膘要循序渐进

进入初秋,夏天里比较差的食欲逐渐好转,人们开始主动或被动地贴秋膘,以便为应对秋冬的寒冷储存能量。但是,处暑节气时人的胃肠功能较弱,太多的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加重肠胃负担,影响胃肠功能。

处暑的注意事项

少吃寒冷食物,夏天温度高,吃冰淇淋、喝冰饮料、吃冰西瓜好像已经变成了常事,但是秋季的气候凉爽,要少吃寒凉的食物,以免引起腹泻和导致湿气堆积。

不要露肚脐,肚脐装是现下很流行的装扮,但是为了身体健康,还是要少穿。秋季气温下降,而且肚脐处有大量的神经,加上没有脂肪组织,很容易导致寒气入体。

一般寒气从肚脐处侵入身体以后,会影响肠道消化功能,很容易引起腹痛、腹泻等问题,严重还会出现剧烈呕吐,寒气大量堆积在小腹部,很容易导致女性宫寒、痛经,而男人可能会导致阳痿等问题。

经常性的熬夜会加大对体内阳气的损耗,长期熬夜会导致人畏寒怕冷症状明显,充足的睡眠时间是养生的基础和保障。

要注意加衣,秋季早晚温差比较大,白天气温比较高,但是晚上气温就比较低了,所以我们要注意天气,随时根据天气的变化加减衣服,防止受寒感冒。

多运动,有句话说的是“贴秋膘”,由于身体的需要,秋季身体就开始为自己囤积大量的脂肪,以抵御冬天的寒冷,所以,我们在秋季要注意减少热量的摄入,加强运动,减少脂肪的堆积。

上文已经为大家介绍了处暑的养生常识,我们现在应该知道在处暑的时候怎么做身体会更好了,大家应该要注意自己的睡眠,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做好身体方面的保暖,这个时候不要让肚脐漏在外面,多吃对身体好的食物。

推荐阅读:

  1. 处暑如何养生 这五个日常小事要留心
  2. 各种人群“处暑” 高温除湿食疗很重要
  3. 处暑注意事项 谨记6点处暑不再干燥
  4. 处暑的养生常识 这个节气早睡早起更健康
  5. 处暑养生吃什么水果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shiliaoyangsheng/37298.html
本文标签:处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