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预防

寒露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寒露的习俗有哪些

网友投稿 疾病预防 2023-11-19

寒露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寒露的习俗有哪些

  寒露节气的特点是昼夜温差较大,晨晚略感寒意,露水增多,气温更低,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的东北、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南方秋色迥然不同。寒露节气的风俗是赏枫叶、吃芝麻、吃花糕、喝菊花酒/茶、钓鱼、吃螃蟹等。

  一、寒露的习俗

  1.观红叶

  寒露时节到香山赏红叶早已成为北京市民的传统习惯与秋季出游的重头戏。寒露过后的连续降温催红了京城的枫叶。金秋的香山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锦、如诗如画。

  2.斗蟋蟀

  白露、秋分和寒露,是北京、杭州等地市民斗蛐蛐儿的高潮期。蛐蛐儿也叫促织,一般听见蛐蛐儿叫就意味着入秋了,天气渐凉,提醒人们该准备过冬的衣服了,故有“促织鸣,懒妇惊”之说。

  3.秋钓边

  在我国南方,寒露节气,炎热已退,阳光和煦,正是出游的好时节,人们纷纷外出赏花、吃螃蟹或钓鱼。因寒露时节,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所以有“秋钓边”之说。

  4.吃花糕

  寒露节气一般与重阳节在时间上相近,因而九九登高之后,有吃花糕的习俗。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5.吃芝麻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6.吃母蟹

  “九月团脐,十月尖”,寒露时节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但过敏体质、胃寒者及孕妇、高血脂者不宜吃蟹黄,另外要注意螃蟹忌与柿子同吃,以免生成胃石。

  7.喝寒露茶

  老南京有喝“寒露茶”的习惯。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谓之“正秋茶”,秋茶中以正秋茶为最佳。寒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寒露节气如何养生?寒露养生的四个要点要牢记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节气,是生肖历酉月的结束和旭月的开始,寒露是指气温低于白露,地面露水冷,结霜。这个时候要注意养生,做好养生工作,那么寒露节气如何养生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寒露节气的养生方法。

1、风俗

白露后,天气变凉,露水开始出现,冷露增多,气温更低。此时,我国一些地区出现霜冻,北方已经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然看到早霜,南方也秋意浓厚,蝉沉默。北京人登高习俗更加盛行,景山公园、八大地方、香山等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节吸引更多游客。

2、起居

寒露后,随着气温的下降,感冒是最容易流行的疾病玻璃,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强。此时很多疾病的发生都会危害到老年人的生命,其中最需要警惕的就是心脑血管玻璃,另外,中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复发、哮喘复发、肺炎等疾病也会严重危害到老年人的生命安全。

据统计,老慢支患者感冒后90%以上会引起急性发作,应采取综合措施,积极预防感冒。在这多事之秋的寒露节气中,老年人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对身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3、饮食

饮食养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适当多吃甘润食品,补脾胃,滋润肺肠,预防咽干等症状。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

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食品。

4、运动

晨跑、暮跑、散步、拳击等运动在寒冷的地方进行也是耐寒运动,可以和空气浴结合进行深呼吸运动。寒冷使血管收缩,运动发热舒张,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等慢性病,延长寿命。

运动到身体出汗为止,为了不在寒风中感冒,请不要脱下帽子。运动前可以稍微薄一点,以免运动时出汗感冒。

注意:寒露脚不露

过了寒露,天气从寒冷变成寒冷,晚上寒冷袭击了人。常说寒露脚不露。这就是告诫人们应注意天气变化,特别要注重保暖,及时增减衣服,以防寒邪入侵。双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脚脂层薄,特别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专家注意到,脚冷,特别容易引起上呼吸道粘膜毛细血管收缩,抵抗力下降。呼吸道对冷空气刺激极为敏感,骤然降温使呼吸器官抵抗力下降,病邪就会乘虚而入。轻则引起外感咳嗽,重则引起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寒露后,除了穿保暖性能好的衣服袜子外,还养成睡前用热水洗脚的习惯。用热水浸泡脚可以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减少下肢疼痛的发生。

寒露节气养生 这样养生更健康

不知不觉,寒露已经到来,这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大家对寒露都有一定的了解。在这个时候,人要注意养生。那么,寒露节气养生要怎么做呢?寒露养生吃什么好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寒露节气养生

足部保暖

在寒露过后,气温会慢慢降低,这个时候不要经常赤膊露身,要防止凉气进入人体。夏季的凉鞋要收起来,要注意保暖足部。

可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脚自古就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说。从养生理论看,脚离人体的心脏远,而负担重,因此,这个地方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好,再加上脚的脂肪层很薄,保温性能差,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因此,足部保暖格外重要。

适时添衣

另外,寒露过后,天气寒冷,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人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俗话悦“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则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

在换季的时候,衣服要注意厚薄搭配,注意保暖,在寒露时,不要穿单衣,这也是养生的要点。平时起居上要安排合理。

研究认为,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增强。当环境气温降低后,人体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因此,为了及时预防感冒,要适时更衣。

同时,还应随时备好急救药品,防止因气温骤降而引发哮喘、中风、心肌梗死等突然疾病。

朝盐晚蜜

寒露是热与冷交替的秋季的开始。在秋天里,秋燥是让人烦恼的一件事。养生专家提出,对付秋燥的佳饮食良方就是:“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发现皮肤越来越干燥,不少人以为,只要多喝水,就可以补充水分啦。真相却是,光喝白开水,水分反而易流失。不过,如果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情况就大不同了,这种方法,与补充生理盐水是一个道理。

寒露养生吃什么

莲子

从大暑开始一直到立冬多是莲子成熟的季节,在大暑前后采收的是夏莲,立秋之后采收的是秋莲。

中医认为,莲子味甘、涩,性平,入心、脾、肾经,主治脾胃虚弱、食欲减退,腹泻,白带多,尿频,心脾两虚,虚烦不眠等症。一般以熟食为主,或入汤剂、丸、散。需要注意的是,腹胀或大便燥结者不宜吃莲子。

山药

中医认为,山药能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能补五劳七伤、镇心神、安灵魂、补心气等。山药具有营养滋补、增强机体免疫力、镇咳祛痰平喘等功效。山药既可切片煎汁当茶饮,又可切细煮粥喝,对虚性咳嗽及肺痨发烧患者都有很好的治疗结果。

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延年益寿的功效。佳吃法是蒸着吃、做汤喝、炒菜均可。蒸着吃,营养损失小。

牛奶

牛奶的美容功效大家都是非常清楚的,它是一年四季都适合的护肤圣品。无论是饮用还是外敷,都有着极佳的美容效果。牛奶之所以护肤,是因为它含有丰富的铁、铜以及维生素A,这些元素都是有着很好的美容作用,能够改善细胞的活性,延缓肌肤衰老以及增强皮肤的张力。而且还是美白的佳品。

牛奶是人体钙的佳来源,而且钙磷比例非常适当,利于钙的吸收。餐后甜品是补钙好时机,自制奶酪蛋糕、牛奶布丁、杏仁牛奶,营养又美味。

银耳

银耳是滋阴润燥的饮食佳品,它润而不寒、甘而不腻、补而不滞的特性,正适合秋季的平补原则。银耳的食用方法有多种,常吃到的是银耳羹。将银耳撕成小块,水发1小时左右,食用时取适量发好的银耳加适量冰糖(糖尿病人可不加)用水烧开即调制完成,也可加些梨、百合、大枣、枸杞等,滋阴润肺效果更佳。

总结: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寒露节气养生的方法都有了大致的了解。除此之外,文中还介绍了寒露节气养生适合吃的食物,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在这个时节,大家要注意养生,保持健康。

寒露是什么意思 每年的这个时间是寒露节气

寒露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也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很多人不知道寒露是什么一起,进入了寒露节气天气比较凉,昼夜的温差比较大,此时人们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在饮食方面有一些禁忌需要知道,感兴趣的朋友一定要继续看哦。

寒露是什么意思

每年寒露的时间都是固定的,在10月7或8或9日左右,这个节气气候会有明显的变化,就是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寒露时节,在我国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一般都已经进入秋季,在东北地区进入深秋,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寒露节气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它也是秋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具有的时间就是公历每年10月7日~9日。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195°。此时人们要注意气温的变化,做好与防寒措施,这样能够预防疾病出现。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主要就是寒露时候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在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也就是天气凉了,这个时候多数地区已经进入到了秋季,在北方已经到了深秋。

气温逐渐下降。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都表示水汽凝结现象,而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夜晚,仰望星空,你会发现星空换季,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天蝎座的心宿二星)已西沉。我们可以隐约听到冬天的脚步声了。

这一时节,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继续下降。华南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水银柱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与华南秋色迥然不同。

寒露气候特点

这一时节,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继续下降。华南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水银柱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华南秋色迥然不同。

寒露时节饮食起居

秋季凉热交替,气温逐渐下降,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是一条很好的养身之道,而“一场秋雨一场凉”,提醒我们要随着天气转凉逐渐增添衣服。

饮食上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类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牛奶、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

上文已经为大家介绍了寒露是什么意思,我们现在对寒露应该有了一些了解,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到了寒露人们要注意保暖,此时南方部分地区要收起夏装,北方地区要增加衣物,寒露的时候人们要吃滋补型的食物。

寒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寒露吃什么传统食物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时间在公历每年10月7日~9日。那么寒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

寒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寒露节气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如俗语所说:“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寒气增长,万物也逐渐萧索。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结束,天气干燥;此时节常常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秋躁症状;“寒露不露脚”,进入寒露后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脚部。

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进入深秋,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我国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意思是说,此时节,大雁南飞,雀鸟不见,菊花盛开。

寒露吃什么传统食物

1.菊花酒

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2.芝麻酥

寒露时节天气转凉,需要买一些滋养防燥的食物,因此吃芝麻酥就成了寒露的传统食物,就是俗话说的“寒露吃芝麻”。除了芝麻酥以外,芝麻绿豆糕、芝麻烧饼等等都是含有芝麻的食物,多吃芝麻能够养胃润肺,购买时以白芝麻为主。

3.吃花糕

寒露节气一般与重阳节在时间上相近,因而九九登高之后,有吃花糕的习俗。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干果。

4.饮寒露茶

寒露茶,乃是指寒露节气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也叫做“正秋茶”。寒露时节,坚持合理饮茶品茶,既可温暖滋养身心,又无燥火袭人之扰,既能御寒暖身,又可养胃助消化、预防感冒等疾病,保健功效相当强大,大家不妨尝试。

相信大家看完上文的介绍后,对寒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已经有所了解了,此外还为大家介绍了寒露吃什么传统食物,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推荐阅读:

  1. 寒露节气如何养生?寒露养生的四个要点要牢记
  2. 寒露节气养生 这样养生更健康
  3. 寒露是什么意思 每年的这个时间是寒露节气
  4. 寒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寒露吃什么传统食物
  5. 寒露节气护肤小方法 合理膳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yufang/1189233.html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