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疗养生

白领小暑养生有什么好的方法?中医小暑养生三妙招祛疲劳

网友投稿 食疗养生 2022-08-05

7月7日,小暑节气正处于起伏前后。虽然天气开始变热,但还没有到最热的时候。在这个节气里,人体出汗多,消耗大,疲劳多,很多上班族很容易进入懒惰的生活和慢节奏的工作模式,夏天睡觉。上班族小暑节气怎么养生才能醒神?小暑节气有哪些养生禁忌?

每年7月7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从字义上说,暑就是热,说明小暑时气候炎热。历书中说:斗指辛是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到极点,故名也。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虽然天气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夏季节气的气候特点是天气炎热,降雨增多,日照时间长,黎明早,黑暗晚。因此,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作息时间应相应调整,适当减缓生活节奏,平静有计划地工作,有利于减少焦虑。

办公室工作人员醒来3点

1、宜一日两眠

夏季日常作息要有规律,一般晚上10:00到11:00睡觉,早上5:30到6:30起床。一旦养成了定期睡觉的习惯,就更容易消除气候对睡眠的干扰。睡觉后不久就可以入睡,很快就可以深度入睡,早上很容易自然醒来。此外,三餐、锻炼、大脑使用和休闲时间应明确。

在夏季,为了确保足够的体力和精力,最好在午饭后半小时做一个短暂的午睡。人们的身体健康需要午睡,不是懒惰、睡眠、浪费时间,而是一种不花钱的自然医疗保健方法。夏季昼长夜短,夜间睡眠时间少,办公室职员午睡是夜间睡眠的补充。实验表明,每天午睡30分钟可以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

2.少动多静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此时人体阳气旺盛,阳气具有保护体表、抵御外邪的作用。只有保护好自己的阳气,人体才能健康无恙。夏季气候炎热,人们容易感到不安,人体能量消耗更容易疲劳,此时应遵循少动静的健康原则,避免阳气泄漏过多。在自我维护和锻炼中,除了有规律的工作和休息,确保充足的睡眠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工作和休息的结合,应该根据五个内脏,夏天,办公室职员应该冷静下来,确保心脏功能的强大。

3.脾胃湿健脾胃

小暑节气要注意脾胃的保养。脾胃虚的人少喝冷饮,少吃凉菜,肚脐不要感冒。小暑节气是消化道疾病频发的季节。上班族要改变饮食不规律、饮食不洁、饮食偏爱的坏习惯。冷饮和冷食不宜过多,一切都要适量。

中医养生三大招助白领摆脱疲劳

小暑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了炎热的夏季,小暑期间,从入伏到出伏,时间在公历七月初到八月下旬。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最湿的日子,所以有三伏热之说。中医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上班族消除疲劳,有效保健?

1、刮痧防暑

三伏天湿度大,容易出现呕吐、头晕等疾病,可采用刮刮方法。具体是用刮板或酒精消毒纱布,上下刮背脊两侧,或肋骨两侧或前额,紫色或深色,也可涂冷油刮。或服用藿香正气丸(水),多喝绿豆汤、荷叶、藿香茶,及时补充淡盐水。

2、三伏贴

三伏贴是根据中医急期治标,慢期治本的治疗理论,利用三伏天的有利时机,利用最旺盛的阳光和人体经络疏松,将一些冬季易发的疾病渗透到人体内,直到病变。通过药物敷贴、针灸、埋线、刮痧、拔罐等中、刮痧、拔罐等中医治疗手段调节脏腑,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为了预防或减少秋冬疾病的反复或加重。

3.合理搭配药膳

中医认为上班族食欲不振,无精打采,身体虚弱。这是由高温、热湿伤脾胃、脾胃虚热引起的。夏湿气容易利用,表现为胸闷、胃不好、四肢无力、抑郁、日益消瘦,表明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办公室职员可根据自己的体质合理搭配药物饮食。比如体质平和的人可以吃茯苓枣山药粥,气虚的人可以吃杏仁薏米粥,血瘀的人可以吃丹参炖鸡。

小暑养生食谱有哪些 三款美食安神清热

小暑养生食谱有哪些?小暑节气到,大家要注意小暑节气的养生了,今天小编要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关于小暑的养生知识。那么在小暑节气里我们应该吃什么好呢?你准备好了吗?我们来看看下文吧。

一、蜜汁藕:安神助眠清热除烦

小暑节气到来后,很多的人常会会感觉睡眠是太好,严重的还会在高温的天气里心烦意乱,所以在这个时候你应该吃些藕类的食物。

中医师介绍说,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惯,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及膳食纤维,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

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助睡眠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

二、炒鳝片:补中益气除风湿

常言道,小暑黄鳝是个宝,在小暑节气的前后的一个月之间的鳝鱼最是滋补。

专家介绍说,暑天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而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小暑时节最宜吃黄鳝。

黄鳝蛋白质含量较高,铁的含量比鲤鱼、黄鱼高一倍以上,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黄鳝还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防治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对食积不消引起的腹泻也有较好的作用。

炒鳝片一般比较常见,由于鳝鱼腥味重,所以要加入葱、姜、蒜和尖椒、料酒调和。或者在炒前用沸水烫一下,洗去血污,减轻腥味。

三、河蚌汤:清热解毒滋阴明目

专家介绍说,长期在空调房里的人们,时间久了眼睛分泌泪液会降低,又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看,时间久了肯定会出现“干眼症”的疾病。大家不妨吃些河蚌汤。

中医认为蚌肉有清热解毒、滋阴明目的功效。河蚌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A、B1、B2,对人体有保健功效。但是,河蚌买回家后,用清水养2-3天,待其吐尽泥沙后再吃。河蚌做法很多,烧、烹、炖均可。

比如河蚌汤就是很多人喜欢的美食。需要提醒的是,河蚌汤其性寒,脾胃虚寒、腹泻的人不宜吃。

小暑养生七个小常识

栀子

10月中、下旬,果皮由绿转为黄绿时采收,除去果柄杂物,置蒸笼内微蒸或放入明矾水中微煮,取出晒干或烘干,也可直接将果实晒干或烘干。栀子果实呈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5至3.5厘米,直径1至1.5厘米。表面红棕色或红黄色,微有光泽,有6至8条翅状纵棱,棱间有一条明显的纵脉纹,并有分枝,顶端残存萼片。先端有6至8条长形裂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果实薄而脆,略有光泽;内表面鲜黄色,有光泽,具2至3条隆起的假隔膜,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黄色,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气微,味微酸而苦。以皮薄,饱满,色红黄者为佳。

栀子的相关性人群

凡脾胃虚寒者便溏者慎服。

栀子的食疗作用

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肝、肺、胃、三焦胞络六经;可长可降;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主治热病心烦不眠,肝火头痛目赤,胃热消渴,湿热黄疸、淋症,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疮疡肿毒,外伤肿痛。

栀子的制作指导

1 泻火宜生用,止血宜炒炭,除烦呕宜姜汁炒。

2清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的发黄,常配菌陈、大黄同用,如菌陈蒿汤。

3 本品配黄芩,能泻肺火;再加淡豆豉,能双解表里之热,配以黄芩,能泻三焦火、清心热。

4栀子配以生地、丹皮,能凉血止血,治血热妄行、吐衄尿血。

5 栀子配以黄柏、茵陈,能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疸。

6 过去在临床应用方面有山栀皮去肌表热、山栀仁清心热的用法,现在上海地区已予简化,均用整个栀子,不再分栀皮、栀仁。

二、起居养生有讲究

高温下人们总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来降温,有的人习惯在夏天直接睡在地上,这种做法不太可取,容易引起风湿或肌肉酸痛等疾病。

高温下许多男生都喜欢打赤膊,其实当气温超过体温时,打赤膊反而会感到更热。

1、睡眠充足

夏季的特点是日照时间长,天亮得早,黑得晚。因此,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应随之做一些相应的调整,以迟睡早起为宜。定时起睡最好,可保护生物钟不受影响。

定时,是体内生物钟准点运转的基本要求,可形成神经系统的动力定型。一旦形成“动力定型”,则人们的行为便有了预见性和适应性。这是对环境的最好的适应。夏季养生应有个夏季的作息时间。

一旦规定下来,便要自我约束,决不无故违反,即使节假休息日也不例外。只有这样才可能形成“动力定型”。

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好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小暑时节,应该遵循定时起睡的原则。

2、调节生物钟

虽然个体差异很大,但大多数人可能是这样:即晚上22:00~23:00点就寝,早上5:30~6:30起床。

午饭后半小时进行短时午睡:此外,三餐及锻炼、用脑、休闲的时间均应明确。这种“定时”在夏季尤其重要。炎热的天气影响人们的睡眠,尤其使人睡得不深不甜。

但是一旦养成了定时就寝的习惯,就比较容易排除气候对睡眠的干扰,上床不久即可入睡,并很快转入深睡,早晨也容易自然醒来,而且醒后有舒适惬意感。

如此,即使在炎夏,人体生物钟也不会“错点”。

3、避免在外露宿

小暑节气中很多人喜欢在室外露宿。这种习惯不好。因为当人睡着以后。身上的汗腺仍不断向外分泌汗液,整个肌体处于放松状态,抵抗力下降。

而夜间气温下降,气温与体温之差逐渐增大,很容易导致腹痛、头痛、关节不适,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

4、不坐湿板凳

另外,“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小暑时节,气温高、湿度大。

木头,尤其是久置露里的木料,如椅凳等,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

如果在坐久了,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病。所以在小暑节气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头上。

小暑养生吃什么 五款食谱清热解毒

小暑养生吃什么?小暑为每年7月中旬前后,今年为7月7日始,至22日结束。炎热的气候,由于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劳累,人们更不能忽略对身体的养护。那么小暑吃什么呢?下面介绍一些菜谱,清热解毒,健脾利湿。

小暑吃什么

“热在三伏”,此时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吃法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

天气热的时候要喝粥,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或甜或咸,非常适合此节气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的防暑,但是不要食用过量,以免增加肠胃负担,严重的会造成腹泻。

炒绿豆芽的制作方法

配料:新鲜绿豆芽500克、花椒少许几粒、植物油、白醋、食盐、味精适量。

做法:豆芽洗净水淋干,油锅烧热,花椒入锅,烹出香味,将豆芽下锅爆炒几下,倒入白醋继续翻炒数分钟,起锅时放入食盐、味精,装盘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疗疮疡。

素炒豆皮的制作方法

配料:豆皮二张、植物油、食盐、葱、味精各适量。

做法:豆皮切丝,葱洗净切丝。油锅烧至6成热,葱丝下锅,烹出香味,将豆皮丝入锅翻炒,随后加食盐,炒数分钟后,加味精,淋上香油搅匀起锅。

功效:补虚,止汗。适合多汗、自汗、盗汗者食用。

蚕豆炖牛肉的制作方法

配料:鲜蚕豆或水发蚕豆120克、瘦牛肉250克、食盐少许、味精、香油适量。

做法:牛肉切小块,先在水锅内氽一下,捞出淋水,将沙锅内放入适量的水,待水温时,牛肉入锅,炖至六成熟,将蚕豆入锅,开锅后改文火,放盐煨,炖至肉、豆熟透,加味精、香油,出锅即可。

功效:健脾利湿,补虚强体。

西瓜番茄汁的制作方法

配料:西瓜半个、番茄3个大小适中。

做法:西瓜去皮、去籽,番茄, 沸水冲烫,剥皮去籽。二者同时绞汁,两液合并,随量饮用。

功效:清热、生津、止渴。对于夏季感冒,口渴、烦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小便赤热者尤为适宜。

绿豆米粥的制作方法

熬制米粥时加绿豆适量,有清热、解暑、去瘟毒之功效。特别是在炎炎署日其效果颇佳。

另外,小暑还可常吃丝瓜、苦瓜、黄瓜、冬瓜以及淡水鱼、海带等,对身体都有益处。

小暑养生谨记四注意


芋头的营养价值

芋头所含的矿物质中,氟的含量较高,具有洁齿防龋、保护牙齿的作用。

芋头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可作为防治癌瘤的常用药膳主食。在癌症手术或术后放疗、化疗及其康复的过程中,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芋头的药用价值


芋头可解皮肤痒,这个命题似乎是无稽之谈,其实是很有科学依据的,来看看小编的介绍吧。

巧吃芋头可解皮肤痒,现将这种方法介绍给大家:取鸡蛋大小的毛芋头2~3个,清洗干净,不削皮、不切断。清洗干净后,在锅里加少许盐炒半熟,连同毛芋头放入容积1000毫升的锅中炖煮至熟透,然后再放入12~15枚大枣煮熟。不吃毛芋头,喝大枣汤。

从中医角度看,皮肤瘙痒是血脉流通不畅造成皮肤营养物质缺乏,干燥不润泽。因此,应该选择能够利湿、解毒、补血的药物。

芋头具有健脾、利湿、解毒、消痒的功效。能够合理运送营养物质,使皮肤润泽,同时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大枣具有健脾、益气、补血的功效,能够使血脉通畅,增加皮肤的营养。这两种食物搭配在一起,相得益彰。 您也可以在汤中加入适量的枸杞,它有滋阴益肾的作用,而肾为先天之本,可以对皮肤从深层次进行调理。

芋头的食用方法

芋头食用方法多种,可作蔬菜,也可以代粮。可将芋头去皮后与肉或鸡肉红烧,亦可将芋头去皮切成片后,作各种汤,还可以水煮熟后,去皮,蘸糖食用等。


芋头粥


食材:芋头、糯米

做法:将糯米与新鲜的小芋头块同煮成稀粥,放入适量白糖即可。

功效:既能补养益人,又可治病,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核、慢性淋巴结肿大患者,于秋季服食,最为有益。

三、平心静气以养心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所以,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在养生健康方面,应该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好心脏。

心为五脏六腑之首,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心脏的养护尤为重要。

中医认为,平心静气,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所以,夏季养生以“心静”为宜,心静自然凉。

四、不要贪凉冲凉水澡、多进冷食

天热了,人们就喜欢吃冷饮,冰淇淋、雪糕、冰镇饮品很受大家的青睐;有的人从外面一回来就冲澡,还喜欢冲凉水澡。

殊不知,这些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很容易引发身体不适,或者埋下健康隐患。

贴心提示:炎热的气候,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劳累,所以千万不能忽略对身体的养护哦。

推荐阅读:

  1. 小暑养生食谱有哪些 三款美食安神清热
  2. 小暑养生七个小常识
  3. 小暑养生吃什么 五款食谱清热解毒
  4. 小暑养生谨记四注意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shiliaoyangsheng/223296.html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