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

艾灸的好处与功效 刺激经络调节免疫力促进胃肠蠕动

网友投稿 中医养生 2022-06-22

艾灸,可以活血化瘀,舒筋通络,并且艾灸也可以调理身体治疗痛经等病症。对于这个问题争议很大,每个专家有不同的说法。但是调理身体一定要以效果为准,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艾灸的具体好处有哪些吧1

艾灸的好处有哪些?

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用来减肥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传统的艾灸能刺激经络腧穴,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对由于阳气偏虚衰、痰湿偏盛的情况调理效果非常好,但是在减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生活起居和饮食规律。艾灸减肥多久有效果同时要结合个人的身体情况,因为每一个人身体吸收的程度都是不一样。

艾灸主要是通过刺激穴位来促进胃肠蠕动从而达到瘦身功效,由于减肥速度缓慢,需长期坚持才能见效。艾灸对全身系统进行深入的调节作用,加快皮下脂肪的分解代谢,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艾灸刺哪些穴位有用?

1、关元穴。关元穴是一个位于肚脐上的穴位,这个穴位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大家想要延年益寿,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艾灸关元穴。与此同时,由于我们的脂肪大部分都是积聚在这一个位置,所以如果大家想要减肥,更应该要对这一个穴位进行刺激,而当人们的肚脐中的经络开始疏通,人们的肥胖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2、三阴交。三阴交是位于脚部的一个穴位,这个穴位有调理脾胃的作用,所以对于部分由于脾虚弱的等原因导致肥胖的患者来讲,在日常生活中多艾灸三阴交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3、足三里。这一个穴位同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穴位。这一个穴位如果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刺激就可以使得大家的身体中的经络变得更加畅通。继而帮助到大家减肥。

4、大椎穴。这一个穴位有非常好的帮助身体变得更加畅通的作用。所以对于一些长时间的缺少运动的人来讲是一个十分好的穴位。因此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进行艾灸,相信对于减肥也有一定的作用。

艾灸注意什么?

1、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切记不可艾灸。

2、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体位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在施灸之前要保持心情平静,大怒、大喜、大悲之后,不宜马上艾灸。

4、施灸后,要避免着凉,秋冬季待穿戴整齐后,头上和身上的汗消下去后,再出门。春夏艾灸后,也要注意保暖。施灸的当天不要洗澡,以免染上风寒。

5、在艾灸之前后,都要喝一杯温白开水,有利于艾灸后排毒。

6、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要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时间短一点,以后再加大剂量。

艾灸几天灸一次?

艾灸的时间和频率主要是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的,必须长期施行方能见功。一般前三天,每天灸一次,以后间隔一日灸一次,或间隔两日灸一次,可连续灸治一个月、二个月、三个月,甚至半年或一年以上。一天当中,早上人和大自然的阳气升发,到中午午时最旺,而后逐渐减退,因此,需要补益阳气的人群可以在上午时段进行艾灸,如果在晚上补益阳气进行艾灸,可能造成夜晚阳不入阴而引起失眠。

艾灸后为什么会拉肚子?

艾灸是不会造成患者拉肚子的,反而有可能使大便变干。但如果在艾灸的过程中受凉了,比如有风气进到身体内了,可能会出现大便变稀的状况。因此在艾灸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风保暖,这样才能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有些阳虚的患者,本身就有畏寒怕冷、四肢不温、面白、倦怠、气短、懒言等症状。艾灸以后虽然有拉肚子的情况,但是次数不多,并且虚寒症状得到缓解,可以理解为艾灸后的拉肚子是一种排寒的现象。但假如艾灸后拉肚子次数较多,或者有其他的全身不适,应停止艾灸。有可能患者不适合艾灸治疗或由其他原因导致,需要具体分析。

总结:皮肤受热后毛孔扩张,使艾药可以快速渗透到皮下,直达病灶。细胞温度每升高一度,其利用氧气的氧化率就提高2.5倍。灸疗可以提高细胞吸收营养的能力和速度。

艾灸能治肩周炎吗

  在生活中,肩关节周围炎是由一些人注意力不集中引起的,这可能是长期疲劳或寒冷的结果。简言之,肩关节周围炎的恢复需要大量的个人努力,更不用说可以通过开一些药和在医院做一些手术来治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护我们的肩膀,睡觉时盖被子,以免感冒,那么艾灸能治肩周炎吗?

  艾灸能治肩周炎吗

  艾灸能否治愈肩周炎取决于疾病类型和患者的实际情况。肩周炎的种类很多,艾灸主要具有散结、散寒、温经的作用,对风寒湿阻型肩周炎有很好的疗效。然而,气虚血瘀型肩周炎的治疗效果可能相对较小,具体需要医生诊断后确定,肩周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是由肩关节退行性病变、创伤、劳损等因素引起的,导致肩关节疼痛、僵硬、运动障碍等。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累及上肢和前臂,导致虚弱、麻木和其他症状。虽然是自限性的,但仍应积极治疗。

  艾灸可以治疗肩周炎。肩周炎的主要症状是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主要原因是感冒、慢性劳累、创伤等。艾灸疗法是一种温热疗法,能祛寒止痛,活血通络,扩张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血液循环畅通,病变内积聚的代谢物及时转运分解,炎症因子减少,疼痛缓解,即一般规律为无痛。因此,艾灸可以治疗肩周炎。

  建议患者合理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积极外出锻炼。有利于身心健康。希望这篇回答能帮助到您,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如何选择合适的艾灸量 艾灸有哪些好处?

一、怎样选择施灸方法?

迄今为止,国内外临床上应用的灸法种类,超过百种。面对十分繁多的灸治方法,在实际操作应用时,必须针对不同情况,选用最佳的灸法。

首先应因人而宜。

如老人、小儿尽量少用或不用直接艾炷灸。糖尿病人禁止皮肤灸,容易发生严重化脓感染,伤口难以愈合。不同的人体部分也应该不同。脸上,用艾条悬挂灸和艾条间接灸,不能直接灸等。

其次因病比较好。

随着艾灸方法的发展,出现了专病专法化的趋势,所以在选择艾灸治疗时也要充分考虑这一点。许多临床经验表明,采用直接灸(化脓灸)方法,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有良好效果,用灯灸和火柴灸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在大陆普遍应用的麻线灸治疗女性阴白斑、铺灸类风湿性脊柱炎等。总之,一定要因人患病,选择合适的艾灸治疗。

二、如何把握艾灸剂量?

艾灸量是指艾灸对机体刺激的规模、程度、速度和水平等。它是灸治所致的刺激强度和刺激时间的乘积,取决于施灸的方式,灸炷的大小、壮数的多少,施灸时或施灸后刺激效应的时间等因素。掌握最佳灸量,有助于提高疗效,防止不良反应。艾灸剂量由以下方面决定:

1、天、地理艾灸量

冬艾灸量大,可消除寒冷通瘫,帮助阳回厥。另外,北方风寒凛冽,灸量应大的南方气候温暖,灸量应小。

2、根据年龄、体质、性别定灸量

的年龄、体质和性别,阴阳气血的盛衰和对灸的耐久性不同。以前,根据年龄的灸量,据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小到大增加增长数量,以增长年龄为限。考虑到体质状况,必须根据男女生理、病理的不同来决定灸量的大小。另外,由于种族的不同,灸量对机体的影响也不同。

3、病情、病性灸量

病情较深,一般灸量较大。另外,灸治急症,很多医生主张壮数应该很多,例如在很多书中,灸五十壮、百壮、二三百壮、五百壮、七八百壮等描述随处可见。《扁鹊心书》说:大病应该灸脐下五百壮等。但是,女儿要方认为灸的壮数应该由身体部位决定,苦卒暴百病……灸头四肢多,灸腹背少,其多为50。至少不减三五七九壮。老年人和体弱的保健灸,灸量应该,但必须持续很长时间。病在浅表,灸量小,灸量大。癫痫阴疮发生在体表上,但病根在内,灸量也要大。

4、取的部位决定灸量

取的穴位皮肉浅的人应该用小灸量,皮肉厚的人应该用大灸量。例如,准备紧急女儿的要方云:头面咽下,灸最想少的胳膊四肢,灸要小熟,不要多的胸背腹灸特别大熟,腰脊要少。实验表明,肌肉浅处的大椎、阴穴、灸少的话转胎效果好,灸多的话效果会对比。

5、由灸炷大小定灸量

灸炷的大小,古籍述之颇详。《备急千金要方》云:“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炷务大也”。艾线的底部范围要求在3分以上。在这期间,如果不直接灸的话,艾根就会变小到粟粒大。施灸时,选择适当大小的艾线控制灸量。

6、患者感觉灸量

患者感觉分为灸后的灼热感。根据不同的病情,有些人只需要局部温暖,有些人需要烧伤,可以根据患者的口述进行控制。另一种是灸的传导感觉,例如隔蒜灸中的灸治疗虚劳顽固的瘫痪,必须灸到患者自觉口鼻有蒜味时停止灸。这也是控制灸量的依据。

7、灸次数决定灸量

规定的壮数,一次灸完成灸,分次灸完成灸。对于体质差的人和头四肢等肌肉较浅的地方,可以通过报灸来控制灸量,防止不良反应,取得预期的效果。正如神灸经尼龙云所说:如果合并灸的话,恐怕骨气血很尴尬,必须分日灸或隔日灸。

当然,上述各条具体施灸量应综合考虑。必须指出的是,从历代记载及已有的经验看,一般而言,创伤灸疗,效果较佳。但对现代人来说,灼伤皮肤的灸疗往往难以接受,为增强剌激量,可采用连续多次短时间的强剌激以达到时间整合后的一次极强剌激,类似创伤剌激的效果。

三、操作要点

1、灸材一般以艾叶为灸材,并艾条灸为主。这是因为艾条可以更好地控制艾灸的数量,包括艾灸时间、艾灸温度等。但是,没有限制,艾灸、隔物灸等。

2、取穴少,但必须选择要点。施灸顺序:先灸上,后灸下,先灸背,后灸腹先灸头,后灸肢先灸阳经,后灸阴经。

3、灸灼刺激强度强。

具体要求,手持点燃的艾条在穴区反复上下左右移动,上下往返,被称为雀啄左右摇晃,有类飞跃,产生动态刺激。这种动态刺激必须是连续平衡的,也就是说,在整个施灸过程中,火力必须是平衡的,功能不能中断。这主要有利于施灸刺激的积累。只有在这种刺激积累的基础上,艾灸才能传播出来。

艾灸后怎么看湿气排出

艾灸,简称灸疗或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作用机制与针灸有相近之处,并与针灸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

艾灸后怎么看湿气排出

一般来说艾灸去湿气的时间要看个人体质来算,由于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同,所以去除湿气的时间也是不一样,但是去湿气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要一直坚持下去,才能完全把自己体内的湿气完全去除。有些人艾灸之后会浑身流汗,包括咳嗽剧烈,包括尿量增加,这些都是湿气排出的表现。在艾灸之后,一定要注意不要马上洗澡,最好是第二天再进行洗浴,因为当时当天进行洗浴可能会使寒气进入体内,造成感冒、受凉的表现。

一般来说艾灸出来的都是水,这是由体内湿气所凝聚而成的。是很正常的现象,在做艾灸的时候体内局部汗腺开放导致血量增加所产生的过多的汗液和排出体内的湿气,因为艾灸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滋补气血的作用,所以在艾灸过后,会感觉艾灸地方有小疙瘩或者一些不适的症状出现,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

艾灸的禁忌事项

1、在艾灸的时候或者时在整个艾灸的过程当中,不能够出现喝冷水的情况,也不能够吃冷饭,不然就可能会因为这样而导致凉性成分被身体吸收,一旦凉性成分被身体吸收以后就会诱发异常。

2、在艾灸的时候要注意位置不能够离皮肤太近,如果离皮肤太近的话就可能会因为这样导致自己的皮肤被烫伤。

3、如果对艾灸的成分过敏不建议使用艾灸,否则就可能会因为对里面的成分过敏而导致自己使用艾灸以后不舒服。

以上即是对艾灸后怎么看湿气排出介绍,希望以上这篇回答对您有帮助,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经常艾灸有什么作用 艾灸的好处与功效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那么经常艾灸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艾灸的好处与功效吧!

1、调和气血

气是生命之源,血为物质基础,气血充足、气机条达则人的生命活动正常;反之则发病。艾灸可补气养血、疏理气机,且可提升中气以达养生保健的目的。

2、温通经络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及营养物质的输布,若病邪侵及经络导致其闭阻不通则会引发疾病。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达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证之效。

3、调节阴阳

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就会发病,艾灸能使失衡的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4、扶正祛邪

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艾灸通过对某些穴位施灸可以培扶人体正气,增强机体防病抗病能力。

温馨提示:虽然艾灸的功效多,效果明显,但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产生不适,因此,在进行艾灸时应该到专用的地方进行操作。

推荐阅读:

  1. 艾灸能治肩周炎吗
  2. 如何选择合适的艾灸量 艾灸有哪些好处?
  3. 艾灸后怎么看湿气排出
  4. 经常艾灸有什么作用 艾灸的好处与功效
本文链接: https://jk.yanglaozn.com/zhongyiyangsheng/257621.html
本文标签:艾灸